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何香颖是谁?

如题所述

何香凝(1878年6月27日-1972年9月1日),号双清楼主,广东南海棉村(今佛山市南海区)人,生于香港,中国国画家,中国民主革命家。何香凝女士是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是廖仲恺先生的革命伴侣。她不仅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和政治活动家,而且是一位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著名画家。作品包括《狮》、《梅花》、《高松图》等,曾出版画集有《何香凝画集》、《何香凝诗画辑》、《双清诗画集》等。1972年9月1日逝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30
何香凝,广东南海人,是民国时期的革命家,也是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之一。建国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华侨事务委员会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中国美协主席等职。
第2个回答  2019-11-30
只知道何香凝,廖仲恺的夫人,何香颖没听说过。
第3个回答  2019-11-30
是何香凝吧?…………
第4个回答  2019-12-30
 何香凝(1878-1972)1878年出生于一个香港富商之家,1897年与廖仲恺结婚。1902年赴日本,入东京目白女子大学攻读博物科,后改学绘画。1905年加入联盟会,为最早的女会员。1916年随孙中山、廖仲恺回国,在粤沪奔走革命。1924年参加改组国民党的 “一大”,会后任国民党中心妇女部部长。翌年,孙中山逝世时是遗嘱见 证人。此后作为左派领袖,积极主张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1927年,国民党当局反共后愤然与之决裂,长期栖身南洋和德国。“九一八事变”后赶回海内鼓动团结抗日。1937年上海失陷后移居香港,1942年初由港出险后,栖身于广西农村,拒不去重庆任职。为反对蒋介石的专制统治,于1948年初在香港参加组建“民革”。1949年赴北京参加新政协,后历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心主席、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全国妇联名誉主席等职。 1972年以93岁高龄去世。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何香凝是一位受人敬仰的杰出女性,毛泽东曾高度赞誉她“为中华民族树立模范”。她曾是孙中山的战友,又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朋友,在协助丈夫廖仲恺斗争多年后,还鼓励儿女都投身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步队。她自己奋斗的一生也成为妇女解放运动中的光辉典范。

  何香凝原是大资本家家庭的小姐,1902年她23岁时为寻找救国真理,继丈夫之后到日本留学。他们夫妻在东京的家,成为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的联络站和聚会场所。为守旧秘密,她家中没雇女工。何香凝学习生火、做饭并自己带孩子。他们的收入,也多用于接济同道,以致糊口常常陷入困窘。孙中山在二十年间对何香凝一直非常依重,很多糊口事务乃至同宋庆龄结婚等事都交何香凝铺排,长期以日语“奥巴桑”(对年长的太太和管家的称呼)相当。

  1923年,孙中山确定了联俄容共的政策,何香凝积极支持并介入了文件函电的起草。1925年初,孙中山在北京被查出肝癌,何香凝马上由粤抵京,陪伴宋庆龄到病榻前照顾,还匡助汪精卫等人起草了遗嘱。遗嘱写好后,孙中山见宋庆龄悲伤欲绝,为安慰夫人,便说还不会这么快离开你们,未马上签字。3月11 日,何香凝发现孙中山眼睛已散光,深感如再不签字,日后国民党右派更有借口推翻联俄、联共和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便和宋庆龄一起扶托起孙中山,请他最后签了字,并保证“拥护先生改组国民党的精神”。孙中山也一改平时“奥巴桑”的称呼,在弥留之际紧握住何香凝的手说:“廖仲恺夫人,我感谢你……”

  1927年,国民党南京、武汉当局接踵反共,何香凝愤而抛弃党内一切职务。此后,她对外只称“我是民国十三年的国民党员”,意思是始终坚持孙中山 1924年改组国民党时的精神。蒋介石曾长期靠廖仲恺扶携抬举,任黄埔军校校长也靠廖党代表匡助,他总想以此关系拉拢何香凝。与宋美龄结婚时,蒋介石对外公布请何香凝证婚,结果“证婚人”却连婚礼都不肯出席。

  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爆发,旅居德国的何香凝闻讯便收拾行装乘船回上海。她针对国民政府依赖“国联”干涉的幻想,大声疾呼只能由国人“自救”,同时发动海内名画家组织“救济国难字画展”,并把自己个人历年所作之画及保藏的字画拿来义卖。不久,日军入侵上海的“一二八”炮声响起,何香凝与宋庆龄冒着炮火赶到前线,慰问违命抗战的粤系第十九路军,还组织上海妇女建立医疗队。

  因为国民党政府不肯接济十九路军,何香凝便赶到南京要求补发该部几月欠饷。蒋介石虽同她见面并设宴招待,却避而不谈饷械之事,只是连连夹菜说“请吃”。何香凝在生气之下一直不动筷子,散席便返沪。1935年华北危急,蒋介石仍对日妥协,何香凝便模仿三国时诸葛亮羞辱司马懿之法,将自己的一条裙子寄给蒋并附诗一首:“枉自称男儿,甘受敌人气,不战送江山,万世同羞耻。吾侪妇女们,愿往沙场死,将我巾帼裳,换你征衣去。”

  蒋介石对何香凝固然衔恨,却碍于她是国民党元老,便长期软硬兼施。1941年末,香港遭日军围攻,重庆方面派出飞机抢运要人。何香凝本已拿到机票,却被蒋介石所派特务阻止登机而身陷敌寇占领区。后来,仍是由廖承志联系共产党领导的东江纵队掩护,何香凝才潜渡内地。她出险到达桂林后,同儿媳经普椿带孙子到乡下养鸡种菜兼卖画,自食其力,糊口清苦。此时,蒋介石又派人送信,邀请她去重庆,并附上100万元支票(按当时物价可买百头黄牛)。何香凝立即将信和支票退还,并且在信封后面写上两句——“闲来写画营糊口,不用人间造孽钱”。

  何香凝多年以卖画换得“买米钱”,她署名“双清楼主”的作品名扬国内外。她在日本美术学校时便得名师辅导,后来又长年潜心于水墨图画,还常与海内巨匠切磋,尤擅长画虎和松、梅。1949年春,她从香港赴北平前,感到应送毛泽东一幅画,便请张大千挥毫。张大千忙说您便是国画巨匠,何必找我,何香凝却坚持要张下笔,随后将画献给毛泽东。直至八十多岁,她在家中仍不时作画,且功力不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