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姓氏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出来的?

如题所述

有一种非常流行的说法,那就是山西大槐树下的迁移的姓氏遍布全国。事实上这种说法是很有根据的。因为在历史上确实发生过迁移原本在山西所在的大槐树下的人民到全国各地,尤其是河南这种中原地带,据说90%以上的河南人都是祖上从山西大槐树下的人迁移过来的。

听上去或许有点匪夷所思,之所以听上去匪夷所思,完全是因为在历史上,河南的人口密度很大,但有些时候,情况却截然相反。

就比如元朝末年,元政府连年对外用兵,对内又进行民族压迫,加之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饥荒频频,终于激起红巾军起义。元政府进行残暴的镇压,两淮、山东、河北、河南百姓十亡七八。冀、鲁、豫、皖诸地深受其害,几成无人之地。

在元末战乱时,山西却相对显得安定,风调雨顺,连年丰收,较之于相邻诸省,山西经济繁荣,人丁兴旺。 再者,许多省份战乱不休人民离散,外省难民往哪儿跑?当然是去安定的地方。所以在这个时候也有大量难民流入山西,致使山西成了人口稠密的地区。


等到明洪武皇帝将天下全部平定之后,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五十余年间组织了八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在今天山西洪洞县,有所谓的“山西洪洞大槐树,大槐树下老鹳窝!”就是说当时人口大迁移的盛况。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十分宏大的官方移民。前后历时几十年,共计发生了15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据可靠资料显示,一个山西洪洞县,就牵扯到的姓氏达到了800多个。

但是呢?在目前究竟准确的来说有多少姓氏来源于山西大槐树,目前尚且还没有一个能够信服人的确切数字。

作为官方数据档案文库的《洪洞县志》虽说是迄今为止关于洪洞最早的史书记载,但是《洪洞县志》全书并无一字一言对移民之事有所提及,更没有关于大槐树移民的半点儿篇幅。

其实这也不难怪,毕竟明朝移民属于正常之事,而《洪洞县志》也非主要记载移民等事类,大槐树移民的事迹直到清朝末年才被世人发掘出来,直至民国初年才被人们仔细研究,并进行了遗址恢复。

而至于明太祖安排大槐树移民的原因,历史上也是众说纷纭。一说起微服私访,偶至此地。意外发现此处地形为易守难攻之势,百姓聚居人口最为密集,而且元朝时期的中原移民大多迁徙于此。因为朱元璋生前早已想将都城北迁,如今又遇洪洞易守难攻之地势,故想将此发展为军事重地,便迁走当地群众。

二说元末战争四起、大地疮痍。而山西由于被黄河和太行山脉与外界相隔绝,一直处于元朝的统治之下而没有遭受战乱之苦,因此明朝初年,山西省是全国范围内人口数量较多的省份。所以朱元璋并组织将山西许多民众集中到大槐树这个地区,再迁徙到外地。 由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前后历时数十年,涉及的百姓甚多。

时至今日依然无法弄清楚当初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到底牵扯到多少姓氏。但是根据目前统计到的数据来看至少不少于800个姓氏。其实从这个问题就能看出来,中国人历来就喜欢琢磨一件事儿到底,叶是叶,枝归枝,大干堆一起。

但一棵几百年的大树上究竟长了几片叶,几根枝,在你数的时候,会不会又有风刮叶落,全都是不可知的事儿。只要咱明白,大槐树上挂的姓,有你一份,也有我一份,那就行了。留下的那些事,就交给学究们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17

有多少姓氏是从山西大槐树迁移出来的?

第2个回答  2020-06-02
这一场移民大迁徙,开始于明洪武三年,直到永乐15年才基本结束,在这将近50年的时间里,大规模的移民次数达到了18次,迁徙之地遍布18个省,多达498个县(市)。根据《明实录》、《洪洞县志》记载,移民的姓氏总共达到了882个之多。
但是在大槐树的那座祭祖堂里,供橱中所有记载的移民姓氏,一共达到了1230个,而且,有些姓氏详细记录了他们的迁徙方向,其目的,就是为了方便这些后人,能够再次回到他们的故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