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是在本省好还是外省好呢?

如题所述

其实在本省念大学,在外省念大学各有各的好,做出选择的时候,还需要根据多种情况来判断。

1.未来的发展方向

其实选择大学,那就决定了自己未来四年会在哪里生活,甚至有些人会在毕业后留在当地。所以,你在选择学校之前,先自己好好思考下自己以后想在哪里发展,在离家近的地方还是离家远的地方。此外呢,你重点是考虑自己的父母,如果以后想照顾自己父母的时候方便一些,那就离得近一些。

2.哪里的机会更多

这时候就得判断省内和省外,哪一边的发展环境会更好,机会会更多。如果你是在西部偏远地区的话,尽量还是去北上广地区。为什么呢?因为在一些地区,观念还是比较守旧的,人们变化不大。但是去了北上广地区,机会会多得多,而且还能够接触到新的理念。就我目前接触的情况来看,我目前所在的一个二线城市,很多人的观念还是没有变化,依然在靠着工资生存,但是很多南方的朋友都靠着自己的技能在网上实现了变现。所以,选择一个能够提升自己、能够让你接触新领域的地方。

3.学校实力

其实大学的实力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只能能考取省内985/211院校的话,那还是尽量在省内吧。因为在招聘的时候,学校还是非常重要的。很多非985/211的学生在求职的第一关就被筛选下去了。所以,去省外念个非985/211院校的意义并不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8

如果一定要做出一个选择的话,我认为在外省读大学好。

一,可以锻炼自己。在本省读大学,最多是去省会,或者是本省的另一个城市,基本没有远离自己从小长大的生活环境,而且,一般本省的院校中,本省的学生多,身边全都是老乡,得到锻炼会比较少,而在外省读书,由于人生地不熟,需要重新建立人际关系,结交新的朋友,适应新的环境,人的独立能力会比较强。

二,可以开阔视野。在其他省份读书,甚至是从南方到北方,或者从北方到南方可以见识到其他地方的人是怎样生活的,有这样的生活习俗和观念,有怎样的风景和山水,可以开阔视野,去诗歌和远方的田野看一看。

三,去外省读书不代表着去外省工作。有的学生希望工作的时候还留在本省,或者是留在从小长大生活的地方;还有的学生希望能去远方闯一闯。其实,读大学的城市不代表着工作的城市。毕业的时候,还有很多种选择。可以回家,可以留在高校所在的城市,也可以选择其他任何一所城市去生活。所以,去外省读书,可能只是选择一个四年学习的地方,并不是将来的生活的地方。如果真的比较恋家,可以趁读大学的时候好好锻炼一下,等毕业了再回家乡就业。

所以,去外省读书,去了解另一个省份,另一个城市,其实是件好事情。

第2个回答  2020-09-18

到底是选择在本省念大学,还是在外省念大学,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取决于你在高考中取得的成绩,以及你所在省份的大学和外省的大学的录取分数线。如果你高中时学习成绩很好,而且高考时发挥正常或者超常发挥,取得的成绩远高于本省和外省大学的录取分数线,那么你可以随意选择任意大学,具体要怎么选,我会在第二点里说明。如果你高中成绩普普通通,而且高考时也没有发挥正常,取得了糟糕的成绩,那么还是选择在本省念大学比较好,因为本省的大学在录取分数上对于当地的学生会比较照顾,同样的分数,选择本省的大学,其排名会高于这个录取分数线的外省大学的排名,也就是说,虽然高考分数低了,但是在本省能上相对更好的大学。

二,你的高考成绩在这里不再是阻碍,你可以任意选择本省或外省的大学,这时候,你要从长远的角度出发来思考,来决定。首先你要问问自己,大学毕业后,是选择继续深造,再读个硕士,还是进入职场工作。如果选择继续读硕士,那么这时候就应该选择优秀的大学,不要理会省份或城市,因为在四年后你还有一次选择城市的机会。而如果你大学一毕业就选择工作,那就要事先确定好想要去哪个城市工作,然后在那个城市选择一所大学入读,因为很多当地的企业会优先招聘本地的学生。你在该城市上大学,毕业后留在当地的机会相对会大很多。

总之,选择大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不要局限于当下,要把眼光放长远,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后,再做决定。

第3个回答  2020-09-18

又到了高考季和报名季,报考省内还是省外的大学一直是很多学子反复纠结的问题。有些同学担心外省离家远,不如省内学校方便,其实这点不必太过顾虑。当前交通出行非常便利,除了个别极其偏远地区,省内和省外也就两小时车程和半天车程的区别了。还有很多同学考虑到本省老乡多熟人多,彼此照应也会多,这点也不必担心。现在国内任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生老师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只要你放开心胸,肯定能交际到不错的朋友。在我看来,报考大学的地区选择上主要考虑这几个方面。

一、学校质量的考量

综合你的高考分数和省内的高等教育资源情况来判断。一般来说,学校档次差不多的情况下,同为985或者211批次的学校,本省大学录取省内学生人数要多很多,自然分数线也要比外省大学偏低不少。当然也有本地教育资源丰富,学子普遍不愿去外地上学的情况。比如北京上海地区的高考生普遍不愿去外地读书,只要刚过重点线就能读到外地985级别的重点大学了。这时候从尽可能获得更优质教育的角度来说,去外地读大学可能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二、未来工作的城市

经过大学四年的努力,你在学校及其周边会积累一定的人脉资源、经历。这时候如果你选择去另外的城市工作,那么又要有一段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很多积累也不复存在。因此,如果你很早就打定主意大学毕业后要去哪个城市发展,那么高考报名学校也应向这个方向填写。

三、对当地环境的适应程度

曾经见过一位来自北方的学生抱怨,到四川湖南这些学校上学,完全忍受不了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辣,吃坏胃拉肚子都有发生,呆了半年还是适应不了,只好退学重新高考。也有南方学生到了北京适应不了干燥的气候的例子。这里建议大家在报考学校之前,抽空去当地短期旅行一段,看看自己喜不喜欢这个城市,能不能适应当地生活。毕竟大学四年过得舒服,才能把更多精力投入在学习活动中,收获一个美满的大学生活。

第4个回答  2020-09-18

这个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参考其他答案当然是各有各的好,但其中也要具体分析,个人认为主要有3点。

第一个参考因素,录取高校的办学层次(不带任何有色眼镜,只客观分析)。

国内高等教育多次扩招以来,大学的数量已今非昔比。同为大学,学校间的办学水平差得也不是一星半点。某地级市的某某职业技术学院,其人才培养和科研能力的峰值甚至不及省内一流高校的一个系。

而985、211的学校综合实力往往令人惊叹。如果录取的是一般高校,那么选择省内会让你在社会资源、生活习惯、民俗文化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取得明显优势;选择外省,在失去上述优势的同时却未见得能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获得补偿。

而一流高校则不同,在强大的办学资源、学校声望、导师(校友)资源、产学研一体和极为丰富的校内活动、校外实践指导等面前,本地人的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所以大可以根据自己喜爱的专业,选择实力更强的学校,不必过于顾忌学校地点。

第二个参考因素,是自身条件和性格(以人为本永远没错)。

自身条件:有的同学天生体弱,且适应力不足,那么剧烈的环境变化会给你的生活学习带来巨大的负担,花太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对抗外省生活环境有点得不偿失。

性格:有的同学性格温文内敛,家庭观念很重,不愿远离双亲和旧友;有的同学则富于冒险精神,喜欢体验不同生活状态和文化,甚至立志尝遍各地美食(hiahia);这也会对我们的判断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第三个参考因素,是生涯规划(至少有个小目标)。

大学毕业后是考研读博还是立刻就业创业?学校里是积极参加学生会和各类竞赛累积实力还是努力参与商业实践,赚钱补贴家庭并为创业做准备?这些也会对你的决定带来影响。

最后综合来说,所谓“好”就是适合你的情况、符合你的规划、利于你实现目标,所以最终怎么选还是要自己决定。不过无论怎么选,只要怀揣梦想,不懈努力,都会取得让自己骄傲的成绩和进步!


面过3000人的跨国公司HR,帮你遇见更好的自己。微信公众号:艾琳职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