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代表作

如题所述

矛盾代表作:代表作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1981年3月14日,茅盾将稿费25万元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在题材的选取和主题的开掘上,注意题材和主题的时代性和重大性,自觉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能反映时代的全貌及其发展的史诗性。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着重表现人物的关系与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追求“立体化”的油画效果。在艺术结构上,追求宏伟而严谨的布局,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线索纷繁交错又严密完整,形成一种立体交叉结构。
《子夜》,原名《夕阳》,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约30万字。茅盾于1931年10月开始创作,至1932年12月5日完稿,共十九章。
有些章节分别在《小说月报》和《文学月报》上发表过。半个多世纪以来,《子夜》不仅在中国拥有广泛的读者,且被译成英、德、俄、日等十几种文字,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林家铺子》是茅盾1932年7月创作的短篇小说,原名《倒闭》。载《申报月刊》第一卷第一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春蚕》。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笔名茅盾、郎损、玄珠、方璧、止敬、蒲牢、微明、沈仲方、沈明甫等,字雁冰,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人。中国现代作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以及活动家。
茅盾出生在一个思想观念颇为新颖的家庭里,从小接受新式的教育。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入商务印书馆工作,从此走上了中国文艺的道路,他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中国文艺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
1981年3月14日,茅盾自知病将不起,将稿费25万元币捐出设立茅盾文学奖,以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