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道歉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7

名人道歉的故事(精选11篇)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经过反省的生命,是不值得活下去的。因此,经常反省和检查自己可以避免偏离正道。下面是我精心收集的名人道歉的故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1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伟大精神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他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对工作极端的负责任贯穿于白求恩的每一个行动,甚至他的每一句话。

  有一次,白求恩在病房里看到一个小护士给伤员换药,发现药瓶里装的药与药瓶上标签名称不一致,也就是说,药瓶里的药不是应该用的药,这怎么行呢?如果要用错了,会出问题的。白求恩严肃地批评了那个小护士,告诉她,做事这样马虎,会出人命的。

  白求恩用小刀把瓶子上的标签刮掉,并说:“我们要对同志负责,以后不允许再出现这种情况。”小护士挨了批评,脸涨得通红,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白求恩心里很生气,但他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说:“请你原谅我脾气不好,可是,做卫生工作不认真,不严格要求不行啊!”

  事后,白求恩向政委提出,要加强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才能把工作做好。

  白求恩不仅用高超的医术救治伤员,他还主动提出,要办一所模范医院,亲自编写教材,亲自制作医疗器械,亲自为八路军医生上课,为八路军培训了大批的医务人员。这也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千方百计改进工作。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2

  有一天上午,沈从文从课堂里溜出来,一个人跑到村子里去看戏,那天木偶戏演的是“孙悟空过火焰山”。沈从文看得眉飞色舞,捧腹大笑。一直看到太阳落山,他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学校。这时,同学都已放学回家了。

  第二天,沈从文刚进校门,老师就严厉地责问他为什么旷课。他羞红着脸,支支吾吾地答不上来。老师气得罚他跪在树下,并大声训斥道:“你看,这楠木树天天往上长,而你却偏偏不思上进,甘愿做一个没出息的矮子。”

  第二天,老师又把他叫去,对他说:“大家都在用功读书,你却偷偷溜去看戏。昨天我虽然羞辱了你,可这也是为了你好。一个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老师的一番话,使沈从文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暗暗发誓,一定要记住这次教训,做一个受人尊重的人。此后,沈从文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长大后成了著名的作家。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3

  世界级的伟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直为他“—生最大错事”而愧疚。爱因斯坦究竟做错了什么事?

  1917年,也就是他创立广义相对论的第二年,为了解释宇宙的稳恒态性问题,爱因斯坦和荷兰物理学家德西特各自独立进行此项工作的研究。他们发现引力场方程的宇宙解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也就是说宇宙要么膨胀,要么收缩。由于物理直觉上的偏见和数学运算上的失误,爱因斯坦决不放弃静态宇宙的概念,为求得—个静态的宇宙模型解,不惜在方程中引进—个“宇宙项”。这个结论在当时既符合宇宙学原理,又符合已知的观测事实。然而,1922年,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求出了这个方程的另—个动态解;1927年比利时学者勒梅特也独立求得同—解。从数学角度证明,宇宙不是静态的,而是均匀地膨胀或收缩着。然而,爱因斯坦仍然不肯接受这个结果,坚持他的静态宇宙模型观。

  两年后,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远距星云的观测,发现远距恒星发出的光谱线有红移现象,离地球越远的恒星光谱线红移越大。这说明恒星在远离地球而去。哈勃的发现支持了弗里德曼等人的动态宇宙模型,也改变了爱因斯坦对宇宙的看法。爱因斯坦把坚持静态宇宙模型的失误称为他“—生中最大的错事”,并收回了对弗里德曼等人的批评。

  后来,在他70岁生日之时,还向好友索洛文表示:“我感到在我的工作中没有—个概念是很牢靠地站得住的,我也不能肯定我所走的道路—般是正确的。”这句话在很大程度上包含了他在1917年的这次失误。—位举世闻名的伟大科学家能勇于承认自己的失误,谦虚地回顾自己已被世人承认和称颂的成就,说明了爱因斯坦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坦荡胸怀。这也正是爱因斯坦能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4

  徐悲鸿早年留学法国,人物造型注重写实传达神情,尤其精于素描。对于中国画,他是主张改革的:“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中西技法的融合,形成了他的前无古人的现实主义画风。

  听某老人说,有一次,徐悲鸿正在画展上对画评议,一乡下土老倌忽然上前对他说:“先生,你这幅画里的鸭子画错了,你画的是麻鸭,麻鸭尾巴哪有恁(这样)长的?”众人一看,原来是徐氏新作“写东坡春江水暖诗意”,内中有麻鸭尾羽卷曲如环。乡人说雄鸭羽毛鲜艳,尾巴卷曲是有的;麻鸭雌性羽毛麻褐色尾短,画错了。

  徐氏承认疏于写生,深深致谢而退。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5

  一天。孔子带领着子路、子贡、颜渊等几个门生外出讲学。师生们来到海州,天空忽然电闪雷鸣,狂风暴雨大作。当地的一个老渔翁把他们领进一个山洞避雨。

  这山洞面对着大海,是老渔翁平常歇脚的地方。孔子觉得洞里有点闷热,便走到洞口,观看雨中的海景,看着看着,不觉诗兴大发,吟成一联:风吹海水千层浪;雨打沙滩万点坑。

  老渔翁听了忙道:“先生,你说的不对呀!难道海浪整头整脑只有千层,沙坑不多不少正好万点?先生你数过吗?”

  孔子觉得老渔翁的活有几分道理,便问道:“既然不妥,怎样才合适呢?”

  老渔翁不慌不忙地说,“咱生在水边,长在海上,时常唱些渔歌。歌也罢,诗也罢,虽说不必真鱼真虾,字字实在,可也得合情合理,句句传神。依我看,你那两句应当改成这样:‘风吹海水层层浪,雨打沙滩点点坑。’浪层层,坑点点,数也数不清,这才合乎情理。”

  子路在一旁火了,冲着老渔翁说:“哎哎,圣人作诗,你怎能乱改!”

  孔子喝道:“子路!休得无礼!”

  老渔翁拍着子路的肩膀说:“圣人有圣人的见识,但也不见得样样都比别人高明。比方说,这鱼怎么打法,你们会吗?”一句话,把子路问了个哑口无言。

  老渔翁瞧着子路的窘态,也不答活,飞身奔下山去,跳上渔船,撒开渔网,打起鱼来。

  孔子看着老渔翁熟练的打鱼动作,想着他谈海水、改诗句、议“圣人”、责子路的情形,猛然间发觉自己犯了个大错误,于是把门生招拢在一起,严肃地说:为师以前对你们讲过‘生而知之’,这句话错啦!大家要记住: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说罢,顺口吟出小诗一首:

  登山望沧海,茅塞豁然开;

  圣贤若有错,即改莫徘徊!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6

  黛西是一个住在英国伦敦市中心特拉法加广场附近的女孩,今年刚满12岁。

  今年3月13日开始,她亲眼目睹广场上多了一座巨型的建筑。那是一座奥运会倒计时的时钟,这座钟以钢为主料,高8。5米,宽5米,重约4吨,由10个人用了两天时间拼装完毕,以日、时、分、秒4个时间单位倒计开幕时间。伦敦奥组委14日晚在开幕倒计时500天的庆祝活动中,为这座倒计时钟揭幕。

  15日中午,黛西像往常一样去上学。途经特拉法加广场时,她发现这座巨型时钟竟然停止了,时间定格在距开幕500天7小时6分56秒。奥运会倒计时时钟使用不到一天便出现故障,这对于即将举办2012年奥运会的伦敦来说,简直就是耻辱。于是黛西在求助父亲后,直接把电话打到了奥组委。奥组委的工作人员态度很傲慢,认为这只是个小问题,不值得大惊小怪,也未承诺立即派人去维修,随后很快挂断了电话。

  黛西很气愤,她突然想起了报社,决定借助媒体的力量。她在附近的报刊亭买了份当天的《伦敦时报》,根据报纸提供的新闻热线,把这个事情爆料给了媒体。媒体马上派出了记者赶赴现场,确认了事实,及时抓拍了当时时钟时间定格的照片,并且在第一时间联系了奥组委主席塞巴斯蒂安·科,同时把照片发给了他。塞巴斯蒂安立即安排人员去现场确认,并且要求时钟制造商欧米茄做出合理的解释。欧米茄派出了3名技术维护人员前去维修。维修过程中,钟面显示时间一度由500天变为201天,后为208天,甚至出现白屏。经过数小时的努力,倒计时钟终于恢复正常。

  随后,欧米茄发表声明:时钟停摆是因技术故障。

  启动倒计时钟是每届奥运会的一项传统,标志赛事筹备工作进入倒计时阶段,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为什么得知时钟坏了,奥组委却没有第一时间前去维修处理?”面对媒体的尖锐质疑,塞巴斯蒂安·科面对广场上所有民众,惭愧地低下了头,并且做了最诚挚的道歉。他说:“我代表奥组委向所有的英国民众道歉,奥运会倒计时时钟的故障,是我们的错!”停顿片刻后,他又接着说,“我还要感谢黛西,是她的努力让这个尴尬和耻辱的时刻能够提前结束!”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7

  也许五十年前的错误是无心之过,可是如果在发现错误后不去改正是不可饶恕的错误,用五十年来改正一个错误很有必要。

  2012年8月底,德国西部城市施托尔贝格揭幕了一座名为“生病的孩子”的铜像,铜像造型是一个四肢畸形的儿童,一个没有双臂、双腿畸形的小女孩靠在一张椅子上,右边是一张空椅子,铜像底座中间写着“纪念那些死去的和幸存的沙利度胺受害者”。这是德国制药商格兰泰公司因为五十年前一次失误而向欧洲民众道歉的一座雕塑。

  20世纪60年代,德国制药商格兰泰公司通过对沙利度胺的研究,推出了一种新的镇静剂,这种镇静剂主要是针对孕妇早期怀孕时出现的恶心、呕吐等妊娠症状研制的。新镇静剂推出后临床实验效果很好,因此很快在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推广开来,而且市场销量也很不错。

  几年过去了,一家社会机构的调查数据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德国新生儿的畸形率比过去的十年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对这项调查数据,一些科研机构开始调查原因所在,最后经过几个月的调查及实验,终于知道了原因:原来格兰泰公司前几年新推出的镇静剂里的沙利度胺对灵长类动物有很强的致畸性,而这些畸形婴儿也正是因为孕妇服用格兰泰公司新推出的镇静剂才出现的。

  很快格兰泰公司的这种镇静剂就被禁止在市场上销售了,经过调查,格兰泰公司此前售出的药品已经导致了欧洲近万名婴儿先天畸形,很多婴儿出生后不久就夭折了,幸存下来的约两千八百名婴儿不得不终生与残疾为伴。

  格兰泰公司主动向这些婴儿家长进行了赔付,同时公司总裁施德博丽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这种新药没有进行系统实验就开始市场销售而道歉,并且在德国电视台、欧洲之声等媒体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道歉。

  1971年,格兰泰公司又投入了2亿马克成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用来赔偿尚没有发现的沙利度胺受害者,并且在后来的几年里又追加了赔偿基金。同时格兰泰公司和德国药监局进行了合作,改进了德国新药的市场准入检验制度,避免了其他新药再次出现类似的情况。

  可是事情远远没有结束,在接下来的每一年里,格兰泰公司都会公布新调查出的因沙利度胺对婴儿造成的伤害及畸形婴儿的现状,同时发布一年里格兰泰公司对这些婴儿的赔付情况并进行道歉。

  2012年夏季,格兰泰公司宣布对20世纪50年代沙利度胺镇静剂的赔付结束,但是为了记住这个教训,决定在当时首先发现畸形婴儿的城市施托尔贝格建一座雕塑,以记住这个教训。

  在雕塑落成后,一些记者采访了格兰泰公司的发言人:“作为一个制药企业,为五十年前的错误而进行这样长时间的道歉有必要吗?”

  格兰泰公司的'发言人说道:“也许五十年前的错误是无心之过,可是如果在发现错误后不去改正就是不可饶恕的错误,用五十年来改正一个错误很有必要,它提醒了我们做药一定要有考虑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觉悟,而这座雕塑的落成则是我们永远的警示牌,它警示着我们一定要要用良心去做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上帝赐予我们的最宝贵的东西——生命。”

  格兰泰公司终于用五十年的道歉换来了顾客的原谅,更用五十年的时间证明了格兰泰公司用良心做药的原则。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8

  巴拿马总统里卡多从2009年7月上任以来,一直觉得自己国家的护照不够精致,决定要对其进行一次大整改。

  2010年5月,里卡多下令重新设计护照的图案和颜色,并由其亲自审批。历经两个月,巴拿马的国家护照管理局终于按总统的意思,设计并制作了几本护照样品,上交到总统府。这几份色彩光鲜、做工精细的护照样品,很快博得了里卡多的赞赏,他要求护照管理局用最快的速度印制投用。

  转眼几个月过去。10月3日这天,稍有点空闲的里卡多又把那几本护照样品从抽屉取出来欣赏。突然,他发现护照上有一个非常细微的错误:巴拿马的国徽中有一个十字叉是铁锨和丁字镐,然而这些护照上所印的,却是铁锨和长柄方锤。

  国徽出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简直是奇耻大辱,里卡多决定要为自己所犯的这个失误负责。他先是要求护照管理局立即更正,并用最快的速度赶制新护照,同时,要求护照管理局统计出了这些护照的使用数量,竟然高达4万份。这就意味着,由于总统的大意,已经有4万个人拿着这些连国徽都出了差错的护照,在世界各地遭受着他人的耻笑。

  里卡多要求护照管理局用最快的速度把这4万个人的名字打印出来,他要在第二天发表电视讲话,向这4万个人道歉。

  10月4日晚上19点,里卡多准时走上演讲台,他先是介绍了道歉因由,然后,开始念名字。

  5分钟过去了,里卡多在念名字;半个小时过去了,里卡多依旧在念名字;90分钟过去,他们的总统里卡多,还在一个一个地念着那些名字。

  电视机前的巴拿马民众困惑了,难道总统真要把这4万个名字全念完,那得要念多少时间?有不少人打电话给总统府和电视台询问这件事情,他们从工作人员那里得到这样的答复:以平均每个名字花3秒钟计算,总统要念完4万个名字最起码要花掉33个小时,加上中间可能有两次短暂的睡觉,再加上用来上厕所和吃饭的时间,这场电视道歉将会持续50个小时。

  用50个小时向4万个人道歉?所有人都被震惊了。

  没有人再去计较总统究竟犯了什么错,没有人再去计较护照上的国徽出差错问题到底有多严重,没有人再去计较总统究竟是在向谁道歉,为了总统的身体,他们打来电话,阻止总统继续道歉下去。

  里卡多没有停止。3个小时后,已经是半夜10点钟了,里卡多还继续在电视里一个一个地念著名字,他的电视道歉,感动了整个巴拿马,甚至感动了身在国外的巴拿马人,他们纷纷从海外各地打越洋电话回国,劝总统停止道歉。里卡多这样回答他们:“如果连具体名字都不念,那还谈什么尊重与道歉呢?如果连一个道歉都无法具体地落实到一个人的身上,那还指望我为你们落实什么呢?如果我连为自己承担错误都做不到,谁还能指望我来为这个国家承担些什么呢?”

  10点50分,在道歉进行了将近4个小时的时候,有一位海外巴拿马人在电话里说:“总统先生,如果你对民众们的建议如此不在意,我们还能指望你今后能听取我们什么建议呢?”

  里卡多这才有所顾忌似的抬起头来,对着与电话连线的麦克风问:“你们真的可以原谅我所犯的这个过失?”

  电话连线那端的听众肯定地回答说:“总统先生,我们原谅你。”

  这一句话,让全国上下一片沸腾,所有电视机前的普通百姓,他们不管总统能不能听见,纷纷大声喊道:“总统先生,我们原谅你。”直到这时,总统才停了下来,他向着镜头鞠了一个躬,说了一声“谢谢我可爱的巴拿马民众”,随后走下了讲台……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9

  廉颇蔺相如的将相和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10

  2014年1月15日晚,在北京人艺偌大的演出现场,观众座无虚席。再有40分钟,话剧《喜剧的忧伤》就要开场了。在一号化妆间里,演员陈道明已经化好妆,正在默默地等待着登台。这时,有工作人员告诉他,来了很多记者,想要采访他。陈道明却淡然地回答:“这就是一次平常的演出,记者不用采访我。”

  其实,熟悉内幕的人都知道,这场演出并不平常。去年11月,《喜剧的忧伤》正在进行第三轮演出。主演陈道明因工作太累,积劳成疾,加上连续多日演出,导致病情加重。26日晚上,突然高烧不退,引发肺炎,无法继续登台演出。剧院不得不宣布该剧停演三场,并承诺于今年初进行补演。而这次将要进行的演出,就是补演的第一场。

  下午5时许,陈道明和往日一样走进人艺剧场的后台,大家都对他的身体情况十分关心,他精神抖擞地说道:“没事,死不了!”不过他的面色仍然蜡黄。他的助理悄悄告诉大家:“他这次真的是病得太厉害了。医生说,要是那天晚上他坚持演了,很有可能当场休克,那就太危险了。就连住院期间,因为他身体太过虚弱,担心外界病菌传染,医生都不建议我们去探视,只能通过电话和短信问候他。”在住院期间,陈道明因惦记着未完成的演出,几次要求出院。但医生说,按照他的病情,病愈需要两个月,让他最好先别演出,但他却没有听从,仅仅40多天就重新回到了舞台。

  虽然已经排练了两天,但演出前,陈道明却顾不上吃饭,在化妆间和另一位演员又进行了一次对词。大家都劝他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别太累了。陈道明却挥挥手说道:“别把蹭破皮当成骨折,总说我生病这点事,显得我太矫情了。我希望大家还是把注意力放在戏上,因为我的原因,已经让观众白跑一趟,虽然给他们发了一张道歉卡表示歉意,但更要用精彩的表演来回报观众。”

  正如陈道明所言,这次来看演出的观众在检票进场时,每一位拿着2013年11月26日《喜剧的忧伤》票根走进剧场的观众,都惊喜地得到了一张“《喜剧的忧伤》补演”特制明信片,正面是剧照,背面则是主演陈道明亲笔留言。陈道明在上面写道:“抱歉,又辛苦您一趟。”道歉卡上还盖上了一枚专门设计的一个补演章,上面印着剧名和补演场次。

  道歉卡和补演章是陈道明要求做的。他对其他演员和剧院的负责人说:“观众是因为喜欢我们的戏才来观看的,人家掏了钱,买了票,就是为了观看演出,不管什么原因,造成演出推迟,我都应该向观众道歉。”他特地出钱做了一批明信片,还专门制作了三枚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补演印章,为这三天来看戏的观众现场盖章留念。有观众欣喜地举着明信片表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虽然跑了两趟,但值了!”

  陈道明是个注重细节的人,当他听说因为演出时间调整的缘故,上次已经买过票的50多位观众选择了退票,他立即与剧院方面商量,不再把这些票重新出售,而是以此作为开展公益活动的契机,把这些票转赠给了北京十几所大学和中学的话剧社。

  19时30分,《喜剧的忧伤》补演第一场正式开演。令人惊讶的是,台下的观众和演员仿佛达成了默契,开场时没有任何人鼓掌,剧场里安安静静的,气氛和平日的演出毫无二致。

  直到演出结束,观众们积蓄已久的热情才突然迸发出来。在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中,陈道明深深地鞠躬致谢。台下,掌声持续不断,台上,陈道明一次次返场致谢,来回返场5次,观众还是热情不减。盛情难却之下,另一位主演何冰干脆拉着陈道明,让他对大伙说两句。一直鞠躬致谢的陈道明,终于动情地说出一句朴实的话:“对不起,让你们辛苦跑了两趟,希望大家今后常来看我们的戏。”

  名人道歉的故事 篇11

  他生于德国的北部城市汉堡市,爷爷是个有着犹太血统的富商。15岁那年,他亲眼目睹了纳粹党党魁阿道夫?希特勒上台后疯狂迫害犹太人的累累罪行,不禁为自己的犹太血统忧心忡忡。做教师的父母安慰他不要担心,他们会想办法帮他躲过这一劫。

  父亲通过关系,悄悄为他伪造了一份出生证明,表明他是“纯粹的雅利安人血统”,叮咛他“一定要永远保守这个秘密”。

  “纯粹的雅利安人血统”帮他侥幸躲过了纳粹的迫害,但却在25岁时以“无条件为国家服务”的名义,被强征加入纳粹军队。但他时刻牢记父母的教诲:“你既要学会保护自己,更不能向无辜者开枪。无可奈何时,记住将枪口抬高一寸。”他后来说:“我每时每刻都处在可怕的噩梦中,虽然冲锋时我总是在最后,但空气中弥漫的血腥味随时让我窒息。我对那场战争充满了可怕的记忆,心灵无时无刻不在饱受煎熬。”

  1941年,他被迫参加了入侵苏联的战役,“我那时就预感,德国要失败,希特勒要灭亡,我每天都在盼着战争能早一天结束。”因为长官对他的“胆小如鼠”极为不满,1944年调他到帝国航天培训部做“人民法庭记录员”,因他又经常装病缺席,半年后就被罢免调往西线部队。

  1945年4月他被英军俘虏,此时距5月8日纳粹德国投降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但那一天我什么也不知道,我在战俘营里与外界完全隔绝,除了想下顿能吃点什么,喝点什么,什么也不想。”

  战后,他开始从政,并在维利?勃兰特辞去总理后,于1974年5月当选为德国政府总理。1980年,他与好友、时任法国总统吉斯卡尔?德斯坦聊天时,忍不住道出了“那个秘密”,但是德斯坦却当作笑料说给了他人听,引起全球政坛一片哗然,更引起了以色列政府的警觉。1981年,时任以色列总理的梅纳赫姆?贝京,不断在国际政治场合公开嘲笑他曾当过纳粹士兵的历史,指责并要求他:“作为勃兰特总理的继任者,应该像他那样拿出勇气,为自己国家尤其自己做过的龌龊事向受害者下跪道歉,否则,你就是纳粹的忠实走狗。”

  对于贝京言辞激烈的指责,他强硬地予以拒绝:“我到底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下跪道歉?”但贝京却不依不饶,逮住机会就要指责他。倒是德斯坦看不下去了,在征得他的同意后,将他的身份真相原原本本第讲述给了世界主流媒体:“他这么多年遭受的心灵痛苦,常人难以想象。在那个特殊年代,如果不是他的父亲帮他伪造了出生证明,他是很难活到现在的,而他加入纳粹军队更是委曲求全,况且他并未做过任何坏事,更别说残害犹太人了。他没有犯错,有什么理由非要让他下跪道歉呢?”

  贝京在了解他的不幸遭遇后深感震撼,也为自己的轻言给他造成的伤害而不安,当即给他写信致歉:“当知道了您的不幸遭遇后,我不仅被您身处困境时的求生智慧而折服,更对您‘出污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由衷敬佩。无论您作为一个人还是一国政府首脑,您无疑都是非常伟大,而这种伟大表现在您始终恪守着自己的原则,给您的高贵心灵筑建了一个美丽的住所。”

  这个拒绝下跪道歉的“纳粹士兵”,就是德国现今最高龄的前总理——95岁的赫尔穆特?施密特。谈起这段往事时他很平静:“生命的价值不能依赖于表面现象,而是取决于我们的心灵深处。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