孩子总是喜欢和我们作对,该怎样改变这一现状?

如题所述

首先,这是孩子心理抗拒期的表现。2岁以后,孩子会陆续进入心理抗拒期,一直持续到5、6岁。其实唱反调者的爱是孩子心理发展的表现。孩子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坚持自己的行为,说明孩子长大后需要自由意志。他们希望自己的行为得到认可,探索活动不受成年人的限制或干扰,所以表现出“反抗行为”。这一方面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也正是塑造孩子性格的敏感期。

聪明的父母往往会抓住这个机会,适当尊重孩子的意愿,培养自信独立的孩子。不知如何是好的父母往往会被孩子激怒,甚至以打骂的方式压制自己的“违和感”,最终养育出的孩子只有诺诺,没有主见。不得不说这很可惜。虽然每个孩子都会经历这段心理抗拒期,但有些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太大的抗拒,往往把自己的想法记在心里,被迫服从。而且有些孩子在大人面前会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

当他们总是有自己的反对意见时,他们会让父母生气。其次,总是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将来会比同龄人有更好的独立判断能力。德国儿童心理学家海查长期跟踪调查了200名儿童。这些孩子主要是2-5岁,正好处于心理抗拒期。

研究人员将没有表现出强烈抵抗的儿童分为第一组,而表现出强烈抵抗的儿童分为第二组。当这些孩子长大后,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规律:那些小时候总爱唱反调的孩子,80%以上在成年后表现出自己的主见和很强的独立判断能力;相比之下,80%以上从小在父母面前表现听话的孩子,缺乏自己的主见,往往表现出自己的主见,或者自己的主见往往受到他人的干扰,缺乏自己的判断力。我记得读过一个关于祖母和孙女阿尔瓦的外国故事。

在邻居眼里,阿尔瓦是个不听话的孩子,让她穿裙子,她就穿裤子;让她把垃圾拿出来,她就把垃圾撒了。但在我奶奶眼里,她认为这是阿尔瓦的优势,她经常让孩子在家什么都不做。孩子没有按照奶奶的要求吃好,而是把奶奶做的饭放在塑料瓶里;她不会按照她奶奶的要求把缝坏了的泰迪熊缝好。相反,她挖出了泰迪熊里所有的棉花...后来长大的阿尔瓦,成了一个有独特思维能力和独立见解的企业-行业-家。

她经常感谢祖母小时候对她的溺爱。所以,如果你的孩子因为有自己的看法而经常惹你生气,那是好事。说明孩子不仅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且努力坚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这是值得父母认可的,但父母往往会因为孩子的“执拗”而带来负面情绪。

就像一个妈妈分享了自己的经历:当你幼稚到无法呼吸的时候,根本不呼吸,而是在心里想:“生!自己的!我自己的……”所以你的呼吸慢慢变得顺畅。太强了,真是知己!但是,也有妈妈说:“不呼吸就死了,或者太生气了。”然后借鉴美国争端专家雷·汤普森的建议,用“表达感情”来代替愤怒。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1

第2个回答  2021-03-16
那么就应该要多跟自己的孩子沟通,而且也要让孩子学会尊重自己,自己也要尊重孩子。
第3个回答  2021-03-16
孩子会有这种逆反心理,必须趁年轻好好教育。当他们真正在三高中开始造反时,就会失控,难以纠正;孩子叛逆是很自然的。这个时候不能过分放纵,软硬兼施。该教育好的时候,该打就打。孩子小的时候,你要教他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第4个回答  2021-03-16
应该去站在孩子角度去思考一下问题,做事情之前要充分去尊重和理解孩子,让孩子在小事中明白大道理,而不是一味的去告诉他对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