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韬奋 《我的母亲》的赏析

如题所述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交代母亲的姓氏和早逝。

第二部分(3—6),回忆关于母亲的四个片段,表现母亲的慈爱、善良、能干和奉献精神。

第三部分(7—8),以无限痛惜的心情交代母亲去世时还年轻,概括母亲的良好品质。

【赏析】

第一个片段母亲背我看花灯中最感人的话语是:“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忪所见着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这是从幼儿的感觉中写出母亲可爱的形象,笔墨不多,但母亲的形象栩栩如生。

第二个片段母亲讲小说声泪俱下中最感人的细节是:“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这个细节真实而传神,表现了母亲感情丰富,对患难女性有着深切的同情心。

第三个片段母亲为我流泪中最感人的细节是:“我自己呜咽着,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这个细节描写表现母亲对子女无限怜惜和疼爱之情。

第四个片段母亲熬夜为我做新鞋中最感人的地方是:“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得嘀嗒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这段文字有人物的外貌、动作描写,也有环境描写,以寂静的环境衬托母亲的劳苦。这段文字是从我的视觉、听觉、感觉中写出来的,颇为真挚动人。

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怀念之情对旧社会被压抑和埋没的妇女命运的深切同情和深刻思考

【原文】

我的母亲

邹韬奋

说起我的母亲,我只知道她是“浙江海宁查氏”,至今不知道她有什么名字!这件小事也可表示今昔时代的不同。现在的女子未出嫁的固然很“勇敢”地公开着她的名字,就是出嫁了的,也一样地公开着她的名字。不久以前,出嫁后的女子还大多数要在自己的姓上面加上丈夫的姓;通常人们的姓名只有三个字,嫁后女子的姓名往往有四个字。

在我年幼的时候,知道担任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妇女杂志》笔政的朱胡彬夏,在当时算是有革命性的“前进的”女子了,她反抗了家里替她订的旧式婚姻,以致她的顽固的叔父宣言要用手枪打死她,但是她却仍在“胡”字上面加着一个“朱”字!近来的女子就有很多在嫁后仍只由自己的姓名,不加不减。这意义表示女子渐渐地有着她们自己的独立的地位,不是属于任何人所有的了。但是在我的母亲的时代,不但不能学“朱胡彬夏”的用法,简直根本就好像没有名字!我说“好像”,因为那时的女子也未尝没有名字,但在实际上似乎就用不着。

像我的母亲,我听见她的娘家的人们叫她做“十六小姐”,男家大家族里的人们叫她做“十四少奶”,后来我的父亲做官,人们便叫做“太太”始终没有用她自己名字的机会!我觉得这种情形也可以暗示妇女在封建社会里所处的地位。

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生的那一年是在九月里生的,她死的那一年是在五月里死的,所以我们母子两人在实际上相聚的时候只有十一年零九个月。我在这篇文里对于母亲的零星追忆,只是这十一年里的前尘影事。

我现在所能记得的最初对于母亲的印象,大约在两三岁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夜里,我独自一人睡在床上,由梦里醒来,朦胧中睁开眼睛,模糊中看见由垂着的帐门射进来的微微的灯光。在这微微的灯光里瞥见一个青年妇人拉开帐门,微笑着把我抱起来。她嘴里叫我什么,并对我说了什么,现在都记不清了,只记得她把我负在她的背上,跑到一个灯光灿烂人影憧憧往来的大客厅里,走来走去“巡阅”着。大概是元宵吧,这大客厅里除有不少成人谈笑着外,有二三十个孩童提着各色各样的纸灯,里面燃着蜡烛,三五成群地跑着玩。我此时伏在母亲的背上,半醒半睡似的微张着眼看这个,望那个。那时我的父亲还在和祖父同住,过着“少爷”的生活;父亲有十来个弟兄,有好几个都结了婚,所以这大家族里看着这么多的孩子。母亲也做了这大家族里的一分子。她十五岁就出嫁,十六岁那年养我,这个时候才十七八岁。我由现在追想当时伏在她的背上睡眼惺松所见着的她的容态,还感觉到她的活泼的欢悦的柔和的青春的美。我生平所见过的女子,我的母亲是最美的一个,就是当时伏在母亲背上的我,也能觉到在那个大客厅里许多妇女里面:没有一个及得到母亲的可爱。我现在想来,大概在我睡在房里的时候,母亲看见许多孩子玩灯热闹,便想起了我,也许蹑手蹑脚到我床前看了好几次,见我醒了,便负我出去一饱眼福。这是我对母亲最初的感觉,虽则在当时的幼稚脑袋里当然不知道什么叫做母爱。

后来祖父年老告退,父亲自己带着家眷在福州做候补官。我当时大概有了五六岁,比我小两岁的二弟已生了。家里除父亲母亲和这个小弟弟外,只有母亲由娘家带来的一个青年女仆,名叫妹仔。“做官”似乎怪好听,但是当时父亲赤手空拳出来做官,家里一贫如洗。

我还记得,父亲一天到晚不在家里,大概是到“官场”里“应酬”去了,家里没有米下锅;妹仔替我们到附近施米给穷人的一个大庙里去领“仓米”,要先在庙前人山人海里面拥挤着领到竹签,然后拿着竹签再从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中,带着粗布袋挤到里面去领米;母亲在家里横抱着哭涕着的二弟踱来踱去,我在旁坐在一只小椅上呆呆地望着母亲,当时不知道这就是穷的景象,只诧异着母亲的脸何以那样苍白,她那样静寂无语地好像有着满腔无处诉的心事。妹仔和母亲非常亲热,她们竟好像母女,共患难,直到母亲病得将死的时候,她还是不肯离开她,把孝女自居,寝食俱废地照顾着母亲。

母亲喜欢看小说,那些旧小说,她常常把所看的内容讲给妹仔听。她讲得娓娓动听,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销。章回的长篇小说一下讲不完,妹仔就很不耐地等着母亲再看下去,看后再讲给她听。往往讲到孤女患难,或义妇含冤的凄惨的情形,她两人便都热泪盈眶,泪珠尽往颊上涌流着。那时的我立在旁边瞧着,莫名其妙,心里不明白她们为什么那样无缘无故地挥泪痛哭一顿,和在上面看到穷的景象一样地不明白其所以然。现在想来,才感觉到母亲的情感的丰富,并觉得她的讲故事能那样地感动着妹仔。如果母亲生在现在,有机会把自己造成一个教员,必可成为一个循循善诱的良师。

我六岁的时候,由父亲自己为我“发蒙”,读的是《三字经》,第一天上的课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一点儿莫名其妙!一个人坐在一个小客厅的炕床上“朗诵”了半天,苦不堪言!母亲觉得非请一位“西席”老夫子,总教不好,所以家里虽一贫如洗,情愿节衣缩食,把省下的钱请一位老夫子。说来可笑第一个请来的这位老夫子,每月束脩只须四块大洋(当然供膳宿),虽则这四块大洋,在母亲已是一件很费筹措的事情。我到十岁的时候,读的是“孟子见梁惠王”,教师的每月束修已加到十二元,算增加了三倍。到年底的时候,父亲要“清算”我平日的功课,在夜里亲自听我背书,很严厉,桌上放着一根两指阔的竹板。我的背向着他立着背书,背不出的时候,他提一个字,就叫我回转身来把手掌展放在桌上,他拿起这根竹板很重地打下来。我吃了这一下苦头,痛是血肉的身体所无法避免的感觉,当然失声地哭了,但是还要忍住哭,回过身去再背。不幸又有一处中断,背不下去,经他再提一字,再打一下。呜呜咽咽地背着那位前世冤家的“见梁惠王”的“孟子”!

我自己呜咽着背,同时听得见坐在旁边缝纫着的母亲也唏唏嘘嘘地泪如泉涌地哭着。

我心里知道她见我被打,她也觉得好像刺心的痛苦,和我表着十二分的同情,但她却时时从呜咽着的断断续续的声音里勉强说着“打得好”!她的饮泣吞声,为的是爱她的儿子;勉强硬着头皮说声“打得好”,为的是希望她的儿子上进。由现在看来,这样的教育方法真是野蛮之至!但于我不敢怪我的母亲,因为那个时候就只有这样野蛮的教育法;如今想起母亲见我被打,陪着我一同哭,那样的母爱,仍然使我感念着我的慈爱的母亲。背完了半本“梁惠王”,右手掌打得发肿有半寸高,偷向灯光中一照,通亮,好像满肚子装着已成熟的丝的蚕身一样。母亲含着泪抱我上床,轻轻把被窝盖上,向我额上吻了几吻。

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三个人的衣服鞋袜,没有一件不是母亲自己做的。她还时常收到一些外面的女红来做,所以很忙。我在七八岁时,看见母亲那样辛苦,心里已知道感觉不安。记得有一个夏天的深夜,我忽然从睡梦中醒了起来,因为我的床背就紧接着母亲的床背,所以从帐里望得见母亲独自一人在灯下做鞋底,我心里又想起母亲的劳苦,辗转反侧睡不着,很想起来陪陪母亲。但是小孩子深夜不好好的睡,是要受到大人的责备的,就说是要起来陪陪母亲,一定也要被申斥几句,万不会被准许的(这至少是当时我的心理),于是想出一个借口来试试看,便叫声母亲,说太热睡不着,要起来坐一会儿。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母亲居然许我起来坐在她的身边。我眼巴巴地望着她额上的汗珠往下流,手上一针不停地做着布鞋——做给我穿的。这时万籁俱寂,只听到滴搭的钟声,和可以微闻得到的母亲的呼吸。我心里暗自想念着,为着我要穿鞋,累母亲深夜工作不休,心上感到说不出的歉疚,又感到坐着陪陪母亲,似乎可以减轻些心里的不安成分。当时一肚子里充满着这些心事,却不敢对母亲说出一句。才坐了一会儿,又被母亲赶上床去睡觉,她说小孩子不好好的睡,起来干什么!现在我的母亲不在了,她始终不知道她这个小儿子心里有过这样的一段不敢说出的心理状态。

母亲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留下了三男三女。在临终的那一夜,她神志非常清楚,忍泪叫着一个一个子女嘱咐一番。她临去最舍不得的就是她这一群的子女。

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的可爱的性格,她的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族里,都葬送在没有什么意义的事务上,否则她一定可以成为社会上一个更有贡献的分子。我也觉得,像我的母亲这样被埋没葬送掉的女子不知有多少!

一九三六,一,十日深夜 

【作者简介】

邹韬奋(1895-1944),名恩润,祖籍江西余江,生于福建永安。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1921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自1926年在上海主编《生活》周刊起,毕生从事新闻出版工作。九一八事变后,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2年创办生活书店。1933年初参加中国民权保障大同盟。同年7月被迫流亡海外,周游欧美,并至苏联参观。1935年8月回国,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先后在上海、香港主编《大众生活》周刊、《生活日报》《生活星期刊》,并担任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和全国各界救亡联合会的领导工作。次年与沈钧儒、李公朴等七人被国民党政府逮捕。抗日战争开始后获释。先后在上海、汉口、重庆主编《抗战》《全民抗战》等刊物,积极宣传团结抗战,反对妥协投降。1938年被遴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皖南事变后被迫流亡香港,复刊《大众生活》。日军攻陷香港后辗转赴广东东江游击区,于1942年到苏中、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次年秘密赴上海治癌症。1944年7月24日病逝。中共中央接受其遗书中的申请,追认为中共正式党员。著作编有《韬奋全集》《韬奋文集》等。

参考资料

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7c42e39a852458fb760b566f.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4-07-16
我的母亲》赏析 王学东 本文作者胡适是安徽绩溪人,中国现代著名的学者、作家,历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校长、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等,首倡“新文化运动”,他是中国第一个用白话写诗出集(《尝试集》)的诗人。他学识渊博,在文学、哲学、史学、考据学、教育学、伦理学等诸多领域均有不小的建树,传奇般的获得过35个博士学位。胡适一生在哲学、文学、史学、古典文学考证诸方面都有成就,并有一定的代表性。著有《五十年来之中国文学》、《胡适文存》、《白话文学史》、《中国章回小说考证》等。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他在学术上影响最大的是提倡“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治学方法。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但未及写出定稿。1962年在台北病逝。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1873—1918),是安徽绩溪县中屯人。她16岁嫁给当时已48岁的胡适的父亲胡传做填房,三年后胡适出世。六年后,也就是在胡适母亲23岁时,胡适的父亲不幸去世。年纪轻轻就丧了夫,做了寡妇,这是一个中国妇女的最大的不幸!而当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她守寡23年,“以少年作后母,周旋诸子诸妇之间”,再加上家业中落,经济困窘,诚如她的儿子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所以胡适的母亲是一个特别家庭特殊时期的特别的母亲,要抚养自己的儿子,又要支撑整个家庭,需要承受怎样的苦痛和压力,需要具备怎样的智慧和品德?在阅读本文时,我们必须要注意这个要素来把握文章。 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回忆作者从幼年到少年九年中的若干经历,为写母亲做铺垫。 这一部分主要交代了这样几件事: (1)交代自己文绉绉性格的主要成因:一是“我”小时身体弱,不能跟野蛮孩子一块儿玩;二是“母亲也不准我和他们乱跑乱跳”;三是因有“先生”之名自己不能不装出点“先生”的样子。 (2)写自己爱学习的习惯和儿时最活泼的游戏——组织戏剧班做戏。 (3)写失去学习音乐和绘画的机会。 在作了以上三点交代后,作者自然引出了自己的母亲,“恩师”和“慈母”是作者对母亲的最高评价,“做人”则是母亲训练“我”的主要课题。 有人也许要问,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他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要从这篇文章的原作谈起,这篇课文节选自胡适先生四十岁时所写的自传体散文《四十自述》,传主实际是作者本人,作者写母亲是把母亲作为自己人生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位“恩师”来写的,所以开头就写了较多的自己童年的经历。作者在前三段想表明他的童年生活,除了看书之外,是贫乏的,是有缺憾的,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是母亲“给了我做人的训练”,这不仅弥足珍贵,铭记永久,而且影响巨大。这样看来,前三段实在不是闲笔,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写自己在母亲影响下的进步相呼应。 第二部分:重点回忆母亲对“我”的教育、关心以及对家庭成员的态度。 这一部分先写母亲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天刚亮就把“我”喊醒,不允许“我”养成睡懒觉的习惯;醒来后看“我”清醒了,就帮“我”反省昨天言行有误的地方。胡适的母亲不识字却很识事,她也许不懂“君子一日三省吾身”的道理,但她却懂得及时帮助孩子总结得失的重要。母亲把教育孩子的时间选择在早晨是很见用心的,如果昨天犯了错,当时就批评,孩子可能一下子不能接受。待睡了一晚上了,事也过了,气也消了,这时候,心平气和地说几句,孩子一般都能听得进去。再说早晨刚起床就接受了妈妈的教诲,这一整天孩子说话做事就会特别小心。我们可以想见,在这每天的教育提醒中肯定贯穿着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那就是如何做人。当然母亲更多的是督促“我”用功读书,成为像“我”父亲一样的人。父亲的早亡使母亲在这样一个家庭中的处境是很尴尬的,要想在这样一个家庭能够生存下去,唯一的途径就是让自己的亲生儿子有出息,将来才能够有所依靠。尽管胡适的母亲和丈夫只生活了6年多,她对丈夫的思想事业也不真正了解,但她虔诚地崇拜丈夫,尊敬丈夫,爱她的丈夫,可以说是一个丈夫至上主义者。儿子的将来应该是怎样的呢?她不具体知道,只是希望儿子学他的老子,能走他老子的道路。她常对儿子述说他父亲的种种好处,叮咛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在母亲督促下,小时侯的胡适是同龄人中最用功的,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是小胡适第一个去开学堂的门。 母亲管教胡适很严,但“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胡适一句或打胡适一下,保护了小孩子的自尊心。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母亲对胡适的批评教育,方式也是多样的。有时是事发当时用严厉的眼睛望一下,有时是第二天醒来后“教训”,有时则是等到夜深人静时“行罚”。总之是绝不放过孩子的任何一点错误。 这一部分作者还详细回忆了一件因自己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遭母亲责罚的事。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我”的姨母怕“我”受凉,“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可“我”不肯穿,还借用姨母话中的“凉”字的谐音引到“娘”字上,再引到“老子”上,说了句“老子都不老子”的话。本来胡适也就是开玩笑地说自己并不怕凉,但这段话前后连起来理解,实际上表达的意思就是,老子都不在了,还要娘干什么呢?这句话既伤害了母亲,也伤害了父亲。难怪母亲听了这话之后“气得坐着发抖”,“我”自然被“重重的责罚了一顿”。 母亲虽然兼任“严父”,但她毕竟还是“慈母”。当“我”因用手擦眼泪擦进了细菌而害了一年多眼翳病之后,母亲“心里又悔又急”,“悔”的是不该对孩子管教那样严厉,“急”的是孩子的眼病不知何时能好。听说用舌头舔可以将眼翳舔去,母亲就“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里的一个“真”字表现了“我”的出乎意外和感激,一个“舔”字把一个慈母的拳拳爱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一层作者用“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作了总结,“严师”、“慈母”是胡适对母亲的最为准确的评价。 这一部分的第二层次主要是写母亲与家人的相处,母亲是16岁嫁到胡家来的,胡适父亲胡传的前妻曹氏所生的子女大都比胡适的母亲大几岁,父亲在世时有父亲撑着,胡适的哥哥嫂嫂们还不敢造次。现在父亲不幸逝世了,母亲在家的地位就很尴尬。按辈分,她是后母,是长辈;按年龄,她还没有叫她母亲的儿女们(除胡适)大;按职责,她要负担起管家的重任。如果大家都明理,都懂事,都理解做后母的难处,那胡适母亲的日子还好过些,偏偏这一家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大哥从小便是败家子,吸鸦片烟,赌博”,“大嫂是个最无能而又最不懂事的人”,“二嫂是个能干而气量很窄小的人”。面对这么一些人,这个当家的后母的日子还能好过吗?难怪胡适说:“这种生活的痛苦,我的笨笔写不出一万分之一二。” 母亲解决家庭问题有三大法宝: 一是“请”,就是家里遇到靠权威才能解决的问题,母亲就请本家长辈来助阵。大哥乱花钱,母亲就“几次邀了本家长辈来,给他定下每月用费的数目”;除夕夜讨债的来了,母亲“央一位邻舍本家到我家来,每一家债户开发一点钱”;五叔冤枉了母亲,母亲就“请了几位本家来”质问他。 二是“忍”,除夕夜,母亲打发了讨债的之后,大哥回来了,母亲“从不骂他一句”,“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大嫂二嫂闹矛盾时,母亲“只装做听不见”,有时实在忍不住了,就到左邻右舍去“闲谈”,“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宽容隐忍在胡适母亲这儿被发挥到了极致。 三是“哭”,一个人的忍耐总是有限度的,母亲也有“实在不能再忍的一天”,先是轻声哭,渐渐才哭出声来。母亲的哭完全是一种内心的发泄,“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母亲的哭也是有神奇效果的,她能哭来闹气的嫂嫂送茶劝哭,她还能哭来家中“一两个月的太平清净日子”。透过母亲的哭,我们分明感受到母亲内心所承受的巨大痛苦和委屈。 母亲不仅有宽容隐忍的一面,也有刚性的一面。关于有碍人格尊严的事,母亲是绝不宽容的。五叔的一句诬言气得母亲大哭,母亲请了几位本家来当面质问五叔,一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才肯罢休。这表明母亲做人是有原则的,这使得母亲的形象更加真实,更加丰满。 这一层次作者用较多的笔墨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这看似游离“母亲是我的恩师”的主旨,其实不然。我们常说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这主要不是体现在母亲如何“教导”上,而更多地体现在母亲平时怎样待人接物对自己的影响上。因此,可以说,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同样也是在写“母亲是我的严师”,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也就是不仅写了母亲对“我”的“言传”,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第三部分:写母亲对自己的深远影响。 文章结尾写道:“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住了九年,受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正如作者自白道:学得了好脾气,学得了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以及在学习上勤奋、守时和做人上能反省“吾身”。其中主要是如何做人方面,母亲让作者养成了宽容、善待、体谅的品性。作者写此文时,年已四十,而且已是大学者和文化名人了,但他说“混”了二十多年,用词极为谦逊,讲究分寸。而且在说到自己的“美德”时,还用了“如果”、“学得”、“一丝一毫”、“一点点”等限制词,这些都体现了胡适先生的谦谦君子风度。文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做人的态度、风格,而胡适先生的文风正是母亲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果。 天下写母亲的文字何其多也,但胡适的《我的母亲》为什么常常被不同选本的编者所看中呢?它有着怎样的独具的魅力呢? 首先,作者将人物放置在特殊的环境中进行刻画。 胡适的母亲23岁便成了寡妇,母亲一方面要把胡适抚养成人,同时,作为后母后婆,她还要照管丈夫前妻留下的与自己年纪相仿的又不甚懂事的儿子儿媳,这就使得“母亲”的处境十分艰难和尴尬。母亲却能用她的智慧,用她的温柔,用她的宽容,用她的坚毅平息了家中的一次次风波,赢得了家人的尊重。 其次,作者在看似平实的叙述中对人物作了饱含深情的描写。 本文之所以能具有感人至深的力量,当然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华丽的文字。而是仗凭它的平实。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中国,女性的地位极低。更何况胡适之母是一个封建大家庭的主妇,她身为寡妇又兼后母,除了巴望亲生儿子“踏上”他“老子”的脚步外,还企盼什么?所以“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对于非己所生的儿子、媳妇,母亲则“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者“轻轻地哭一场。她不骂一个人,只哭她的丈夫,哭她自己苦命”,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文章在平淡的语言下,多了一份感情。这份宽广、持久的母子之爱,通过淡似白描的勾勒,显示出那样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钟姐 你不会找啊 只会提问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