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有哪些危害呢

如题所述

 (一)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身心发展都有一个质变的过程,有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研究表明,学龄前孩子在言语、思维等方面发展中,表现出了明显的质变,2岁至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4至5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第二个质变期、也是学习书面言语的关键期,5至6岁是数概念发展的转折点,3至8岁是学习外国语的关键期,3岁是培养人具备独立性的一个关键期等。如果在这些关键期被大量的写毛笔字、默写古诗、单词等占用,关键期得不到充分利用,将来学东西就回事半功倍,而且也会因幼儿发育不成熟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在去幼儿园实习时,我们常看到有些幼儿已带上厚厚镜片的眼睛。有一次从中班带班的朱老师那里了解到,我们班上4岁多的冰冰已带上400多度的眼镜,手指也发育不好。他两岁开始看画报、小人书,3岁左右开始写字、读文章,4岁可以自己看童话书,5岁不到可以认识1000多个汉字。在他优秀的后面是不爱说话、胆小、不愿与别人交往等。而且孩子的视觉功能的全面完善要到七、八岁才比较稳定,身体各个方面发育也还不够成熟。过度的让孩子学或做与幼儿年龄不相应的事情会导致孩子“消化不良”等后果。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看到孩子“知识消化不良”。出现不同程度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如心理的自闭、独处、不愿与别人交往等现象。
  (二)限制孩子的全面发展
  不少父母为了更早的看到成果,不惜忽略孩子能力的积累,而只求快些让孩子接受知识,孩子和成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当父母只注重孩子每天学了几道儿歌、会写了几个字、学了多少算术题的时候,他们便忽略了孩子的伙伴玩得是否融洽,在游戏过程中有没有摔倒再爬起来等,而孩子也逐渐会只关心哪些大人们为他们安排的任务。少了探索的兴趣,少了寻找问题和答案的动力,没有这个年龄该有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父母和孩子都逐渐远离和忽视的东西和知识本身相比,对成长却有更为重大的意义。就像造子一样,为了能尽快造起高楼大夏,却没有打严地下的基石,结果造成或是楼房的倒塌,或是无法建成高楼大夏。
  (三)忽视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四)扰乱办学教学秩序
  由于各个幼儿园不同程度地提前进行办学化教育,造成小学、入学校新生基础参差不齐,在小学一年级老师难以教学照顾基础低的吧,学过的学生根本就不想学,迁就基础高的吧,没学过的学生又不听懂,这种情况常使小学教师无所适从,让这些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教师与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坐姿不正确,拼音教学不规范等,而这些习惯一旦形成就难以纠正,这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7
早期教育中的超前教育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带来哪些不良影响?
危害一:将超前于孩子发展过程的知识技能强加于还没有完全做好能力上准备的孩子,它不仅仅会使父母倍感挫折,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发展。
危害二:不少年轻父母为了更早地看到成果,不惜忽略孩子能力的积累,而只求快些让孩子接受知识,事实上却限制了孩子能力的发展。
危害三:有些超前教育,似乎对孩子目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孩子幼年接受了不正规的教学方式,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以致在以后真正的学习中无法接受正确的教学,影响其发展。
2
超前教育优势有多久
超前教育将许多孩子本应在游戏中度过的时间用来进行比他们大的孩子才进行的学习,那么这种教育会带来与付出对等的结果吗?通过实验科学家发现,早期教育的优势并不会一直保持下去,有些儿童上小学四年级后,就逐渐丧失了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育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渐渐地开始支配他们的学习效果,而不是单一的智商,超前教育的儿童在早年所体现出来的智商优势并非他们真实能力的体现,而是建立在他们比其他孩子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基础上。
3
适龄教育≠不教育
我们谈了一些有关超前教育带来的不利后果,那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是否应该有教育呢?当然应该有!孩子带着他们的眼睛、鼻子、嘴巴、一双会抓东西的手和一双会用力蹬的腿来到这个世界,他们从呱呱落地开始就不断地接受新事物,不断地学习。
然而,对于婴幼儿来说,教育绝不是1加1等于2。这更应该称其为教学,因为它让孩子学会的是去记住某些事实或是某样技能,而并非对他们能力的培养。
第2个回答  2020-09-23

容易养出不专注的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