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孩子散光二百多,要怎么控制啊,西安哪里配眼镜专业?

如题所述

已经是属于高度散光,是需要引起重视,及时的予以矫正的。
研究表明:散光眼睛常见的表现有:
1、对于视网膜上的模糊图像需要不断进行精细调节,加上视物发生扭曲,故散光眼,特别是远视散光眼患者,容易发生视力疲劳。表现为眼痛、流泪、头痛尤以前额部明显,视物重影,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
2、双眼有高度不对称散光者,为了看得更清楚,往往采取倾斜头位而导致斜视,散光矫正后可以恢复。患者有时为了得到较大的视网膜像,常像近视眼患者一样把物体拿到近处。
3、高度散光者无论是看远处还是近处目标时都常常眯眼,达到针孔和裂隙作用,以提高视力。通过针孔或裂隙看东西,可以减少散光对视力的影响。
散光眼是指当眼调节静止后,平行光线经眼屈折后,由于屈光系统各子午线屈光力不同,引起不同的聚散度,故不能在视网膜上聚成焦点,而是在不同的距离处形成两条交线,两交线间距离代表散光程度,因视网膜上所呈现的仅为一朦环或一线,故患者无论视远视近的物体均感觉模糊不清.
散光眼的治疗:
1.轻度规则散光如无眼疲劳或视物模糊,可不必矫正,反之如有上述不适、虽然度数不高也应矫正。
2.高度散光者应以柱镜矫正,如不能适应全部矫正,可先予以较低度数,一般常用的方法是服用药物,通常医生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温水冲服,坚持服用一段时间,散光度数即可降低。
3.不规则散光不能用柱镜矫正,可试用接触镜矫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1
小孩眼睛散光怎么治?散光虽然和常见的近视同属于屈光不正的现象,但是散光多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儿童时期,尤其是新生儿,由于此时眼球发育不完全,所以常常伴随有先天性的散光。不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散光现象会有所好转甚至是基本消失,但因个体差异,有些儿童甚至还会更加严重。因此,作为家长,对于小孩眼睛散光怎么治一定要提高重视。

一般而言,在了解小孩眼睛散光怎么治之前,首先要判断小孩是否有散光、以及散光的程度。因为小孩一般不太会表达自身的视觉障碍,所以小孩散光问题唱唱容易被掩盖。作为家长一定要在平时的生活中,多留意自己孩子的用眼习惯,并做好定期的验光检查。而200度的散光对于小孩而言,已经是比较严重了,光凭儿童自身的眼睛调节往往无法弥补其所造成的视觉障碍,因此做好及时的矫正矫正尤为关键。



不过小孩眼睛散光怎么治,散光度数是一个方面,主要还是根据视力的好坏与视疲劳的轻重而定。如果儿童为规则散光,不引起视力障碍和视疲劳,则基本可以不用治。而如果儿童有视疲劳,不管散光度数大小,即使散光度数很轻微,也需要散瞳验光,配戴适宜的矫正眼镜。原则上全部散光度数都要矫正,但如果小孩散光度数高达200度及以上,一时不能适应,则可以先戴低度的矫正眼镜慢慢适应,之后再配戴高度数矫正的眼镜。

另外,对于小孩而言,由于眼球发育还未成熟,采取手术的方式显然是不明智的,因此小孩眼睛散光怎么治,对于矫正眼镜的选配也十分重要。正常情况下,散光的儿童佩戴矫正眼镜,选配散光眼镜的原则是儿童验光的度数是多少,就需要配多少度数的眼镜。对于规则散光及双斜散光的儿童,通常用圆柱镜片矫正,圆柱镜片能矫正各子午线屈光力不等的现象,而使平行光线进入眼内聚焦在视网膜上,从而获得清晰的物像。而对于不规则散光则采用角膜接触镜矫正,常常可获得较好的效果。

总而言之,小孩眼睛散光怎么矫正,不管是200度这样的高度散光还是较低度数的轻微散光,做为家长都随时注意孩子的视觉状况,发现任何问题就要及时矫正,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眼和作息习惯,为孩子往后的视觉健康着想。
第2个回答  2021-12-01
散光是眼睛的一种屈光不正常状况,与角膜的弧度有关。
人类的眼睛并不是完美的,如果角膜在某一角度的弧度较弯,而另一些角度则较扁平,光线便不能准确地聚焦在视网膜上,这种情况便称为散光。散光患者看东西时会较难细微地看清景物。一般情况下,散光并不会独自出现,患者的眼睛通常都会伴有近视或远视。
散光的矫正方法,主要是配戴眼镜,散光眼镜在某一角度会有特别的弧度,以矫正患者眼睛在该角度的散光;隐形眼镜或激光矫视手术亦可矫正散光的问题。
除了角膜外,晶状体的弧度不一也是造成散光的另一原因。
散光通常都是天生的,假如你的散光比较高,而你小时候没有配镜,那么,从小到大,你看东西都比较模糊,但由于自己没有比较,因此比起近视远视更难察觉。而人出生的时候视力是比较差的,要得到充分的发育,依靠屈光系统把清晰的像投射到视网膜刺激眼底发育。高散光的人看远近都模糊,眼底没有得到充分刺激,会发育不全,产生弱视。假如你验光,佩戴足度眼镜都不能看到1.0,那么你就有弱视。假如你的年龄超过10岁,那么就超过了视觉发育的时期,弱视治疗基本没有效果。
无论有没有弱视,你都可以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进行矫正。假如你是第一次佩带散光眼镜,你的年纪也不小的话,最好不要一次过配足散光度数(除非你在10岁以下,要做弱视治疗),否则比较容易产生视物变形的不适应。因为你的脑袋已经接受了长时间散光的状态,例如看惯旧式电视的人换成纯平会觉得东西变凹一样。
如果你选择佩戴隐形眼镜,最好选择硬性隐形眼镜,对散光的矫正作用比一般隐形眼镜好,但由于材质比较硬,适应时间比较长,而且验佩比较复杂,通常比较专门的眼镜店和医院才有,但优点是透气好。
大多数人的散光是不会加深也不会减少的。而近视就会加深。假如你已经成年,近视度数也稳定,你也可以选择到医院经过检查以后进行准分子激光手术。这一类型的手术不但能够校正近视,通过医生为你设计适当的模式和数据,也可以矫正散光,一般情况下,要求散光在600度以下,但200度以下效果比较好。
第3个回答  2022-03-19
1、改善生活方式:孩子散光200度属于轻度散光,平时需要注意用眼,不要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还要注意眼部的休息,避免出现眼睛疲劳,能够避免散光持续性加重。

2、配戴框架眼镜:孩子散光200度可以选择配戴框架眼镜,需要先选择度数较低的镜片,然后慢慢的增加度数,避免出现配戴后头晕的症状,并且框架眼镜也更加方便、安全,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3、手术:如果孩子的散光度数出现了持续性加重,可以等待孩子的年龄大一些后通过手术的方法改善,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角膜激光手术,能够改变角膜的曲率,矫正散光,并且可以同时矫正近视或者远视,使眼睛度数恢复。

平时要注意眼睛的护理,不要疲劳用眼,以免导致散光加重。
第4个回答  2021-12-01
目前,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小学生为36.0%,初中生为71.6%,高中生为81.0%。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近视率随着年级升高快速增长,小学阶段从一年级的15.7%增长到六年级的59.0%,初中阶段从初一年级的64.9%增长到初三年级的77.0%。高三年级学生高度近视(近视度数高于600度)占比高达21.9%。这是去年4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调查的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发病形势严峻。
9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全国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的通知》,并邀请相关专家以 “在线访谈”形式介绍近视防控相关科普知识。中国疾控中心学校卫生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马军指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主要包括7个方面:筛查视力不良与近视、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培养健康用眼行为、建设视觉友好环境、增加日间户外活动、规范视力健康监测与评估,以及科学诊疗与矫治。
戴眼镜后度数加深是误区,孩子近视应首先考虑配眼镜
有不少家长一直对孩子戴眼镜有所顾虑,认为戴上眼镜后度数会越来越深。对此,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邹海东指出,这种顾虑是错误的,没有科学依据。
邹海东说,已出现近视症状的孩子不戴眼镜,会造成眼睛长期处于疲劳状态,使其近视进一步发生、发展。如果孩子长期看东西模糊不清、眼睛胀痛,甚至出现头痛、恶心、失眠等症状,会使得孩子不愿意长时间看书、写字,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如果孩子有了近视症状,还是应该考虑配眼镜。一般认为,如果裸眼视力在0.8以上,近视度数比较低,如75度以下,可暂时不配戴眼镜。但孩子这时候若已出现斜视了,就是眼位已出现偏斜,还是要配戴眼镜。
青少年近视400度以上即为高度近视,需定期检查早期治疗
邹海东介绍,近视一般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近视,这是根据近视度数的大小来定的。成年人600度以上或孩子400度以上,就定为高度近视。
邹海东指出,高度近视对孩子而言,会出现进展性发展,度数将越来越深,还会发生以下几种变化:一是眼球越来越长,从外观上看,眼睛像是凸出的;有些会出现眼睛偏斜,两个眼睛眼位不正,影响美观。二是一旦发展为高度近视,无论是白天或夜间都会有视力的下降。三是高度近视也会伴发其他一些致盲性眼病,比如青光眼和白内障,其发生、发展速度比普通人要快。
此外,高度近视人群中还会出现玻璃体浑浊,眼睛前面看到有黑影飘动甚至闪光。最严重的高度近视病变在视网膜和视神经上,会出现眼前固定不动的黑影或突发视力下降等症状,这就是视网膜脱离、黄斑出血、黄斑病变或退行性病变。这些疾病目前虽有一定治疗方法,但效果比较差。“所以对高度近视人群,建议定期到医院检查,明确诊断,及时控制,尽量在早期治疗。” 邹海东提醒说。
散光比近视更普遍,中重度散光会促进近视发展
现在家长对孩子近视的重视程度有所增加,但对散光的发生常常忽视,殊不知散光也会促进近视的发展。“散光是普遍存在的,人出生时都有散光,年纪大了也会有散光。”邹海东说。
那么,什么是散光?邹海东介绍,散光和近视是有差异的。如果把近视眼睛的表面比作一个西瓜,它是一个球面,可以聚焦在一个点上;如果有散光,眼球表面就像一个冬瓜,每一个方向不是圆的而是椭圆形的,当光线经过散光的眼球,它可以聚焦在眼睛的多个点,有些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前,有些点聚焦在视网膜之后,所以轻度散光时就可能会出现视力模糊,轻度散光者在某些距离需要动用眼睛的调节力量,会出现头痛、看东西模糊、眼疲劳;严重散光者怎么去调节都达不到清晰视力,会发现看东西不清楚、扭曲,看近看远都不清楚,近距离工作时间越长,头痛、眼胀、看东西模糊的症状就越来越厉害。
散光也分轻度、中度、重度;还分为规则性散光和不规则性散光,规则性散光分为顺规散光和逆规散光。“一般我们出生时都带有一定的顺规散光,到了一定年龄后变成没有散光,老了后有些人就变成逆规散光,这是一个正常生理过程。轻度散光在孩子发育早期就存在,如果没有明显症状,可以不配戴眼镜。但有些孩子的生理过程出现得特别早,这需要高度关注,因为孩子如果散光度数很高,会造成其近视的发生发展。必须要动用其眼睛的调节能力,会造成眼睛疲劳,所以孩子如果出现散光,到医院里正规验光、检查,医生建议如果需要配镜,家长一定要听从医嘱,对散光也要有及时良好矫正。” 邹海东提醒说。
家长应学会“三看”,及早发现孩子眼疾
邹海东介绍,孩子中最常见眼疾就是近视,疾病分类上这属于屈光不正,屈光不正还包括远视、散光和斜视。其他眼病如眼睛发炎、红眼病,由于平时生活习惯不好引起发炎等。还有一些先天性遗传疾病,比如肿瘤等。孩子特别是低龄幼儿,由于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不足,很难清楚表述自己眼睛的不适,这时候就需要家长高度重视,平时仔细观察孩子的眼睛,及时了解孩子眼病的相关症状。
一要看眼睛的外部形状。仔细看孩子两个眼睛是不是对称,是不是大小一致,眼睛是不是饱满;看他的眼皮是不是对称,是不是有缺损;看眼睛的活动是不是正常;还要看眼睛里面是不是有发红或有分泌物。
二要看眼睛的颜色。中国人的眼睛是黑褐色,如果在黑褐色中看到有白色东西,医学上叫白瞳症,可能是先天性白内障,也可能是肿瘤,这需要高度关注。
三要看视力。孩子出生后,到3个月时他能够注视,能够看物体。如果发现这时孩子不能注视眼前物体,或者随着光线移动眼球不能很好移动,就可能提示他的视力不是很好。如果家长有意识用手去遮住一个眼睛,发现孩子没反应;遮另一个眼睛,孩子出现了哭闹,说明第一个遮的眼睛视力是差的,可能出现单眼视力障碍,这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0~3岁是视觉发育关键时期,接下来到12岁都是敏感时期,在这个阶段家长应有意识培养孩子去看视力表。一般来说,3岁孩子的正常视力是0.5,4岁0.6,5岁0.8,到6岁才能到1.0以上。如果发现孩子视力比同年龄段孩子视力低一点,建议尽早到医院去检查,去仔细验光。低于正常叫弱视,弱视要及早治疗,治疗越早恢复越好。
邹海东提醒,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看书、看电视喜欢坐得很近,或者歪着脑袋看,孩子可能存在近视、远视或者散光、斜视。近视的孩子特别喜欢眯眼、揉眼、频繁眨眼,或者喜欢扒拉眼皮、皱眉,如果看到这些现象,家长要特别关注,及时带孩子到医院检查。
(记者 王凯 耿兴敏)
来源: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