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书法作品都是繁体字,尤其是毛笔书法。究其原因主要是书法学习者长期临帖的习惯和社会通行规范简体字之后繁体字带来的艺术感造成的。
在古代,繁体字是通用字,而简体字是新中国建国之后才推广的。因为繁体字(楷书)经历了一千多年的锤炼,历代书法家的书写创作,已经日臻完美,现代书家从小就是临摹繁体“法帖”成长起来的,就像学拳练功一样,所有套路都是古人练过的,学起来熟悉应手,写起来不费脑筋。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书家认为:简体字书法作品没有繁体字书法作品艺术感强。书法上对简化字的探索刚刚初步,需要充足的时间以及王羲之这样的大师,才能让简化字的字形在审美上达到过去繁体字所达到的高度。因此,学习书法一个很自然的选择是从临帖入手,学习书写经过历代大师探索已经臻于完美的繁体字。书法作品用繁体字深层次的原因是觉得简化字“丑”。其实,繁体字的美和简化字的丑都不是本质意义上的,习惯了小篆的秦朝人看见汉隶也会觉得其丑无比。简体字中的大多数字才创作出来几十年,还没有美化完善就进入到电脑时代,况且现在的书家多数文化程度不高,功底差和创新能力差的人写不好啊!
不少书家认为:书法作品创作离不开繁体字,因为繁体字能够完整地体现出文字的演变过程,简体字其实不仅仅是简化了笔画而已,就连文字内的内涵也被逐渐削弱。好的书家在文字含义上也都是有着很高的见解,像古文解析这些汉字文化对于书家们来说都可以算是必修课程,而且繁体字更能让作品展示出其中的感觉和内涵,纵观解放前与现在的书法作品之间就有不小的差距。近半个世纪以来,繁体汉字已经远离了大多数中国人的日常书写和阅读,只有专业书画家和书法爱好者仍在书写繁体,他们只能算是人群中的少数派。书法允许写“繁”,但书写者是否识“繁”、是否能够正确写“繁”,总体来看并不乐观。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郭振有一直热心在中小学推动书法教育。他认为恢复繁体字是绝对不可行的。作为书法家,可以写繁体字;但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说,学习繁体字的难度确实比简体字大,写起来也困难得多。
首先,字体本身的外观和结构都比较美观对称。在这一点上,大多数汉字都符合这一要求。由于大多数汉字属于象形文字,所以象形文字属于象形文字,它坚持象形文字美观、结构和谐的优点。其次,大多数汉字是由两个以上的笔画组成的。每一笔都可以在空间上形成一种互补关系和一种参照关系,以免使字体的形状变得沉重或沉重。构成汉字的基本笔画有横、竖、撇号、Na、点、折、钩等。在汉字中,这些笔画往往是穿插排列的,有头部和尾部的参照,能有效地体现空间字体规划的合理性。
简体字与繁体字相比,在简体字的书写上有许多优点。但从视觉效果和艺术趣味来看,一些简体字笔画太少,不利于书法家的策划。很容易造成字体或书法作品失去应有的节奏变化。没有节奏的变化,书法就不会有魅力,而魅力美是书法最重要的审美趣味之一。
这就是书法家不喜欢写简体字的根本原因。例如,写一、二、三个字时,这些字的笔画太少了。如果一幅书法作品中有几个一、二、三,无论笔画如何变化,都很难做到尽善尽美。为了追求变化,一、二、三幅水平画如果加长或缩短,不仅会显得突兀、笨拙,失去美感,还会与整篇文章中的其他词语发生冲突,最终破坏整篇文章的和谐。
由于汉字笔画数量庞大,书法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轻松控制书写节奏的变化。如果把一、二、三改为一、二、三,并且想重新排列和书写字体的空间框架结构,发挥节奏变化的效果,那么在操作上就更有可能了。书法的节奏变化是:一是在书写时,由字体本身的笔画结构的密度关系变化;二是由线条的优先级变化;三是由整个字体之间的密度关系和参照关系变化。
无论以何种方式改变节拍,除了书法家自身高超的书写技巧外,字体本身的笔画也是决定节拍变化的关键因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