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空战十大明星兵器之二——美国B-29型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

如题所述

美国B-29型轰炸机是二战空战明星兵器中登场最晚的,无论是战略轰炸还是战场支援,都不及长期浴血拼杀的B-17、B-24、B-25、B-26、“兰开斯特”等轰炸机出力多牺牲大。然而,俗语有云:“能干不如会干,会干不如巧干。”B-29轰炸机正是凭借其巧干和会干,在众多轰炸机中脱颖而出。B-29轰炸机登场时,日本法西斯已是强弩之末,其雷霆之火让东洋人焦头烂额。特别是B-29轰炸机投下人类战争史上最早也是仅有的两枚实战原子弹,给日本军国主义致命一击,加速了二战的胜利。因此,B-29轰炸机有资格入选二战空战兵器明星榜。
B-29轰炸机师出名门,产自美国波音飞机公司,在二战时被称为“史上最强轰炸机”,是当时世界最大的军用飞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款洲际重型战略轰炸机。
B-29A型“超级空中堡垒”式轰炸机的基本参数如下:机长30.18米,翼展43.36米,机高8.46米,空载重量32.3吨,正常起飞重量54.4吨,最大起飞重量61.2吨,4台18缸气冷星型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4×2300马力,实用升限10241米,最大时速574公里/小时,经济巡航时速354公里/小时,最大作战航程6436公里,实用作战半径2896公里,最大转场航程9654公里,武备为机背、机腹及机尾5个炮塔,12.7毫米M2重机枪10—12挺(每挺携弹1000发)、早期型20毫米机关炮1门(携弹100发),总载弹量9.072吨,机组乘员11人。
B-29轰炸机的研制期间正赶上二战爆发,一切正常程序都打乱了,在经历了太多的沟沟坎坎后,硬是赶鸭子上架了。B-29轰炸机最早的设计要求由美国陆军航空队在1938年3月向波音公司提出,即在波音B-17型“空中堡垒”式轰炸机基础上全面提升性能,故称B-29为“超级空中堡垒”。但因军方经费紧缺并不给研制启动资金,需要波音公司自筹,好在波音公司之前早有预研,即编号“316”的轰炸机设计方案。之后,波音公司设计团队几经改进,在1940年5月拿出全套的“345”号轰炸机设计方案,美国军方给其型号为“XB-29”,接着参加了军方组织的新型轰炸机设计方案竞标,在与洛克希德公司“XB-30”、道格拉斯公司“XB-31”、联合公司“XB-32”三家的方案一番比拼后,波音公司的XB-29方案脱颖而出。美国陆军航空队对XB-29十分满意,将其初步确定为美轿派军下一代轰炸机,在1940年8月向波音公司拨款360万美元建造2架XB-29试验原型机,后又分两次追加15架XB-29测试样机。不过美国军方还是留了后手,同时还向联合公司拨款建造2架XB-32轰炸机原型机,打算一旦波音公司的XB-29项目失败时用其顶上。
1941年波音公司全力投入XB-29模型试验与原型机的研制,此时欧战已打成一锅粥,着急上火美军在1941年5月仓促订购还在图纸上的首批250架B-29。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的1942年1月,美军又订购250架B-29,3月份再追加订购500架。这1017架B-29的大订单如天上掉下大馅饼,将忙活原型机的波音公司砸得晕晕乎乎,在世界航空工业史上还没有大型飞机尚在图纸上就被军方大量订购的先例,这在当时被称为“30亿美元豪赌”,都是无情的战争将波音公司与美军推上了赌台。
波音公司只好硬着头皮上了,打破常规提前投入生产线建设、原材料采购、员工培训等准备工作,假如B-29原型机一旦研制失败,波音公司将血本无归甚至破产。熬到1942年9月21日,波音公司首架XB-29原型机终于进行了首次试飞,此时美军对B-29的订购量已骤增到1664架,可XB-29试飞过程并不顺利——发动机过热起火、机翼折断、2号原型机坠毁……大小毛病接连不断,定型量产时间一再拖延。对此美军焦急万分,波音公司更是压力山大,这甚至引起罗斯福总统的不满,因为按照他的时间表B-29在1943年底应投入对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好在美军陆航没有放弃B-29,好在B-29的基础设计十分优秀,经过波音公司更换新发动机、3叶螺旋桨改为4叶变距螺旋桨等大大小小的改进调整,问题一一得到解决,到1943年9月B-29终于定型投入量产,以波音公司为主,贝尔公司、马丁公司授权加入,三个总装厂火力全开投入B-29的生产。这可不是几吨重的战斗机,而是空重30多吨的庞然大物,到1945年9月B-29基本停产,短短两年共生产了19种型号3970架B-29轰炸机(因二战胜利,美军取消5092架B-29总订单的后续部分),显示了美国强大的军工制造能力。
B-29轰炸机的问世,时任美国陆军航空队司令亨利·哈里·阿诺德(1886—1950)将军功不可没。阿诺德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奠基人威廉·米切尔(1879—1936)将军“战略制空权”理论的坚定追随者,米切尔最早提出“战略轰炸”的设想,他认为:大规模轰炸敌人后方的要害目标,摧毁其作战基础和意志,才能减少战术杀戮,并减轻平民的伤亡。一战中的1918年9月,担任美国驻法远征军航空队司令的米切尔上校,组织英法美等协约国1500多架战机对德奥等同盟国实施大规模轰炸,加速了同盟国的投降,这是航空作战史上最早的战略轰炸。阿诺德将军在二战爆发后,敏锐地感到美军必须要有一种真正的“空中战舰”,他认为新型战略轰炸机的最大飞行速度应达到640公里/小时,最大航程超过8500公里,载弹量不少于7吨,这就是美军陆航当时提出的超级轰炸机设计招标要求。在B-29研制出现困难的的情况下,是阿诺德说服国会加大对B-29的拨款,又协调政府增加B-29的生产线。尽管联合公司研制的XB-32轰炸机比B-29早两周首飞,但阿诺德仍未动摇,认定B-29非陆航莫属。可以说,没有阿诺德将军的肯定、支持和坚持,就没有B-29的辉煌,因此,人们称阿诺德为“B-29轰炸机之父”。
B-29轰炸机的最大优势是航程远、载弹量大,以现今的标准这些似乎不足挂齿,服役多年的美制F-15E型战斗机的载弹量已超过B-29,可在1930年代末航空科技水平还相当幼稚,B-29的各项性能已然相当惊人,尤其是航程无人能超越。比较一下同是航空强国的英国最好的“兰开斯特”式四发重型轰炸机,其载弹量与B-29差不多,可飞行速度、高度远不及B-29,航程更是差了近2000公里,德、日、意、法等国的重型轰炸机跟B-29相比基本都是小儿科,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究其原因,除了实力差距外,欧洲众国家地域小挨得近,对远程轰炸机的需求并不迫切,美国则不然,二战美军是两面出击,既要在遥远的欧洲、北非干仗,又要在浩瀚的太平洋及广袤的中、印等远东国家作战。因此,美国开发远程轰炸机、战斗机、运输机的需求比任何国家都强烈,也才有了当时世界航程最远的B-29轰炸机、P-51战斗机、C-46运输机等。
B-29轰炸机的设计制造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如富勒式襟翼、整体翼梁、密封增压机舱、遥控式球形炮塔、中央火控系统、电动投弹器、X波段搜索轰炸雷达、远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