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国企员工还有没有编制?

如题所述

作为国有企业的HR,经常有人问我相似的问题。严厉意义上说,在方案经济时期,国有企业是有编制的;如今的国有企业没有编制,但是依然有职数请求。国有企业正式职工,有哪些特性。下面分离问题,做详细剖析,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协助!

一、过去的国有企业,有编制

在方案经济时期,国有企业主要由政府来宏观调控,具有一定的政治颜色。国企人员的选用和管理,主要由政府部门统一分配。所以,当时的国企职工,是有编制请求的。

二、如今的国有企业,没有编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展,国有企业逐步去行政化。国企内部没有编制,取而代之的是国企正式职工。

三、国企正式职工,有哪些特性?

1.与国有企业签署劳动合同。

2.由国有企业直接发放工资。

3.由国有企业交纳五险一金。

4.人事档案由国有企业统一保管。

5.国企正式职工的人员信息数据,要报上级单位(集团总部或国资委)备案。

假如具备上述5个特性,那么祝贺你,你就是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

留意:

如今很多国有企业也有暂时工、劳务工、外包工。他们普通与第三方效劳机构签署劳务合同(协议),由第三方机构发放工资。这局部人固然也在国企内部工作,但他们不属于国企正式职工范畴。

写在最后:

1.如今公务员、机关事业单位,是有明白编制请求的。逢招必考,层层选拔。

2.央企、省企、市企总部机关的公司级指导人员,普通都是由国度或中央的组织部统一管理和任命。比方:一些大型国企的一把手,跨界到政府部门担任省部级干部;一些省市厅级干部,跨界到企业任(兼)职,以至有的地域直接由市(区)长兼职当地国企指导班子成员。

3.关于国有企业内部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技艺人员,固然没有明白的编制请求,但是在职数上,还是有一定限制条件的,仍然保存着人员编制请求的影子。特别是在管理和辅助人员的职数方面,管理特别严厉。所以,无形中,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愈加丰厚,衍生出:国有企业正式职工、劳务派遣工、暂时工、外包工、实习生等不同类别的人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1

国企职工的组成单元分为,正式职工,合同工,插入式协力工,协作单位职工。

1.国企正式工就是与国企存在无固定期合同的职工,包括企业干部,技术员,管理人员,操作工。这些人属于企业在编职工,在企业内相当于国家的公务员序列,存量占企业总人数15%左右。

2.国企合同工是大学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这部分人一般签订3年一次,7年一次合同,到期审核后自动转入正式在编职工序列,在有合同固定期间在企业相当于国家事业编序列编制。存量占比15%左右。

3.国企插入式协力工就是临时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合同,辅助正式在编职工完成企业生产任务的一类工人。占比在30%左右。但是现在这部分人都转入协作单位了。

4.协作单位人员,这部分人属于各个协作单位人员,不直接对国企,是由大包合同进入国企开展定向范围内的工作任务。这部分人占企业总人数70%左右。不属于在编人员。

国企针对职工行政级别自己属性在工作服,工牌以及其他标志上有很明显的区别。比如在编职工的工牌颜色与协作工的工牌颜色有区别,正式在编职工之间又因级别在安全帽,夏季工服等方面又存在明显区别。所以别看一个国企也是分得清清楚楚的,明明白白的。

国企包括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中央企业的管理部门有国务院国资委、财政部等部门,地方国有企业的管理部门是各地方省市一级的国资委。其次,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又分为相当于副部级的央企(例如中国移动、国家电网、中国石化等)和相当于正厅级央企(例如中国铁建、中广核、华侨城等)。有一些央企由于历史沿革,至今还把员工分为正式职工和市场化用工。通俗讲,正式职工就有编制的员工,市场化用工就是没有编制的员工。但随着中央企业改革,这种分别会逐渐取消,更多采用职业经理人制度。

第2个回答  2021-05-31
没有编制了,现在除了通过考公务员和事业编的员工以外,其他都不算是有正式编制的员工了,因为在国企已经不存在编制这个说法了。
第3个回答  2021-05-31
现在的国企员工基本上都没有编制了,有编制的工作基本上也都特别的少,我觉得这也挺难的,但是也没有办法。
第4个回答  2021-05-31
当然还是有的,因为国企的员工也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式的,一种是合同工,如果是合同工的话,也和在私企没什么两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