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历史|我愿意在民国时代做一个中学教师

如题所述

       民国时代,是中华民族的一个大动荡大组合时期。尽管时有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的景象发生,但当时的舆论氛围相对宽松,人们可以自由地思考,自由地实践自己的主张,尤其是在教育界,更出现了一种姹紫嫣红春色满园的罕见局面。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愿意出生在民国时代(当然最好避开八年抗战时期),做一个中学教师。

        那是一个真正的尊师重教时代。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学教师的月薪在100—200银圆之间,大学教授平均月薪为350银圆,一级教授最高月薪可达500—600银圆,当时普通工人的月工资通常为16—33银圆(当时1银圆对于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力,约相当于1997年的30元人民币)之间。教师们在当时是白领劳动的“中产阶级”。 (陈明远:《大学学费:相隔六十年》,节选自陈明远编《逝去的大学》一书)就按150个银圆算,在1997年我每个月就能赚到4500块,现在肯定就上了四万块。一个月赚上这么多的钱,我该过上多么幸福的生活啊!想到这点,我肯定要高歌“我们的生活比蜜甜比蜜甜”了。(而我们现在的所谓“尊师”,工资收入却是“不得低于或高于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靠这几个死工资——有的地方还按时发不上来——老师们还得养家糊口,还得去买几十万的天价房,还得去看天价病,如此多的后顾之忧,老师们哪儿能安心教学呀!)

       一年赚上几十万,有了这么强大的经济基础,我就可以真正地把教书育人当成一项事业来做,同时体验教学相长的乐趣。民国时代的教育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政府对教育干涉的很少,绝不像现在一样把学校办成工厂,实行什么“精细化”管理,那时的管理才是真正的人性化管理,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教师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职业的幸福感。没有太多的考核,也没有指令性文件,从来不对教师考勤,更不用什么人脸签到机每天给教师们照相,从来不检查教师的教案,从来不评“优秀教师”、“师德标兵”,教师的工资、奖金从来不和升学率挂钩……那个时代的学校对教师的唯一要求是必须不断地读书和学习,提升自己。

        如果我能在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任教,那就更是三生有幸了。春晖中学的校长是曾任浙江省立一师校长的近代著名教育家、民主革命家经亨颐先生。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这话说得一点不假。学校创立后,经亨颐先生聘来了一批思想进步、学识渊博又喜舞文弄墨的青年知识分子来任教,几年中就把这所学校办成了国内闻名的新派学校。蔡元培、黄炎培、胡愈之、何香凝、俞平伯、柳亚子、陈望道、叶圣陶等来此讲学、考察。学校一时声誉鹊起,有“北南开南春晖”之说。而这些教师(他们之中有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俞平伯等)当时便形成了白马湖文人群,后来又成了享誉海内外的作家,成为五四时期著名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的一支劲旅。聚集在白马湖畔的这群文人,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愿意为培养青少年竭诚服务。但他们又没有把自己僵化在学生的书山题海中,没有为了学生的丁点成绩而呕心沥血甚而患得患失,而是在这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过着高雅而富有诗意的文人生活。他们在教学之余,一同游山玩水,切磋学问,饮酒赋诗,于是,美文好诗也便迭出,从而造就了一个驰誉现代文坛的新文学群体。如果我能和这些前辈们作为同事,朝夕相处,即使我天资再次,耳濡目染,水平也就不会次到哪儿去了,虽然不能像前辈们一样成为一流作家,成为三流作家还是很有希望的。当中学教师,既培养了学生,又提升了自己的品位,一不小心还能成为一个作家,这样的教师当起来才舒服,这才是做教师的极致啊!

        如果我能在民国时代做一个中学教师,而且还能当一个校长的话,那我的就学生可以自由快乐地成长,尽情享受教育带给他们的美好生活。首先,我要把游学这一古老的教育形式运用起来。想当年,鲁迅在故乡绍兴府中学堂任教之时,很快就受到了师生的欢迎。先生十分注意引导学生深入实际,走向社会,其中的一个举措就是游学。他常带领学生游览禹陵、会稽山等名胜古迹,对他们进行直观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其让时下我们这些鼠辈无法想象的是,鲁迅还率领二百多名师生取道嘉兴、苏州,远赴南京参观“南洋劝业会”展览。通过一周左右的参观,学生们眼界大开,不仅见识了南洋各国的先进工艺品和机器,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新知识,而且还受到了生动形象的社会教育。大家说:“豫才先生真好。百闻不如一见,南京一行,胜读十年书。”又说:“我们这些绍兴‘井底之蛙’,已由豫才先生带队游过汪洋大海了。”游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一次游学,胜过老师三年五载大而无当的罗嗦说教。

       其次,我要注重人文教育,不让学生死读书死考试,要让学生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学会自我管理,而不是像现在“轰轰烈烈谈素质,扎扎实实搞应试”似的挂羊头卖狗肉。我要在学校的门联石刻“知国家大事尚可为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以此激励历年师生。在我的学校里,学生们可以自由地自主创办各种社团——文学社、武术社、图书室、戏剧秧歌队、读书辩论会、壁报社、军乐队、体育联合会等等。条件允许的话,学校还要开设农作一科,在校学生每人均有种植地段,实地练习,坚持劳作,感悟生产,感悟生活,每年举办一次农产品展示会,这样学生就不会成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书呆子。

       当然,这种幸福的教育生活只能是一种假设,如果我能出生在民国时代才能实现,可问题是,现在是21世纪的中国,应试教育的名僵利锁早把吾辈们的高雅生活之梦击得粉碎,不管你多有才华多有理想,在这样的大环境里,也只能哀叹生不逢时,只好苟且庸碌地随波逐流下去了!

        本文正在参加“穿越历史长河,你想去哪里”,欢迎参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