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未来养老问题

如题所述

人口负增长,对普通人来说最大的影响不外呼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看病问题
早前医保交够15或20年就可享受终身医保,即交满一定年限,在退休后,不用再交医保的钱,也能享受医保待遇。

但随着人口负增长,能够持续给医保交钱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少。池子里的钱减少了,但医疗支出却在增加。这也正常,年纪越大,身体机能在逐步下降。
据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中国2022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7.93岁,但是健康预期寿命却不足70岁。也就是说,大致有8年左右的时间带病生存,慢性病、老年病、老年照护都需要支出大量的费用。而大部分老人需要去公立医院就诊,才能进行医保费用的报销。
目前公立医院看病都已经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了。如果想要享受优质医疗服务,比如去私立医院、国际部或者特需部等,往往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一旦得重病,医保报销范围和金额有限,此时老人家又没什么收入,单靠退休金那真的是杯水车薪了。
二是养老问题。养老难少子化叠加老龄化,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养老。家庭养老负担或越来越重。“养儿防老”模式,显示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社会发展趋势。虽然不少人都参加了国家的社保养老,但我们目前的社保养老制度,是现收现付制度,也就是拿年轻人交社保的钱,给老年人发退休金。当以后年轻人越来越少,老年人却越来越多时,养老金总额增加少、消耗大,国家养老压力不可谓不大。尤其是未来15年,将有3亿多人迈入60岁,婴儿潮变退休潮已成为板上钉钉的事实。
人怕老来贫,虽然现在人们的普遍共识是“养儿难防老”,但终归也是一个可能靠得住的选项。当然了,生育这件事情,愿意生当然最好,不想生,那就不生!除了生娃,更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规划。比如针对未来可能会发生的医疗风险。除了积极锻炼身体,早睡早起外,每年定期的体检也别忘了做。此外,也可以适当增加重疾险、医疗险等保障,降低因病致贫的可能。
在养老方面,虽然社保不多,但总比裸奔好。所以该交还是不能停。同时,可以做好未来的财富规划。比如适当增加未来现金流收入,可以通过年金险、增额终身寿险来实现。趁年轻有为,收入比较高的时候,每年定期存一笔钱,再通过时间复利增值。为年老的自己多准备个钱袋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