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孩子没受过什么心理教育,为什么?

如题所述

关于孩子的心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很多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块“心病”!尤其是家里有正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简直就是“定时炸弹”,稍不留神孩子分分钟出事给你看!

《今日说法》曾播出的节目《迷途的羔羊》就是一个典型案例。两个性格腼腆的中学生,因痴迷网络游戏,遭到父母的打骂和老师的体罚,慢慢地,两人性格开始发生变化,一同辍学离家。最后,他们因抢劫杀人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等等。

很多家长都在反映,现在的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这不禁让人反思:以前的孩子哪个不是皮糙肉厚的,骂几句,打几下都无所谓,也很少会存在什么心理问题,而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就格外娇贵,说不得骂不得了?

这是孩子的问题还是家长教育的问题?综合来看,有这几方面因素,不知道各位家长是否认同。

一、 生活的意义变了

在很多80后小的时候,绝大多数家庭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优渥,甚至一些家庭还停留在勉强温饱的状态,这个时候全家的首要任务是让孩子健康的活下来,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很多家长基本是付出了一辈子的时间。

所以,我们会看到这些孩子从小就“懂事”,农村家庭的孩子还会主动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甚至是农活。所谓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孩子们不愿意给父母添麻烦,父母也尽全力把自己能给予的都给孩子,这样的家庭虽然不富裕,但是是积极的,向上的,孩子理解父母的也很多。

而随着,国家的富强,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80后父母开始长大成人,结婚生子,迎来属于他们的时代。而在教育上存在一种叫“代际传递”的现象。父母经历过的一些事情和在性格中存在的问题,会通过抚养后代传给了孩子。

比如,父母小时候没有读过书,会在长大成为父母后,一定会让孩子完成读书。父母小时候经历的不幸的事情会避免让孩子也经历一遍。

所以,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被溺爱的如此的多,大多是因为这个原因。只有吃过苦的人才知道这其中有多难,所以也会避免自己的亲人重复老路。

而生长在过于溺爱环境中的孩子从小就被四五个长辈围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情绪上稍有不满就暴躁如雷。长久下去,孩子自尊心超强,抗挫折能力约等于0。到了学校等集体环境中,没有人满足他的条件,就会形成巨大反差,内心又极为敏感,自然会做出越格的事情。

二、 时代在变,社会对孩子的要求也不一样了

曾经有部热播剧《小舍得》一经播出,引发网友们热议。剧中有关小升初和孩子教育的剧情让不少学生家长大呼“真实”。奥数、逻辑、KET……这些现实中家长绕不过去的词全部复刻在了屏幕上。“鸡娃”妈妈田雨岚和佛系妈妈南俪的相互较劲,又映射着现实家长内心的矛盾和挣扎。

尤其是70、80后的父母,是顽强奋斗的一代,信奉努力读书就能扭转命运,他们中的不少人的确也出人头地,改变了命运,实现了阶层跨越。但他们也惶恐地发现:下一代要维持住现有阶层,要付出的努力可能比他们来的时候还要多。

曾几何时,童年在孩子的印象中还是开心的、快乐的。没有补习班也没有各种考试,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也没有那么在乎。而如今,随着时代的改变,社会对于孩子的要求变得越来越严格,竞争已经逐渐从成年人的世界中延伸到了孩子的世界中。

当孩子身上所被赋予的期望愈来愈大,压力也随之逐渐增大,孩子的世界中不再只有学校的学习,逐渐被各种“成绩”所占据,时间久了内心的压力不能像成人一样释放,心理问题也随之而来。试想,一个成年人在面对工作、生活时难免会有情绪崩溃的时候,何况是年幼的孩子!

除了以上这两点,还有很多因素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比如,教育分配不均的问题、电子产品的不断成熟对孩子的课后生活带来的影响等问题。其实,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系列问题,主要的原因还是,时代在变,孩子在变,但是父母的教育方法没有变。想要改善孩子的一些列问题,不妨看一看当代年轻人如何教育孩子。

三、90后父母的新式教育观

网上,90后父母的育儿观念已经从“再苦不能苦孩子”转变为了“再苦不能苦父母。” 其实,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90后如何做呢?

1、你第一次当孩子,我第一次当父母,凭啥让着你

面对在家脾气很臭的孩子,90后父母丝毫不惯着,你打人,我就打你,你发脾气,我就冲你发脾气。

我们经常在刷到这样的短视频,一个小孩因为某种原因,躺在地上撒泼打滚,周围是过往的人群,而他的父母就在不远处看着。时间长了,甚至喝起了奶茶。

有人说90后是最自私的,他们眼里没有父母,也没有孩子,但其实并不是这样。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长大的一代,而且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只是更在意自己的主观感受。

都说70后、80后辞职是为了更好的工作、工资待遇,90后辞职更多就是为了追求理想,实现个人价值。他们是最不自私的,他们不会站在道德制高点爱孩子,而是更在乎和孩子相处之间的平等、尊重。

2、只要你够懒,孩子就够勤快

我们不能把父母两个字太神圣化了,他们只是当了父母,并不是进化成了坚无不摧。只要你够懒,孩子就够勤快。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爱孩子的方式,曾经的父母操心孩子的一切,恨不得所有事都替孩子做了,甚至在外面工作,心里也牵挂着孩子。

反观90后,已经抓紧培养孩子的独立动手能力,生活中一些小事都交给了孩子,比如拿快递。放学回家,顺手再把菜买了。其实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比事事不让孩子插手,让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要强得多。不仅能锻炼孩子消费能力,还能培养孩子家庭观念和家庭责任感。

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更加成熟,就算日后遇到麻烦,随机应变的能力也非常强其实在每个时代的父母都有自己带娃的一套方式,但是随着时代的演变,带娃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可以更加了解孩子,促进亲子之间的关系,让孩子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9-13
一、不是没有心理问题,而是不知道自己有心理问题

那个年代能保证身体健康就很不错了,谁还会关注你有没有心理问题?而且心理问题除非特别严重,否则往往不大容易察觉。它不像身体问题能通过肉眼或者仪器拍片就能看出来,它只要没有表象,或者当事人自己不承认,就根本不会引起人们发觉。

再加上经常受打骂粗暴对待的人,很有可能也会成为暴力的实施者。在他弱小时,他被欺负,可是一旦他拥有了绝对的力量就会以同样的方式欺负别人。所以他当然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有问题的都是别人。(参考孙小果案件)

一代一代都是如此,但绝不能说明以前的教育就是对的 ,就是没问题的。

二、确实没有心理问题,但是这也并不能说明粗暴的打骂教育没有问题

不可否认,每个孩子的特点不一样。确实可能存在那种比较皮实的,脸皮比较厚,心比较大的孩子。经常挨打挨骂还活蹦乱跳,心理健康,积极向上的。

但这只是一部分孩子,有可能未受到打骂的负面影响。这不代表打骂教育就不会给所有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更不能代表打骂教育是正确的。而且就算这一部分健康的孩子,我们只看到了他受到了打骂教育,却没看到他除了打骂教育外,还可能受到过来自教养成员其他方式(比如温和的,鼓励式)的教育。比如来自爷爷,奶奶辈的关怀,比如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和支持。

这类孩子长大,一般轻易也不会使用打骂教育。因为他的内心是积极的,阳光的,是温柔又有力量的。他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 ,而不是单一的打骂。

三、曾经遭受过心理问题,但经过自我调节和良好的教育,和过去的父母和解了,成功走出了心理问题。

这类走出心理阴影的人,在孩子教育问题上,肯定不会再贯彻打骂教育。因为他们自己最知道其伤害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