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负筋怎么锚固?

如题所述

梁的边支座为梁或垂直于梁的墙时,梁与支座一般均按铰接考虑:该边跨负筋最大直径须考虑钢筋在支座范围的水平锚固长度必须满足0.35Lab的要求。当梁不少于两跨且第二支座或另一端端支座的负筋直径较大时,铰接端边跨的通长负筋宜改为直径较小的钢筋以满足端支座水平段锚固长度,并作为架立筋与第二支座及另一端端支座较大直径的负筋之间满足搭接长度150mm即可(架立筋搭接做法参见11G101-1页86)。非框架梁,按照铰接在支座水平段的的锚固要求,假设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PB400,按非框架梁配筋的排布计算,其边支座上部纵向钢筋(带肋)的最大直径按照反推的计算结果是:当边支座梁(或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宽度分别为180、200、250、300、350时,伸入支座的上部负筋直径分别不大于12、14、18、22、25mm。

(公式:d=(b-25)/12.25)式中:(b-25)表示扣除支座梁的保护层厚度并在支座梁箍筋的内侧下弯的水平段长度(12.25)表示35d×0.35=12.25d。可以考虑以下做法: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减小纵筋的直径。仍不能解决时,可以将框架梁垂交于剪力墙的一端定义为铰接,就可以不用考虑固接的锚固长度锚固。但应根据结构力学原理,相应加大跨中弯矩。仍不能解决,在建筑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在垂交处加设扶壁柱,来减小框架梁端部弯矩对剪力墙的不利影响,亦可满足框架梁的锚固要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