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

如题所述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伴有黏膜和腺体萎缩的慢性胃炎,炎症过程中胃腺细胞可丢失,被肠上皮细胞取代。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较复杂,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外,部分属自身免疫病,部分可能与用药不当、吸烟、酗酒有关,多由慢性浅表性胃炎迁延发展而来。炎症的过程是由幽门螺杆菌持续感染或自身免疫等过程引起。
目前多数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发展规律为“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胃癌”,肠型胃癌通常就发生在萎缩性胃炎的基础上[1]。
根据是否伴有恶性贫血,以及发病是否与自身免疫有关,可将该病分为 A、B 两型,两型胃黏膜病变基本类似。A 型属于自身免疫病,病变主要累及胃体和胃底部,患者血中内因子抗体和抗壁细胞抗体检查阳性,并伴有恶性贫血。B 型病变多累及胃窦部,一般没有恶性贫血。我国患者多属于 B 型。若在胃镜下进行判断,一般将萎缩性胃炎分为单纯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伴增生 2 种类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表现形式多样,有些患者可无明显症状,有症状者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部不适、疼痛、饱胀是该病最常见的症状,可伴有食欲不振、打嗝、反酸、嘈杂、恶心、口苦等消化道症状,部分患者还可有消瘦、乏力、健忘、焦虑、抑郁等全身或精神症状[2]。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并发症有贫血,胃出血,胃溃疡,癌前病变等。
目前临床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主要采用胃镜检查加胃黏膜组织病理学活检,但胃镜检查是一种有创伤性的检查,且在检查过程中患者可能会感觉比较痛苦,所以不易被患者所接受,从而导致诊断及治疗的延误[3]。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一般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增加黏膜保护、促进胃动力、抗十二指肠-胃反流。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预防,主要是从饮食和心情两个方面进行预防。饮食要清淡规律,心情保持良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4

萎缩性胃炎指 上皮遭受反复损害导致的萎缩,伴或不伴 和(或)假幽门腺化生的一种慢性胃部疾病。

第2个回答  2020-07-05
萎缩性胃炎也称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萎缩,数目减少,胃黏膜变薄,黏膜基层增厚,或伴幽门腺化生和肠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为特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常表现为上腹部隐痛、胀满、嗳气,食欲不振,或消瘦、贫血等,无特异性。是一种多致病因素性疾病及癌前病变。
第3个回答  2020-07-01
萎缩性的胃炎有轻中重三种可能。一般萎缩性的胃炎是不太容易根治的。如果病理提示出现萎缩性的胃炎,那么也就是说胃的黏膜已经达到了萎缩的状态。这个时候需要完善幽门螺杆菌的监测,如果幽门螺杆菌为阳性的话是必须要杀幽门螺杆菌治疗的。幽门螺杆菌是萎缩,肠化甚至是癌变的一个帮凶,因为杀幽门螺杆菌治疗以后,可以延缓萎缩性胃炎进展到肠化生,甚至发生癌变的可能。
第4个回答  2022-03-02
萎缩性胃炎是可以通过中药来转变为浅表性胃炎。引起萎缩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种,在临床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最常见的一种原因。其次对一些刺激性的饮食,辣椒、酒精、烧烤以及特殊的药物都会导致胃粘膜萎缩的发生。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时可以先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测,如果为(+),需要采取四联疗法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如果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可以服用一些中成药物,比如胃泰散,胃苏来治疗萎缩性胃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