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名称的由来和含义

如题所述

钦州市历史悠久,有史可查达1400多年,人类活动则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先秦时期列入百越之地,秦朝统一后,钦州属象郡所辖。后从汉朝、三国一直至晋,钦州属交州合浦郡所管,于南朝末元嘉第一次建制,称为末寿郡,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易名钦州,取“钦顺之义”,此为钦州的最早得名。“钦州自古称烟瘴之地,居民贱称为凿齿之民……地处边鄙,交通闭塞,疫病频发,为历代王朝惩治人和安置人犯的天然监狱。”后数度更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钦州先后属广东省钦廉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东省钦州专区,广东省合浦专区,湛江专区,广西省钦州专区,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专区,94年6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1-01
广西灵山县简介

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至今,现属钦州市。灵山县位于广西南部,钦州市东北部。北临南宁、横县,南接合浦县,东邻浦北县,西连钦南钦北区。具有“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的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全县辖18个镇,行政区域面积3558平方公里,总人口136万人,县城常住人口达15万人。

灵山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河流纵横,山川秀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县内以丘陵、平原为主,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日照总时数1670小时,年平均降雨量1649毫米,利于农作物生产。

灵山县商贸、饮食、金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不断扩大。市政公用设施、农副产品市场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综合治理工程、工业化建设、城镇化建设、农业产业化建设等倍受重视,发展迅速。科技、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灵山县致力于发挥资源、政策优势,不断改善投资环境,正日渐成为投资、合作的热点。是全国著名的“中国荔枝之乡”、“中国奶水牛之乡”和西部百强县,2004年被评为广西文明县,2005年县城灵城镇获“全国小康建设明星乡镇”称号。

灵山县1986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对外开放县,享受国家给予的对外开放优惠政策,并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地区的特殊政策。

广西灵山县十里工业集中区简介

灵山县十里工业集中区位于20124省道二级公路边,距县城3公里,交通便利,总用地面积170公顷(合2550亩),由工业区、生活区、办公服务区三大块组成,其中工业区占地80公顷(合1200亩),生活区占地28.1公顷(合421.5亩),办公服务区占地4.5公顷(合67.5亩),园区内已铺设硬底化道路,供水、供电等设施齐全。工业园是综合性工业集中区,按现代工业发展特点,园区内的工业项目以实现环境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为目标,采取集中布置方式,统一规划、科学布局,既适合重工业也适合轻工业,尤其以本地区为主要资源配置的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造业、家具制造业以及医药、塑料、非金属矿物、电气机械及器材、电子及通信设备、其他等制造业的工业发展。从2003年至今,第一期300多亩开发已用完,在十里工业集中区已入园落户的企业有20多家,涉及服装制造、竹藤编织、食品制造、木材加工、化工等行业,总投资6.5亿元。集中区已成为灵山县招商引资的一个亮点和热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