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有“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如题所述

.《红楼梦》是一部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代表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成就,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典范之作。


《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结晶,渗透着传统文化的因子。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总汇。文学、艺术、技艺的各种形式,包括诗、词、曲、赋、歌、赞、诔、偈、匾额、对联、尺牍、谜语、笑话、酒 令、说书、百戏、雕刻、泥塑、参禅、测字、占卜、医药,以及诗话、文评、画论、琴理,《红楼梦》中文备众体。


《红楼梦》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产物。广一点说,到清中叶为止的持续四千多年的中国古老文化传统,都可以看做是《红楼梦》产生的大的文化背景。长期的文化积淀为文化艺术精品的孕育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当然还有明清之际的具体文化背景,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它决定一部作品在这个时候出现而不是出现在另外的时候。清王朝虽然以文化比较落后的民族入主,又经过明末社会大动荡给文化发展造成的创伤,但不久,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文化也开始复苏。到曹雪芹时代,不仅经济达到相当的繁荣,文化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如果说在清朝开国之初,满族的达官显贵于汉文化还感到隔膜,因此朝仪宫规尚需阉侍指点,到康、雍、乾时期满汉文化的融合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王公大臣及宗室子弟受传统文化熏陶,无不以华夏文化的正宗继承者自命。曹雪芹和他的家族,就是这一历史时期特定文化环境的产儿,传统文化的大背景、明清之际的具体文化背景和曹氏家族的文化环境,这三者在曹雪芹身上化而为一了。 《红楼梦》是传统文化的结晶,里面渗透的传统文化的因子异常丰富。就反映生活的丰富性来说,是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就其包含的文化因子来说,堪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总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03
因为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一,反映了清朝社会的腐败,里面也揭露了清朝的生活如何,还有文字狱的兴起,门阀世家的奢侈,等等,都可以在红楼梦中得到答案,它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在国外也很有名。正因为其表达的内容多,所以很多东西没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是无法读出其真实含义,所以如果刚开始读书不推荐读《红楼梦》。而即使有了知识储备量,但因为其时代背景的原因,我们无法读出当时社会背景下所表达的含义,只能根据现在已知的进行解读,很难保证其意思的准确含义,所以《红楼梦》是一本好书,但也非常难读。
第2个回答  2019-07-03
《红楼梦》被誉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读懂了红楼梦,就等于读懂了这段历史。故才有“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第3个回答  2019-07-11
整部"红楼梦“是用诗词结构而成,里面所含的内容又精典到诗词。试问世上还有哪部书能超越“红楼梦"的诗词隐含。
第4个回答  2019-07-03
在中国四大名著之中,红楼梦通常被认为是最难读懂的,所以也有这么多人在研究红学,因为真正读懂红楼梦,他需要相对较多的知识储备,不仅仅是因为题材问题,更是因为红楼梦中他代表了中国许多的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然后描写的也是一些知识分子,所以我们经常评价说开篇不读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