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面临的问题

如题所述

首先,这个世界上没有天堂。没有任何国家或城市没有缺点,既没有穷人、没有高税收,还机会无穷、上升空间无穷、人才密集度无穷。

喜欢把国外描述成天堂的人多半都没有在国外待很久,造成了比较简单的“隔壁的草比较绿“逻辑(The grass is always greener on the other side)。好比一个老外第一次来中国看到移动支付和O2O带来的便利也会觉得中国才是世界上最方便的国家,但那是因为这个老外在中国没找过工作,没办过社保,没得过大病,没买过房

所以不要听没久居过的人说国外如何,更不要听“故事”,因为故事很容易被“中国人 vs. 外国人”的敌对情绪渲染后被误解,喜欢宣传这些故事的人也绝对不是有客观见解、理性思维的角色,所以真想要了解国外,至少要去国外旅游一段时间,要么跟一些移民多年的人聊聊。

要说移民到国外会遇到的问题,第一就是口语问题。

中国人虽说在东亚人当中英文口语是不错的,但真正到了国外对方对一点点的口音都会介意,人口越同质化的地区越是如此(如美国中部)。而语言的根基其实是文化,没有文化背景的语言,说的再流利都只是把自己的文化用另一门语言“翻译”了而已。

所以到国外的第二个问题,就是社交问题。

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会造成你听不懂本地人开的任何玩笑,也就意味着你会很难和本地人成为朋友。这也就是为什么,到国外后,无论是待一年的留学生还是待20年的老移民,身边最近的圈子大多数都还是同样文化背景的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移民国家都是一样。同理,对于国外出生长大的ABC、BBC、CBC,他们身边的好友都会是本地人,无论这个本地人是18代本地人还是跟他一样的第2代本地人。

移民的第三个问题,就是工作和收入的问题。

由于上述的语言文化问题对于大部分想要移民的人很难解决,移民人口要么只能在中餐厅、华人超市、华人房产中介、华人保险中介这些范畴里游荡(当然,华人富人云集的地方卖房和卖保险可以很赚钱),要么就只能做一些不需要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如程序员、科研人员,但这些都是针对高端人才,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更常见的收入渠道是开便利店或餐厅。比如火爆全网的MC Jin,他的父母就是80年代初从香港移民到美国,在佛罗里达州的迈阿密开中餐厅:

MC Jin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的TEDx演讲

当然还有一些有经济基础的人梦想在国外重新创业,或者做一些国际贸易之类的生意。虽然比较困难,但成功案例也不是没有。

移民会碰到的第四个问题,就是下一代的问题。

大部分的移民人口,无论新移民还是老移民,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香蕉人”,甚至还有人专门让孩子休学一年回国待一待学习中文,去“寻根”(Find your roots)。对于很多老移民来说,子女长大过程中会让他们发现下一代所吸收的文化跟自己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引起很多的家庭矛盾。比如子女几岁可以恋爱、几岁能带男/女朋友回家、能不能抽烟、喝酒、在外面过夜,包括成年后的职业选择、伴侣选择、性取向出柜等等,都是“中国文化父母 + 外国文化的子女“会产生的常见问题。

这些问题的严重性,对于家庭幸福的潜在创伤,都不亚于国内家庭会面临的早恋、高考、读研、就业、谈婚论嫁。只是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身边不再会有那么大的“社会”帮助父母对子女施压,让子女随着父母的意愿来。相反,国外会有无数“叛逆”的例子让子女想要去追求自己的生活,在成年之后也可合理合法的脱离父母去找自己的路。让子女满足父母的欲望,还是让子女找寻自己的幸福,这是移民父母比国内父母要更需要思考的一件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关于语言
像北漂一族一样,如果到北京不会说普通话肯定不好找工作。哪怕你有口音都没关系,至少要能简单沟通。这样你做一个工程师或技术人员还是没问题的。因为平时工作时口语的沟通并不太多。主要还是邮件,只要能明白老板交代的任务,按时交工就万事大吉。
澳洲技术移民要求雅思有四个六的成绩还是很科学的。只要能达到这个成绩,进行工作上的沟通都是毫无障碍的。很多人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雅思四个六还不够好。其实完全没必要担心,因为你的老板雇佣你时就知道你不是个英语母语的人,而且给你的工资也不是按照语言能力给的。所以完全没必要妄自菲薄。一般在工作以后英语水平提高都会很快。所以工作不但是一个赚钱的机会,更是一个锻炼语言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关于勇气
语言是一门应用技能,经常使用会促进其发展。移民后要鼓足勇气,多和别人交流。刚开始时都有些不适应,口音、语速都会成为障碍。尤其是澳洲,口音和我们经常接触的美音英音不同。加拿大这方面会好一些。
即使存在这样的问题,我们也应该鼓足勇气去和别人交流。只要你人nice,大家也会很nice的对待你。就好像我家老人,来澳洲帮忙照顾孩子。每天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期间认识了不少朋友,有华人也有西人。老人不会英文,居然也和老外成了朋友。她们之间的交流完全用google翻译进行。有时也会让其他家长做翻译。这丝毫不影响他们沟通效果,周末居然还约出去喝了咖啡。
其实人与人交流的过程中,主要是根据重点词汇判断意思。只要个把重点单词能get到意思,交流基本没问题。放开了去和别人交流,给自己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在交流过程中也能体会到语言的运用给我们带来的乐趣,从而促进对语言的学习。
教堂是一个练习口语的好地方。有的教堂会有免费语言班,一般每周一次。另外社区中心也会有语言培训,也是每周一次,每次收费两块钱。总之鼓起勇气,利用这些途径去大量练习听和说,能够迅速提升语言能力。同时也能了解社区文化,拓展人脉,为将来推荐工作打下基础。
关于孤独
低效的社交等于没有社交,充其量让你变成一个合群的人,所以宁缺毋滥。孤独让你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和提升,让你变得出众,所以享受这段孤独的时光吧。毕竟它很短暂,因为你注定不会一直沉默,金子早晚有发光的一天。
很多人害怕孤独,觉得脱离群体就等于孤立。甚至有些人患上了社交强迫症。感觉没有和周围人打成一片,就是没有能力或失败的表现。其实我们都太过在乎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当你真正离开才会发现,工作马上有人接替,项目照样推进,公司业务运转正常,好像你从没来过一样。
我们对于身边90%的人都是无足轻重。真正在乎你的只有家人。移民给了我们一个陪伴家人的机会。我们应该好好享受这段时间,而不是被焦虑的所包围。
享受孤独的同时进行高效的社交。带有较强目的的社交,常常被认为是高效的社交。推荐一个社交软件——meet up,有点像我们的豆瓣,上面有各种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报名参加,线下活动很多。学习语言的小组叫language exchange,可以找中英文的小组,大家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类似的社交活动可以帮你填充空白时间,让生活马上丰富起来。有社交强迫的人,可以尝试这种方法。
第2个回答  2020-10-16
投资门槛高
所谓的投资门槛高,不仅包括澳洲、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动辄千万人民币以上的移民投资金额门槛,更包括移民国对投资人企业管理经验、学历、语言程度、持有资金多少、定向投资类别等方面的要求。
资金来源审核严
不仅传统移民国家如加拿大、美国需要提供资金来源证明,澳洲、新加坡等国也对资金来源证明有所要求。这对拥有庞大资产的投资人而言,是一项非常复杂、麻烦的事情。
移民监漫长
没有一位投资人喜欢有移民监的国家,这意味着投资人将要放弃国内一部分生意、无法与家人长时间相处以及面临国内人脉受影响的可能。不幸的是,最受富豪青睐的移民目的地加拿大有移民监,备受中国学生喜爱的澳大利亚有移民监,华人退休养老理想国新西兰也有移民监。
自保加利亚项目推出以来,一直备受移民家庭的关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