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姆渡人和半坡人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工具是什么?

如题所述

(1)河姆渡人农业生产工具

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成套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粮食加工工具。其中农业生产工具计有哺乳类动物肩胛骨加工而成的耕作农具骨耜 107 件 ,中耕除草木铲 、收割稻穗骨镰 、骨匕等;粮食加工工具有石磨盘、石磨棒 、木杵 、陶臼等 。

(2)半坡人农业生产工具

半坡人大量使用石铲、石斧、石锄、砍伐器等生产工具,进入了较发达的原始农业阶段。他们用石斧、砍伐器砍倒树木,芟除杂草,并放火焚烧,再用石铲翻掘土地,石锄和尖木棒挖穴点种,最后,用石镰或陶镰收获,食用时用石磨盘、石磨棒脱皮碾碎。

扩展资料:

河姆渡文化与河姆渡文化

河姆渡文化是长江下游地区的典型文化,而河姆渡文化则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们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因而对于这两种文化,尤其是居址选择作一对比研究,对于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规律是颇有裨益的。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先生指出:“由已经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看来,当时人们所选择的居住地址就已显示出他们对于地理环境的适应和善于利用的情况。时代虽然已先后不同了,但是人们在选择居住地方的时候,依然要注意到饮水的来源。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河姆渡人

百度百科-半坡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0

工具:

河姆渡人:石锛、骨耜,类似后世的铲,是翻土农具。以木器骨器为主。

半坡人:石铲、石锄、石镰、石磨。以石器为主。

简介:

一、河姆渡人:

1、河姆渡人,距今7000多年生活在长江下游的古人类。他们过定居生活,住 干栏式房屋,用船、筏载人和物、浮水采集,使用刀、匕、锤、铲、矛、碗、筒、小棍、器柄、纺轮、蝶形器等木器,栽培人工水稻,家养猪,狗和水牛等牲畜,还会挖掘水井。

2、河姆渡文化。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在浙江省余姚县的河姆渡遗址首先发现,故于1976年命名。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宁(波)绍(兴)平原,并越海东达舟山岛。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5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发现与确立,扩大了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领域,说明在长江流域同样存在着灿烂和古老的新石器文化。

二、半坡人:

1、半坡文化是黄河流域仰韶文化的一个典型代表,它们与河姆渡人同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因而对于这两种文化,尤其是居址选择作一对比研究,对于探索史前居民的居住规律是颇有裨益的。

2、作为时间上前后相继的上宅文化遗址,北有燕山,南有泃河,依山傍水。看来人类早期生活似有共通之处,毕竟那个时代人类还只有被动的依赖自然,而不能主动地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半坡遗址,发现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是典型的母系氏族聚落遗址,以丰富的文化遗存,成为我国仰韶文化的代表。半坡博物馆,就坐落在遗址上,进去,须登几十级台阶,仿佛一条时光隧道,一级级引我步入远古先民的生活情境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9-22
不同点: 1、半坡人种粟,而河姆渡人种水稻. 2、半坡原始遗址则出土了用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半坡居民使用原始的织机,织成麻布,制成衣服. 3、工具方面半坡人比河姆渡人进步,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器、骨器. 4、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 5、半坡人烧制彩陶. 6、河姆渡人生活在低洼处,并学会挖井. 7、半坡人的食物种类很丰富了,河姆渡人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
第3个回答  2017-12-18

使用磨制石器(农具)。

指表面磨光的石器。先将石材打成或琢成适当形状,然后在砥石上研磨加工而成。种类很多,常见约有斧、锈、凿、刀、镶、簇等。中石器时代开始出现局部磨光的石器,新石器时代广泛使用通体磨光石器,到了铜器时代仍继续使用。兼有兵器与工具双重职能

磨制石器与打制石器的区别

1、制作方法不同,打制石器主要采用打制方法,形态粗糙,而磨制石器是在打制石器的基础上采用了磨制技术,工具更加精细。

2、功能上,打制石器是与渔猎生活相适应,效率低;磨制石器是与农耕生活相适应,劳动效率要高得多。

3、使用时间不同,打制石器用于旧石器时代,而磨制石器则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特征。

第4个回答  2020-10-2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