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些地方有血吸虫?

如题所述

在上海、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处都会存在。

我国血吸虫病流行区,按地理环境、钉螺分布以及流行病学特点可分为三种类型,即平原水网型、山区丘陵型和湖沼型。

1、平原水网型: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如上海、江苏、浙江等处,这类地区河道纵横,密如蛛网、钉螺沿河岸呈线状分布。人们因生产和生活接触疫水而感染。

2、山区丘陵型:主要在我国南部,如四川、云南等地,但华东的江苏、安徽、福建、浙江,华南的广西,广东都有此型。钉螺分布单元性很强,严格按水系分布,面积虽不很大,但分布范围广,环境极复杂。

3、湖沼型:主要分布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等省的长江沿岸和湖泊周围。存在着大片冬陆夏水的洲滩,钉螺分布面积大,呈片状分布,占全国钉螺总面积的82.8%。

扩展资料:

传播疾病:

吸虫病是由血吸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地方性寄生虫病。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主要有三种:即流行于非洲北部的埃及血吸虫;流行于拉丁美洲及非洲中部的曼氏血吸虫以及流行于亚洲的日本血吸虫。在中国因只有日本血吸虫病流行,故通常将日本血吸虫病简称为血吸虫病。

日本血吸虫病在中国长江流域和长江以南十三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严重流行,解放初期估计有患者千余万人。

日本血吸虫病是中国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解放后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流行情况得到基本控制。但文革期间,由于预防工作中断,使血吸虫病又复流行和蔓延。积极开展防治工作仍很有必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血吸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血吸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9-16

血吸虫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及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的江苏、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江西、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9个县(市、区)范围内。血吸虫病流行与钉螺的地理分布是一致的。

全国以湖南岳阳、湖北的荆州两个地区的血吸虫病流行最为严重。

世界上有76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感染人体的血吸虫有19种。在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流行的血吸虫,因是日本人最早在日本发现的,故称为日本血吸虫。中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简称血吸虫。

扩展资料:

血吸虫感染症状为,接触水后皮肤瘙痒,出现斑丘疹都是可疑现象,另外一个月后,还会出现发烧、头痛、恶心等情况。

如果在急性期不及时治疗,发展成慢性,到了晚期,会造成生命危险。

每条雌虫每天会产出1000个虫卵,其中的90%会进入肝脏。进入肝脏的虫卵,属于永久性沉积,就算针对性治疗也排不出体内,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些异物会引起人的免疫病理反应,在四五年后导致肝硬化、脾脏肿大,腹水等临床表现。

所以感觉得了吸血虫病,应该到医院及时进行治疗。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血吸虫病防治新闻背景:血吸虫病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血吸虫病会重新流行吗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04

     解放初期中国血吸虫患者千余万人,现在哪些地方还有?

血吸虫病是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南方,比如长江流域、南方湖泊等地区可感染。

血吸虫感染,接触水源,水源中有血吸虫尾蚴,当地有钉螺才会感染血吸虫。血吸虫一定患者曾到湖泊、江河里游泳,且江河里有血吸虫尾蚴就会被感染,感染后可分成急性血吸虫和慢性血吸虫。

急性血吸虫可出现皮疹,有时可能有发烧,全身不适症状,一般症状不明显,通过检查、诊断后及时治疗,可能会控制血吸虫感染并治愈。

有些病人没有有效治疗,特别是血吸虫在体内不会长期存活,死亡或虫卵在门脉系统里造成阻塞,病人出现慢性血吸虫病,导致肝硬化,造成巨脾症和严重腹水,出现消化道出血等肝脏晚期表现。   

  

我们血吸虫病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及以南的区域,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广东、广西、浙江、福建、重庆、上海等于13个省、市、自治州,400个县市,5161个乡、镇、场,其中疫情最为严重的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区五省,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等,山区两省,包括四川和云南,7个省中间疫情最为严重是湖南省,疫情未控制区域达到29个县市。

湖南省,血吸虫病流行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区以及周边地区,流行区域达35个县市,比如说岳阳、湘阴、汨罗、常德、益阳,都有血吸虫病流行区域。血吸虫病通常是接触含有尾蚴的疫水而感染的。

血吸虫病患者的症状分为急性血吸虫病和慢性血吸虫病。急性血吸虫病主要的症状就是发热,会伴有消化系统的症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的表现,大多数患者给予驱虫治疗以后是可以治愈的。

如果不治疗或者治疗的不彻底,就会转为慢性血吸虫病。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有的临床症状比较轻微,没有特殊的表现;有的会有消化系统的症状,如慢性的腹泻,会出现贫血、消瘦、乏力等表现;有的在体检时会发现肝脾的肿大等等。对于慢性血吸虫病患者,也需要进行驱虫治疗。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0

血吸虫病分布于我国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四川、云南、广东、广西、福建和上海等12个省、市、自治区的400个县、市、区,5161个乡、镇、场。主要是长江中下游沿江5省和四川、云南等省。但在上述范围内并非普遍流行血吸虫病,各省有一定的县、乡,一定的居民点为疫区,疫区呈点状或片状分布。

血吸虫(也称裂体吸虫):寄生于多数脊椎动物,卵穿过静脉壁进入膀胱,随尿排出。幼虫在中间宿主螺类体内发育。成熟幼虫通过皮肤或口进入终宿主体内。曼森氏裂体吸虫在大、小肠静脉中,主要分布于非洲和南美洲北部。卵随粪便排出。幼虫进入螺体,再通过皮肤回到终宿主体内。日本裂体吸虫主要见于中国大陆、日本、台湾、东印度群岛和菲律宾,除人外,还侵袭其他脊椎动物,如家畜和大鼠等。

分布:

血吸虫分布于亚洲、非洲及拉丁美洲的76个国家和地区,估计有5~6亿人口受威胁,患病人数达2亿(1990)。我国仅有日本血吸虫,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血吸虫。从湖北江陵西汉古尸体内检获的血吸虫卵的事实,表明血吸虫病在我国的存在至少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全球76个国家和地区有血吸虫病流行。其中,日本血吸虫分布在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这种血吸虫是日本人在日本首先发现的,故定名为日本血吸虫;埃及血吸虫分布在非洲及西亚地区;曼氏血吸虫分布在中南美洲中东和非洲。中国只流行日本血吸虫病,简称血吸虫病。全世界有74个国家和地区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达6亿,有2亿人受感染,每年死于本病者达百万之多。

防治措施:

1.消灭传染源

病人的确诊需要粪检虫卵或孵化毛蚴,随着血防工作深入开展,粪检虫卵的难度日增,因而不断改进检查方法,同时提出一系列血清学诊断方法,这些方法日趋完善,简便有效。在现场大规模普查,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综合查病方法。耕牛是重要的保虫宿主,在防治中切不可忽视。查出的病人、病牛要及时治疗。70年代我国合成了吡喹酮,是一种安全、有效、使用方便的治疗药物。对晚期患者常在接受中药调理后,再作杀虫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等。

2.加强粪便管理

结合农村爱国卫生运动,管好人、畜粪便,防止污染水体。如建造无害化粪池,粪尿混合贮存粪便方法。近年来推广沼气池,使粪便管理开辟了新途径。在易感地带反复来螺,做到安全用水。流行季节加强个人防护,可涂擦防护药或口服预防药。另外,要加强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易感人群的健康教育很重要,引导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劳动方式到重视自我保健的轨道上来。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27
解放后政府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治工作,目前我国血吸病已基本控制,城市中基本已经没有此病的新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