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谨慎也是致命弱点?

如题所述

“谨慎过度,反有危险”:多少人败在谨慎过度上!谨慎过度的人,往往会有以下三种危险,要小心。
危险一:谨慎过度的人,往往心机过重,容易身疲寿短。
谨慎过度的人,往往会将全部心机用于人、用于事上,很少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容易身疲寿短,因为“劳心者伤神”,而谨慎过度的人,“伤神”更多。
并不是勤思会“伤神”,会短寿,关键是谨慎过度的人,在不该思考的问题上也要分神考虑一下。自古军师、谋士多属谨慎型性格,也多以短寿告终,至多刚及中寿,比如诸葛亮,他一生事无巨细,什么都要管,做什么都是小心谨慎,最后病逝五丈原,纯粹就是操劳而死,终年50余岁。还有刘伯温,他一生多智,尽管以其谨慎的性格躲掉了朱元璋的杀功臣之祸,却因心机太重,早早病死。
危险二:谨慎过度的人,缺少果断和霸气,难以独当一面。
谨慎过度的人,由于性格所致,往往缺乏一股霸气,不敢冒险,也不愿冒险,遇大事不能决断,因此他们当中很少有吒咤风云,独当一面的大人物,而多是出谋划策的辅佐之才。大到“国师”、“丞相”、小到“县府师爷”、“乡村智囊”,中间还有军师、参谋之类的人物,多是这种性格。
谨慎过度的人适合出谋划策,而不愿自己来实施,虽然能有效地保护自己,但同样限制了自己的发展,他们防范多于开拓,守业胜于创业,他们能够出将人相,却不能成就帝王之业。
所以在古代,谨慎性格的人,最大可做至宰相,而不能称王称帝,萧何不在关中称王,是谨慎性格使然,诸葛亮不在刘备死后称帝,是谨慎性格使然,曾国藩不在南京与清廷分江而治,同样也是他的谨慎性格迫使自己不能那样。他们不但没有那样做,反而更加忠诚,极尽辅佐之才,为他人作嫁衣裳,顺便也成就了自己。
实际上,上面所说的谨慎之人,大都拥有成就霸业的绝佳时机。比如,萧何留在关中之际,刘邦与项羽展开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萧何本人又很善于治理国家,在老百姓的口碑中也很好。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实际上就在全面治理整个蜀国。有人劝他取代昏廉无能的刘禅,以他的威望,蜀国百姓也无不乐意。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曾国藩身上,可是他们均没有想过成就自己的霸业。可以说,成也性格,不成也是性格,
在现代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一心帮助别人成大事,自己或出谋划策,或亲为管理,就是没有勇气开创自己的事业,一辈子只愿做个打工仔,这都是因为性格过度谨慎造成的。
危险三:谨慎过度的人,容易错失良机。
俗话说得好: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再谨慎的人,也有漏算的时候,机遇从来都不是十全十美的,等你想十全十美的时候再去抓它,它已经像天边的彩虹,看起来完美,却只能望之兴叹了。
诸葛亮够谨慎的吧,一生中也犯了不少错误,比如,第一次出兵祁山时不采用魏延之计自斜谷出奇兵,最后无功而返。后来司马懿分析形势时也说道:“如果把我换成诸葛亮,我一定从子午谷进攻,奇袭长安,这样长安一带便可一举平定。”可见魏延之计可用。再后来邓艾率五千精兵,偷渡阴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奇袭成都,从而避开姜维剑门关千军万马,一举下江油,再举克成都,灭了蜀汉。所用之计仍同于魏延。
有时良机稍纵即逝,如果不是诸葛亮过于谨慎的性格,(怕奇兵山中被截杀而大伤元气,所以选择陇右平坦大道进攻),可能就会一举灭魏而一统天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0-21
其实各种弱点都差不多,就是会影响你的判断力。当你的判断力被主观情绪影响,那么出错的几率就会变大。所以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到事情本身上来。谨慎可以避免出错,但也可能丧失机会。
第2个回答  2021-10-21
过分谨慎确实也是一个弱点,因为什么事情都不敢去做,过分的谨慎就失去了闯劲,很多事情就没有机会,不会拥有更多的机会了。
第3个回答  2021-10-21
过分谨慎的性格也可以说是事业发展上的一个致命的弱点,因为过分的谨慎,往往在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过于保守,错过了机遇,自然也就影响到了自己的事业发展
第4个回答  2022-04-02
“谨慎过度,反有危险”:多少人败在谨慎过度上!谨慎过度的人,往往会有以下三种危险,要小心。
危险一:谨慎过度的人,往往心机过重,容易身疲寿短。
谨慎过度的人,往往会将全部心机用于人、用于事上,很少关心自己的身心健康,容易身疲寿短,因为“劳心者伤神”,而谨慎过度的人,“伤神”更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