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初中是否一定要住校

如题所述

初中生可以选择住校,这需要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住校能够提供一个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社交能力,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学习。但是,住校也有一些不利因素,如离家过早可能会影响家庭关系和亲子交流,也可能会造成学生生活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退化。因此,学生、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协商和考虑,综合因素后再做出选择,以确保学生能够获得最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09
把孩子早早送入集体生活中,就可以有很好的集体意识、善于和人合作。按照这样的逻辑,孤儿院的孩子受到的早期教育应该是最好的。

事实上,在孤儿院长大的孩子缺乏正常的家庭生活和父母之爱,从小缺少家庭气氛滋养,缺少和亲人的情感及语言交流,以至于成年后在心理及能力方面表现出永久的缺陷。”

我对老师的这一番话表示赞同。我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孩子不要成为“孤儿院”的孩子。另外,我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了以下三点:


孩子学习之余需要空间放松

家里刚好住在这所出名的民办校边上,每天来来回回,可以感受孩子们学习的辛苦。一天十几个小时浸泡在课堂,孩子的神经是绷紧的。

我希望孩子晚上可以回家,至少回家后可以暂时放松。哪怕只有短暂的一到半小时,让孩子在家吃上夜宵,听听音乐,聊聊天都好。而住校,就是教室到宿舍到食堂三点一线的生活。

孩子的独立不是需要跟父母分开

在老公的认知里,他觉得孩子离开了父母,什么事都要自己做,孩子就会慢慢独立起来。不否定可以培养独立,但我不认同这种方式。并不是非得离开父母才能让孩子独立。孩子的独立可以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教会孩子做简单的饭菜,大人不在时不会饿肚子;让孩子自己洗衣服;帮着拖地、洗碗……这些孩子在家都能完成的。

孩子还是依赖父母的

虽然到了初中,孩子的自我意识增强,喜欢跟父母保持距离,实际上孩子还是依赖父母的。他们渴望在自己需要帮助时,能及时得到父母的支持。

如果住校,孩子和父母只能一个月见一两次,孩子的问题很难得到反馈。孩子会把情绪压抑在心里,长期累积对身心发展不利。

不住校起码孩子回家有倾诉的对象,能将当天的情绪及时消化。父母也容易察觉,便于沟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