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熬夜有啥寓意?

如题所述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古时守岁有两种含义:年长的人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自汉代以来,新旧年交替的时刻一般为夜半时分。在除夕的晚上,不论男女老少,都会灯火通明,聚在一起守岁。因此,守岁是春节的习俗之一。

守夜应该到几点

根据传统习俗,除夕守夜最好是通宵的,但其实一般到十二点,就可以睡觉了。守夜本就代表着对新一年的期许,和对过去一年的告别,而如果本来身体素质不好,还强行熬夜的话,最后造成对身体的伤害,就有些得不偿失了。对于上班族来说,如果第二天要上班的话,自然还是正常睡觉比较好,这样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新一年,万事也会更加顺利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31
年长者守岁为“辞旧岁”,有珍爱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是为延长父母寿命。守岁的“守”,即有对即将逝去的旧岁有留恋之情,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怀希望之意。除夕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除夕夜守岁寓意着什么

  除夕时有守岁的习俗,守岁,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新年前除夕夜晚守岁,民俗活动主要表现为点岁火、守岁火,即所有房子都遍燃灯烛,合家欢聚,迎接新年。

除夕夜守岁寓意着什么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主题活动之一,守岁之俗日益突出。守岁的民俗文化具体表现为大年夜灯火通宵不息,守岁此谓“燃灯照岁”,即除夕夜遍燃灯烛,全部房屋都点上灯烛,也要专业在床下点灯烛,此谓“照虚耗”,听说这般照岁以后,便会使明年家里财富丰富。

除夕夜守岁寓意着什么

  古时南北风俗各异,古时北方守岁习俗主要为“熬年夜”,如晋朝周处所著的《风土记》中说:除夕之夜大家各相与赠送,称“馈岁”;长幼聚欢,祝颂完备,称“分岁”;终岁不眠,以待天明,称“守岁”。有的地方在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新一年,吉祥如意。
第2个回答  2022-01-31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较后整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整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整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第3个回答  2022-01-31
你好这个还是跟远古时代一个神话故事有关就是除夕要守岁是因为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叫“年”的怪兽,好吃肉,不管是飞禽走兽还是人,都是它吞噬的对象。它每到除夕夜就要出来作祟,于是人们就把过除夕夜叫做过“年关”,直到有一天知道它怕红、怕光、怕响。

于是就有了在除夕贴春联、燃放鞭炮吃年夜饭等习俗。由于不知道能不能过了年关,也就有了熬夜守岁的习俗,祈求祖先保佑,直到新年的到来。就这样,守岁渐渐成为人们除夕的习俗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1-31
这个除夕熬夜的由来叫守岁,相传上古时代人们都是住在洞穴,每天早睡早起很少熬夜,因为根本不需要夜间做活,只有每年除夕守护家人一起熬夜以示亲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