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黄鹤楼记》

如题所述

《黄鹤楼记》是唐朝诗人阎伯理所作的一篇骈文,文章富于形象,富于想象,富于感情色彩,具有一种浓郁的诗的气氛和韵味。

《黄鹤楼记》全文虽短,却写得虎虎有生气,潇潇洒洒,极富情感变化。文章开篇就点明黄鹤楼是“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的地方,这就给黄鹤楼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使人不禁神思飘然,与“黄鹤”一起“俱去”,从而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文章主体部分对黄鹤楼景色的描绘。作者仅仅用了两句话就交代清楚黄鹤楼的来历,随后以“事列《神仙》之传,迹存《述异》之志”两句作结,把读者的思绪引回到现实之中,用“观其耸构巍峨,高标巃苁,上倚河汉,下临江渚”等四句,以生动的文笔,描绘出黄鹤楼高耸入云的雄伟气势,给人以形象鲜明、呼之欲出的感觉。接着,文章再用两句对偶句,以“占山水之佳,擅烟霞之秀”八个字对黄鹤楼周围的优美景色作了概括性的描述。以上数句,既突出了黄鹤楼的神奇色彩,又写出了它非凡的气势和优美的环境,为下文生发感慨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黄鹤楼周围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色,并借景抒情,抒发了自己内心深沉的感慨。文章以“彼地适与神遇,而境复与会”两句承上启下,将笔墨从楼景转到楼名由来上。黄鹤楼之所以名闻天下,不仅是因为它的气势非凡和景色优美,还因为一个神奇古老的传说。文章用“盖神仙之隽永,夫幽人之雅趣”两句叙说了黄鹤楼名的由来,接着以“耸然而止,轩而高厉”八个字写出了人们在这种环境中产生的“奇怀”和“壮思”,这就为下文写作者产生“四望”之情作了很好的铺垫。作者登高四望,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端。文章以“虽神明之变诈,鸟兽之异能,而未能极夫游目骋怀之乐也”一句作结,一方面照应了开头的仙人乘鹤传说,一方面又很好地把“四望”之情与黄鹤楼的自然景色融为一体,为下文抒情、议论作了有力的铺垫。

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中,作者触景生情,借景抒怀,表达了作者热爱山川胜迹和仰慕仙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因世事苍茫而产生的“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式的寂寥落寞情怀。文章以“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两句作为结尾,既与文章开头仙人乘鹤的传说相呼应,又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言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总之,《黄鹤楼记》是一篇富于形象、富于想象、富于感情色彩的骈文,具有一种浓郁的诗的气氛和韵味。文章语言清丽自然,文辞畅达优美,读来朗朗上口,富有音乐节奏感,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优美散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