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些类型的字分别有哪些?

如题所述

    象形:如日、月、山、水等四个字,最早就是描绘日、月、山、水之图案,后来逐渐演化变成现在的造型。

    指事:这是指表现抽象事情的方法,所谓“各指其事以为之”是也。如卜在其上写作“上”,人在其下写作“下”。

    会意:这个造字法,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使衍生出新的含意。如“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

    形声:此乃文字内以特定形状(字根)表特有的音。例如:胡,这个字也可为一个字根,结合不同的属性字根,可合成为:蝴、蝴、湖、葫、瑚、醐等等。

    转注:这是用于两个字互为注释,彼此同义而不同形,“老”、“考”相通,意义一致,即所谓老者考也。

    假借:这法简言之,借用一字,去表达别的事物。一般来说,是有一个无法描述的新事物,就借用一个发音接近或是属性近似的字根,来表达这个新事物。例如:“又”,本来是指右手(最早可见于甲骨文),但后来被假借当作“也是”的意思。

    六书,首见于《周礼》,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

    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以及后世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完善周密的条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7-03
汉字里六笔划的有伉、光、匡、共、各、考、交、件、价、企、伍、伎、仰、吉、圭、曲、机、艮、六、仲、吉、州、朱、兆、决、匠、地、旨、朵、吏、列、年、劣、同。
1、伉,汉字,拼音kàng,形声。字从人,从亢(gāng),亢亦声。“亢”为“抗”省。“抗”意为“抵御”。“人”与“亢”联合起来表示“抵御者”。本义:抵御者。引申义:相匹敌的人。力量相当的人。
2、光(guāng)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也称可见光谱。光是由光子为基本粒子组成,具有粒子性与波动性,称为波粒二象性。在科学上的定义,光是指所有的电磁波谱。对于可见光的范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一般人的眼睛所能接受的光的波长在380~760nm之间。
3、匡是形声字,匚(fāng)为形,王为声匡(kuāng)又读“wāng”,有纠正、帮助和估算的意思。同时,还有姓氏即姓匡的,如东汉名人匡孝波等即是。此外,也有字头前带匡字的地名,如在安徽大别山区还有匡家庄。
4、件(jiàn),作量词时用于个体事物,如一件事,两件衣裳。也指可以一一计算的事物,如铸件,工件,零件。还有文件的意思,如急件,密件。传说中的件是种人面牛身的妖怪。陶瓷生产中“件”有特殊的含意,指的是陶瓷的大小,制造陶瓷的工艺难易程度。
5、朵,duǒ,象形。小篆字形,下面是“木”(树),上面象花实之类。本义:花朵。朶为朵的俗字。

请采纳!!!
谢谢! Thank you!
第2个回答  2017-12-26

    所谓象形法,就是描绘实物的形状或特征的一种造字法。
    象形字当中,也有一些不是直接用来表示具体实物,而是用来表示与实物有关的概念。例如:“大”字,原来是像一个正面直立的人的形状,手足展开,就表示“大”的意思了。这种从名词推广到形容词的造字法,是后来发展出来的。象形字虽然起源最早,但数量却最少。因为宇宙间的事物很多,不可能按每一事物的特征都造一个象形字,很多抽象的概念根本画不出来,而且即使画得出,这种依样画葫芦的造字法也太笨了。后来为了克服象形字的局限性,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又发明了另一种造字法——指事法。

    2. 所谓指事法,就是用象征性的符号或在图形上加上指示性符号来表示意义的造字法。这种造字法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单纯性的符号,即不成图形的符号(成了图形,就是象形字了)。另一类是附合在图形上的符号。
    用指事法造字,这是汉字从象形发展到表意的第一步。但这种方法还不能普遍地应用到很多的事物上,而且作为符号的点、横等跟其他笔画混在一起不容易分辨,于是我们的祖先又想出了一个办法,用几个图画合起来表示一个意思,即会意法。

    3. 所谓会意法,就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按意义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法。
    汉字发展到这一步,还不能满足表示的需要。因为有些意思画三四个图还不能解决问题。要是画五六个或七八个图才能解决问题,那就不像一个字,倒像是一幅年画了。要是真的这样,那今天我们写起来多麻烦啊,写一篇短短的文章,就等于编一本厚厚的连环画了。我们的祖先有着无穷的智慧,他们想到了文字是记录说话的,说话跟声音有关,那么文字是不是可以把声音记下来呢?于是就又发明了形声字。

    4. 所谓形声法,就是由形旁和声旁拼合而成的造字法。
    以上六种是形旁、声旁一般的配合方式,其中以左形右声为最多,上形下声次之,其余都较少。
    形声字是在象形、指事、会意的基础上产生的。尽管它还属于表意性质的文字,但已突破了汉字形体的束缚,沟通了方块汉字与语音的联系,这是汉字从表意迈向表音的一个重大发展,成了汉字发展的主流。今天我们所用的汉字,80%以上都是形声字。用形声法造字非常方便,与金木水火、鸟兽虫鱼有关的字以及叹词、拟声词,几乎都是形声字。


    5.转注法
    过去的说法很多,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为了适应方音分歧和语音的发展而采取的一种造字法。如原有一个“老”,表示年纪大的意思,而由于时间和地区的不同,又有用kǎo这个音表示老的意思,于是又造出了一个与“老”字部首相同、读音相近和意义相同的“考”字。但“考”字的形旁是“?”,声旁是“?”,因此,“考”字就其造字法而言,也是形声字。


    6.假借法
    就是借用同音字表示新义的一种方法(“假”也是借的意思),如“汝”本是水名,借为第二人称代词。这种假借现象,当初大多是因为没有本字而暂借一个同音字替代,但后来一直沿用下来,久借不还,鹊巢鸠占了。有的字本身的意义,倒是后来另找出路才有着落的。例如“然”,本是烧的意思,底下四点已经是火了,可是被“然否”借用后,只好自己在旁边再加一把火,变成“燃”字(形声)。

第3个回答  2021-04-01
大哥,这个得不得得不得?你这个不应该问一个问题,人家根本就不个个 不是这个,我在这里我都不知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