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一厂房发生火灾,工厂事故为何不断发生?

如题所述

2020年8月8日下午14时30分左右,陈埭镇西坂村顶后路95号厂房发生火灾,造成现场7人死亡,1人受伤经送医抢救无效死亡。该起火建筑共七层,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过火面积约750平方米,目前火情已被扑灭,起火原因仍在调查中。

短短一个月,福建省一直火灾事故不断,泉州火灾事故不断,没想到这一次又轮到三明,真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火灾猛于虎,它烧毁的不仅是企业家的财产,更是心血,几乎大半生的心血就此付之一炬。

近几年,我们在新闻中常见到工厂发生事故,特别是化工厂企业,那为何工厂事故不断发生呢?

那是因为很多工厂都有以下的几类问题:

1、消防审核、验收手续不完备

小型化工企业中有较大部分属于家族式企业,企业生产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企业经营者法制意识差,随意性大。在厂区内随意新、改、扩建危险品车间、仓库或其它配套设施,均不主动申报消防行政审批手续,致使不符合现行消防技术规范的小型化工企业大量存在。

2、生产厂房达不到要求

如:短期投资租用废弃厂房生产,未按化工工艺流程的需要和国家有关规范要求来设计厂房的结构和布局,在防火分隔、通风、防泄漏、防爆泄压、消防设施等方面存在先天性火灾隐患。

3、消防基础设施不完善

有的企业根本无消防器材、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等消防基础设施。个别企业虽然设置了给水系统,但由于厂区设置地点比较偏远,市政供水管网压力也不能满足火灾扑救用水的需要。

4、企业法人重效益轻安全的思想严重

企业法人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和管理制度不到位,只要在未发生火灾事故之前,多数的负责人都会表现出不以为然的态度,或者强调理由而不整改隐患,或者被动整改而不彻底。

5、消防安全管理不落实

化工企业多为个体经营,没有完善的消防组织,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无人问津,普遍存在管理混乱。大部分企业为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在消防安全管理上减少人员、资金投入,往往是一人身兼数职,甚至有的业主既当老板又当消防安全管理人,导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根本无法落实。

6、从业人员未经消防安全培训

化工企业多为个体经营,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不能相对固定,因而许多从业人员未能及时经过消防安全培训,不懂化学物料的特性,不熟悉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就匆匆上岗操作,极易违章操作造成事故,且事故发生后又不懂得消防器材的使用、火灾扑救方法及逃生办法,极易形成小火酿成大灾的局面。

7、电气设备选型不对

化工生产的原料均有易燃易爆性、反应性和毒、腐蚀性,其加工工艺方法基本是在反应釜等压力容器内采取混合搅拌、淬取及一些化合、分解等反应,有些原材料及反应中间产物均为易燃易爆物品,呈液态或气态形式存在,极易发生泄漏,一些工艺设备及电器线路如果未选用防爆型或未经防爆处理,泄漏的可燃液体或气体遇机械摩擦或电气火花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

8、防静电措施不到位

防静电处理是极易被忽视的方面,化工生产行业的管道多为钢管丝扣连接,化学溶剂在管道和设备中流动会因磨擦而产生静电,如果静电不能及时导除造成电荷积累,导致火花放电,就会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在此,我们也提醒广大企业经营者,今后一定要加强消防安全意识,对于厂区内部容易起火的区域,进行重点关注,落实于责任人,对于厂区内部消防器材缺失的,要尽快予以补齐,防微杜渐,自查自纠,从而有效地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火灾固然无情,但还是终在防护,只怕有心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8-27
工厂发生火灾一般都是因为管理者对安全不重视,员工对安全工作思想麻痹,安全意识不够造成的。所以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应该进行安全培训,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培养安全意识。
第2个回答  2020-08-27
安全意识没宣传到位。现在的人都不怎么在意安全,有安全隐患也不及时去处理,存在很大的问题。
第3个回答  2020-08-27
现在很多工厂没有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就会导致这种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