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具体是什么意思?

我看到的说法:
“西汉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书阁下,意即写入正史。《太玄经》:杨雄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共十卷,以“玄”为中心思想,相当于《老子》的“道”和《周易》的“易”。结合全文,这两句的意思应该是希望写史的人把侠客的功绩记下来流传后世。 ”



“然而,诗人不仅在热烈的颂唱“二壮士”,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杨雄辈,无情地加以蔑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是为壮夫所不为!”

我认为都不正确,请高人赐教。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意思是:谁能学扬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阁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

一、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二、译文

赵国的侠客帽上随便点缀着胡缨,吴钩宝剑如霜雪一样明亮。银鞍与白马相互辉映,飞奔起来如飒飒流星。十步之内,稳杀一人,千里关隘,不可留行。完事以后,拂衣而去,不露一点声,深藏身名。

有时空闲,步过信陵郡,来点酒饮,脱剑横在膝前。与朱亥一起大块吃肉,与侯嬴一道大碗喝酒。三杯下肚,一诺千金,义气重于五岳。酒后眼花耳热,意气勃勃劲生,气吞虹霓。朱亥挥金槌杀大将窃兵符救赵,使邯郸军民大为震惊。

朱亥与侯嬴真千秋万古二壮士,声名煊赫大梁城。身为侠客纵死侠骨也留香,不愧为一世英豪。谁能学扬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阁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

三、作者出处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侠客行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游齐州时。唐代游侠之风颇为盛行,这是与全国经济繁荣、城市商业兴旺、西域交通发达的盛唐时代有关,特别是关陇一带的风习“融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更促成了当时少年喜剑术、尚任侠的风气。

李白少年时代,颇受关陇文化风习的影响,因此,他自幼除勤苦读书“观百家”外,“十五好剑术”“高冠佩雄剑”,甚至,一生都不离剑,堪称是“文武不殊途”,兼备于李白一身。

李白青年时代曾“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少任侠,手刃数人”,他的理想就是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后功成身退。这首《侠客行》就是在以任侠意识为尚的社会背景之下创作的。

二、作品赏析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诗人不仅热烈的颂唱“二壮士”。

同时也对校书天禄阁草《太玄经》的杨雄辈,无情的加以藐视:“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是为壮士所不为!谁能学扬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阁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太玄经》诗虽在歌任侠,但是由于诗人就是尚任侠,所以把诗人少年的豪情壮志表现无遗。

三、李白的主要成就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统一。

他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李白最擅长的体裁是七言歌行和绝句。李白的七言歌行又采用了大开大合、跳跃宕荡的结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李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侠客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13
我认为第一种说法没有根据。《太玄经》,作者扬雄,属于老庄哲学,消极出世的思想为主。而李白赞颂的,显然是《史记·游侠列传》两位侠士的侠义精神。因此,李白将这两种行为作为对比提出来:男儿应当像那样行侠仗义,“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而不是像扬雄辈,在书阁之中,白首穷经,专研一些出世之学。用的是一个反问句来结尾:谁能像扬雄一样,在书阁里研究《太玄经》到老,而一辈子无所作为呢!这样看来,第二种解释还是要符合诗意一些。
楼上的说得也很好,但不是不知名的侠客哈,看诗意就知道,是《史记》中的朱亥和侯赢为信陵君赴义解难之典故。愿与商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0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具体意思是:谁能学杨雄那个儒生,终身在书閤上,头发白了,还在书写《太玄经》。(扬雄曾在皇帝藏书的天禄阁任校刊工作。《太玄经》是扬雄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李白这一首《侠客行》古风,抒发了他对侠客的倾慕,对拯危济难、用世立功生活的向往。
《侠客行》全诗如下:

侠客行
朝代:唐代

作者:李白
原文: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第3个回答  2018-09-15
历史考据很重要,侠客行写于726年,李白当时二十六岁,正当年少,在吴越散金三十万,有钱且年轻(可参考当今年少成名企鹅有钱的人的行为),自然不屑于传统功名的束缚,自以为能够靠自己的能力闯出一片天地,所以更接近你所说的第二层意思。稍微说一下杨雄,杨雄此人曾经效力过新莽政权,即使白头于书阁,亦不免带有污点,所以为后世所诟病,终成一场空。所以结合李白当时的自身条件,李白不仅有远大抱负,且希望不依靠体制而考自身能力闯一代先河,有开宗立派的想法,这也是后世小说家之言常常利用的
第4个回答  2006-11-09
如果是我,也许稍稍倾向于后者,但也不是非常准确,不能说是蔑视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这首诗应该是赞扬朱亥和侯赢侠客之风,不惭世上英嘛,我觉得和李贺"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许就是像这样的侠客,决非是书生能比.
鉴于我以前找这首诗也费了很大工夫,恐怕网上鉴赏也不是很多,而且我还看到说法,说这首诗是描写一个不知名的侠客,如果那样的话恐怕就是说希望能载入史册了,所以毕竟年代久远了,说法太多,也不敢说谁对谁错了.本来是诗,还是意境最重要,我们能体会也就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