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的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的内容如下:《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是毛泽东于1910年创作的七言绝句。

原文: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译文:孩儿立下志向走出家乡,学习不取得成就发誓不还来。死后埋葬何必在故乡的土地,人生到处都是可以埋葬尸骨的青山。

注释: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

乡关:即故乡,家乡。

青山:象征祖国的山河秀丽。人生无处不青山,意思是说祖国到处都是秀丽的山河,可以作为安息的地方。这两句也就是大丈夫志在四方,好男儿四海为家的意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毛泽东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到新式学校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继续求学。毛泽东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答应他的要求。

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这首《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从中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七绝·改诗赠父亲》是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

1910年秋天,毛泽东离开家乡韶山,走向外面更广阔的世界。这是他人生历程中的。第一个转折。怀着激动心情,临行前他写下这首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帐簿里,以作告别。走出乡关,毛泽东离故乡越来越远。然而,骨子里那固有的乡情、亲情始终未曾从毛泽东心中抹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26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04
一、诗句: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毛主席诗词 1910年秋

二、译文:
孩儿已立志走出家乡,学不成名发誓不回家园。
掩埋尸骨哪须得着故土,人之一生处处都有青山。

三、简析:
《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展现了毛泽东为了追求理想,即使葬身他乡也无怨无悔的坚定信念与决心。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