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名的来历

如题所述

根据历史的记载由来如下:

    1.重庆市名来历

宋孝宗于淳熙十六年(西元1189年)2月禅位于宋光宗,光宗为孝宗第三子,封恭王,其封邑就是恭州;按宋代制度,由宗藩入承大统者,其原封邑即称为“潜邸”,例于即位大典中升为府,故同年8月就升“恭州”为“重庆府”。对于“重庆”名称的由来,现有三种解释:一是因帝王“潜藩”(指皇帝在未继位前的封地)而名。宋光宗藩封在恭州,是为“一庆”,后又由恭州承嗣皇帝大位,这是“二庆”,故美其名曰“重庆”。二是因祖(母)父(亲)二人均临光宗登基庆典而名。宋光宗即位时,其祖母—宪圣慈烈皇后尚在,称“寿圣皇太后”,其父亲孝宗称“太上皇”,二位均临视了光宗的登基庆典,故曰“重庆”。于是,“恭州”即被命曰“重庆府” 。三是合取比邻两地的地名为名。另据明代《蜀中广记·郡县古今通释·重庆府》载:“重庆者,以其介绍、顺二庆之间也”,即因重庆之南为“绍庆府(治今彭水)”,之北为“顺庆府(治今南充市)”,“恭州”介乎其间,故曰“重庆”。

    2.重庆简称的由来

重庆简称“巴”或“渝”。重庆是一座有着3000多年记载的历史文化名城。随着历史的变迁,名称多次更改。南宋以前的行政区划,虽多次变动,但国、郡、州、县皆以“巴”命名,称“巴国”“巴郡”“巴州”“巴县”。据史书记载,巴国是以外来的东方巴部族集群为主,融合和征服长江、乌江和嘉陵江流域的土着部族构成的巴族人所建,故而以“巴”命地名。另一说法是因嘉陵江三折入长江的形状,像古篆体字的“巴”字之故。“巴县”命名始于北周明帝武成三年(公元561年),距今至少在1400多年。

北周闵帝元年改“巴州”为“楚州”。隋文帝时(公元581年)将“楚州”改为“渝州”。名因其嘉陵江上游有一大支流“渠江”时称“渝水”,而且习惯以“渝水”称呼“嘉陵江”,于是重庆便简称“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