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批改的方法中有效的途径有哪些

如题所述

1、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稿打好后,学生先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分几步批改,先改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再改病句、不通顺的句段,接着找与中心无关的材料,然后按照本次训练的重点进行评改,最后写出自己觉得写得好的地方并自己给出分数。

2、组内同学互相评改。把全班同学分组,一般是前后桌4—6人为一合作小组(最佳结构是作文水平高与低协调搭配,同样4—6人为一合作小组)。向学生指明该修改的内容和修改的要求、方法,使学生既得到具体的指导,又得到实在的训练。在评改实践中,既教其知,又授其法。重点消除学生“不知何处改,怎么改”的盲目心理。要求学生自改、互改的过程中,教师不能袖手旁观 否则就是放任自流。批改前教师应提供标准,让学生批改有据可依。我们的标准是这样的: a、字体是否美观、端正、书面是否干净、整洁;错别字,要求将错别字在原文处打上标记,并在旁批处打上方框;标点,强调句号、引号、叹号、问号、书名号的使用,错误的在原文中打上标记,在旁批处修改。b、字数是否达标,中年级字数应达300字以上,高年级高数应达400字以上。c、内容是否具体,感情是否真实,有没有分段,结构是否完整。d、语言是否通顺,不疙疙瘩瘩,是否简练,不重复、不啰嗦;用词是否准确,有没有

用上适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引用等。要将病句在原文下划横线,在旁批中或原文中批改。当然,在批改过程中,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求也有所不同,以免部分学生总达不到要求,产生惧怕心理。批改时也分几步用铅笔批改。先改错别字、用错的标点符号,再改病句、不通顺的句段,接着找与中心无关的材料,然后按照本次训练的重点进行评改,最后写出自己觉得对方写得好的地方和你的建议,按总分100分给出分数签上评改人的尊姓大名。

3、自己二次修改。学生自己针对意见、建议进行修改,修改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养成做事精益求精的习惯。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经历艰辛,才能有所收获。最好是重写一遍,水平提升很快。

4、小组内交流评优。学生的习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然后小组内推选一篇较好的作文参加班级评比。对班级评比中获得一、二名的习作采用张贴上墙、班级小报等方法在班级内发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