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时期在政治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有哪些

如题所述

隋唐时期在政治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有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和创造了科举制。
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整和补充。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5-11
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指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概念:
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其中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发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

三省:
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六部: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中书省长官在隋朝称为内史令,唐朝称为中书令,副职称中书侍郎。门下省长官在隋朝称为纳言,唐朝改叫侍中,门下侍郎副之。尚书省长官称为尚书令,尚书仆射副之。但由于唐太宗在即帝位前曾担任这个职务,因此在唐朝此后的时期,这个官职轻易不授,而以尚书仆射为尚书省长官。唯安史之乱后,郭子仪有大功于唐室,无官以宠之,遂授尚书令。另朱温篡逆前亦自称之。中书省内设中书舍人若干,掌草拟诏命。门下省内设给事中、散骑常侍、谏议大夫、起居郎、拾遗等官,掌规谏。尚书省下设左右丞,分管六部。六部的长官都称为尚书。   
三省之中,尚书令、仆射位高,为人臣之极而无实权。实际行使相权的是中书、门下两省大臣。
第2个回答  2016-04-21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创立,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得以完善.而隋唐科举制度的创新又是对中央集权官僚机构完善的重要补充.通过科举选官,有利于寒门出生的优秀人才参与政权,从而使封建官员素质有一定的提高.这样在一定程度有利于封建国家官僚机构的政治清明,同时也保证了官僚机构能够较高效率地运转. 府兵制的创立和完善适应了隋唐均田制度的需要.但是,伴随着封建地主阶级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逐渐瓦解.这样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府兵制也就崩溃了.募兵制取代府兵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地兼并严重、农民逃亡增加和封建庄园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封建国家增强军事实力的需要. 在均田制基础上,隋唐创立了租庸调制.它是封建国家赋役征收的重要来源.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之风日盛,农民失去土地成为流民或依附农民.同时封建私人庄园经济迅速发展.租庸调制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逐渐瓦解,封建国家赋役锐减.为了增加政府收入,封建国家针对土地集中的特点,改革了原有的赋役制度,创建了两税法.两税法是我国封建社会赋役制的一次重要改革. 科举制通的创立, 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从而使有才干的人为官,这样有利于官吏素质提高和吏治清明.同时也有利于打破士族门阀控制政权的垄断局面,因而有利于社会进步.科举制把荐官制发展到考官制,这无疑是我国选官制度的重大进步,这一制度为以后历朝沿用,乃至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形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4-22
开凿大运河灌输南北交通 开科举 三省六部制
第4个回答  2016-05-03
1.开通科举制
2.三省六部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