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烟花爆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11

一、我们所说的烟花爆竹

先来简单说一下现代定义的烟花爆竹。爆竹又称鞭炮、纸炮仔(客家话)、炮仗(粤语)、炮仔(闽南话),起源至今有2000多年的历史。鞭炮最开始主要用于驱魔避邪,而在现代,华人在传统节日、婚礼喜庆、各类庆典、庙会活动等场合几乎都会燃放鞭炮,特别是在农历新年期间,鞭炮的使用量超过全年用量的一半。

鞭炮说法上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称谓从“爆竹”、“爆竿”、“炮仗”一直到“鞭炮”,在鞭炮烟花之乡的湖南省醴陵市的南桥镇,白兔潭镇及其临近地区,人们仍然将体积大、火药多和爆炸力强的单个鞭炮称为“爆竹”。


二、有关几个烟花爆竹的小典故

    第一则有关于来历的故事,是最广为流传的一种。

    传说鞭炮起源于爆竹。自古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久以前,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于是在家门口燃烧竹节,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借此驱赶年兽。有关这方面的故事呢,各种百科和民间也多有记载。

    下面几则就相关于历史记载,是人们对烟花爆竹最传统的用法,事到如今也成了来历故事。

    1、梁朝《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是庭前爆竹,一辟山襙野鬼

    2、用火药制成的爆竹,最早见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忽作一声如霹雳,谓之爆仗……烟火大起”。《梦梁录》、《武林旧事》、《都城记胜》都有关于“爆仗”的记载。

    3、到16世纪,中国的爆竹已经五花八门。 1593年沈榜著的《苑署杂记》记载,大响声的叫“响炮”,飞得高的叫“起火”,带炮声的叫“三级浪”,不响不起,而在地上旋转的叫“地老鼠”,外形像花草的叫“花儿”,用泥土封住的叫“砂锅儿”,用纸包的叫“花盆”。李约瑟认为,第二种“起火”显然是火箭,第四种“地老鼠”十分重要,它可能是原始的火箭推进器。《齐东野语》还记载“地老鼠”烟火飞到太后脚下,使太后惊慌失措。

以上,就是关于烟花爆竹的故事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