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震:我为什么选讲这十一位诗词大家

如题所述

像李白、杜甫这都是唐代最大的诗人。当然了杜甫真正有名气并不是在当时,当时他是小有名气。到了中唐以后,我们知道那个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第一个为杜甫写了墓志铭,把李白和杜甫放在一起,平行评价,这是很难得的。到后来韩愈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也是把李杜并列放在一起。再往后到了宋代,当时正是民族矛盾非常剧烈的时候,爱国情怀高涨的时候,杜甫的地位空前提高,到了明代的时候对杜甫的评价就到了顶点,把他称为“诗圣”,把他写的诗称为“诗史”。不管怎么讲李白当时名气太大了,虽然“诗仙”这个名称当时不是用来形容李白的。

当时的人真正称“诗仙”是谁?是白居易。白居易在当时就两个绰号,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魔”。仙界和魔界白居易都占了。我可以实事求是告诉大家,在唐代真正名气最大的中外通吃的老少咸宜的诗人是谁呢?是白居易。《妖猫传》的故事当然是编剧编出来的,但是里面有两个人物是真实的,一个是白居易白乐天,一个是空海。编剧为什么把白居易这个诗人设置成电影当中一个人物角色,其实就是因为白居易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

李白、杜甫这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我们在这个系列里面选入了,同时为什么要选韩愈和柳宗元?因为他们是唐代最大的文章家。韩愈很厉害,苏轼就够牛的了,能让苏轼称赞的人,服气的人不太多,苏轼评价韩愈有四句话,第一句叫“文起八代之衰”,什么意思?就是中国古代的文章之道从汉代到唐代就衰落,中间这部分全是白搭,我们通俗点儿来讲,就是对韩愈来讲,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唐代到了韩愈的时代就是“靡靡之音”。这个“靡靡之音”谁扭转的?韩愈。所以是“文起八代之衰”。


第二句话叫做什么?叫“道济天下之溺”,什么意思?就是在苏轼看来,唐代时儒家的思想文化不正宗,他认为这直接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就是天下人不知道主流价值观是什么。那应该是什么?就应该是儒家的思想,所以是“道济天下之溺”。天下人都不知道儒家思想了,从哪开始振兴?韩愈。

第三句话叫做“忠犯人主之怒”。因为他特别忠诚敢说话,所以老让皇上不高兴,甚至差点儿杀了他。大家都知道《谏迎佛骨表》,皇上要供奉法门寺的佛祖,韩愈认为应该尊重儒家的思想,不应该去拜释迦牟尼的佛之骨。当然我们现在知道佛教文化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是?但是在唐代当时韩愈一门心思地倡导儒家思想,这是要冒大风险的,所以他“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被贬黜到了潮州,这是第三句话。

第四句话叫做什么?“勇夺三军之帅”。他打过仗,带过兵,这是在唐宋八大家里面唯一的。他当时的职务叫“行军司马”,相当于我们的前敌总指挥部的参谋长。他打什么仗呢?当时唐代有个藩镇割据势力很严重,唐宪宗任命裴度为兵马元帅,讨伐这些割据势力,韩愈就在里边做这个事情。韩愈这个人,文章之道、思想之道、为臣之道、为将之道他是占全了。

当然他最大的贡献是什么?中国文章之道的变迁自韩愈起始。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挑头由他们来起,柳宗元也是大文章家,我们都知道《黔之驴》、《蝜蝂传》、《小石潭记》,咱们上小学上中学的时候都读过这些文章。你读的挺爽的别忘了那是柳宗元写的,更不要忘了那是柳宗元三十多岁被贬谪流放到了湖南永州,在那儿贬谪十年继而又被贬谪流放到了广西柳州四年,他的后半辈子从三十多岁往后的14年间就是在流放当中度过的。虽然他被贬谪流放,但写了大量的寓言,写了大量的诗歌,“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就是在这个时候写的。他是愈挫愈奋的一个人,所以我们讲韩柳是有原因的。


到了宋代这部分选的人就多了。为什么选欧阳修呢?唐宋八大家里头有六个是宋代的,那么六个里头欧阳修是一个,剩下那五个都是他的学生,或者是他提拔起来的,所以他是一代文宗。再者说他写的《醉翁亭记》写得何其好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是为什么选欧阳修。

为什么选王安石?王安石是在这十本书里面涉及到的人物里面官阶做的最高的,他一直做到宰相。王安石从小就有很大的志向,他参加进士科的考试,这相当于现在的高考,但比高考难度大多了。他本来是考第一名的,后来卷子拿到宋仁宗那,仁宗对里面用到的一个典故很不高兴,就给他调到第四名。王安石对此反应非常冷淡,他说我考进士科就是为了得一个官,才有工资养家。但是我将来要干的事是什么?是与日月争光辉。我们现在在电脑里打字,打出“王安石”后面肯定紧接着哪两个字?“变法”。那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变法,但是真正变法在当时起了巨大的作用,而本人又能够善终者,就是王安石。商鞅后来被车裂,张居正去世之后还被鞭尸,但是王安石应该说他的后事没有那么惨烈。


同时王安石也是非常著名的诗人和文章家,大家都知道著名的那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光这个“绿”字不知道讨论多少次,是吧?包括他写的《伤仲永》,今天小朋友很多,孩子小时候聪明天赋高挺好,但是也要不断学习,如果放弃了学习光知道显摆,最后的下场就是“泯然众人矣。”这是为什么选王安石。

那“三苏”就更不用说了。谁家里头能出这父子三人?中国古代历史上很少。“三曹”算,还有明代公安派的“三袁”,但是真正像“三苏”这样,极为罕见。苏辙,最高的官职做到副宰相二品大员,兄弟两个人同朝为官的时候,他的哥哥官阶比他低三品,是翰林学士,但是做官并不是他们两个最主要的追求。苏轼曾经说,我弟弟太低调为人沉静,其实他的文章写的比我好。苏辙说,之前我的文章比起我哥哥并不差太远,但是我哥哥自从被贬谪流放到黄州以后,用现在话说就跟脚底板抹了油似的,跑的太快,难以望其项背。为什么?苏轼被贬谪到黄州之后,思想情感人格发生重大的变化,而且在这个时间他接受了佛教,所以在他的文章里头不仅有一种冲淡之气,旷达之气,也有一种非常圆融而成熟的达观的人生态度。


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苏辙就不能衬托出苏轼的光明,但是如果没有苏洵就不可能有这两个儿子后来取得的成就。苏辙和苏轼虽然名气和官职都比他父亲大,但是他们俩都没进了《三字经》。“苏老全,二十七,始发奋,读书疾”就是描述苏洵的,《三字经》一共才1200多个字,苏洵就占了12个字,你想想咱们家谁能在历史上占据12个字的评价?这不简单。

苏轼的全面体现在什么地方?他曾经在八个州郡做过第一行政负责人,比如密州、定州、湖州、杭州,类似于现在的市长。他在八个地方做过第一市长,说明他在地方上历练很多。他也在中央有很好的历练,他做过吏部尚书,现在相当于文化部兼教育部部长,还做过兵部尚书,相当于国防部部长,还做过吏部尚书,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中组部的部长,国家人事部的部长,他最后做到翰林学士,我觉得基本相当于我们现在政治局委员的这样一个层级。

在政治上,苏轼是自成一派,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较量利害,参用所长”。新法也不一定全对,旧法也不一定全错,所有一切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一切以人民为中心,只要是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有利的法我们就去做。他被贬谪到黄州之前,坚决反对新法,大家知道他和司马光是不对付的。但是从黄州回来以后,他思想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觉得应该一切都实事求是,只要是对老百姓有利的,我们就做。只要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事情咱们就做。

苏轼的诗是宋诗的代表,他跟他的弟子黄庭坚并称“苏黄”,他跟他的老师欧阳修的文章并称“欧苏”,常言说“欧文如潮,苏文如海”。苏轼要是抄他老师的一篇《醉翁亭记》,写好这页纸,到了南宋的时候这一页纸要卖一两黄金的。苏轼开创了豪放派,跟南宋的辛弃疾并称“苏辛”。他的书法是北宋四大家之一。他还是蜀学这个学术流派的代表人物。他还是湖州竹派的代表人物,因为他的表兄文同擅长画竹,所以他也画竹,他擅长画枯木怪石。


苏轼《枯木怪石图》

苏轼还是一个美食家,现在大家吃的东坡肘子就是苏轼在黄州发明的,他还发明了东坡羹、东坡鱼。什么叫东坡羹?东坡羹就是我们现在吃的盖浇饭,如果大家中午去买盖浇饭,默念苏东坡这饭吃起来就香多了。为什么是盖浇饭呢?因为苏轼有很多的朋友是道士和僧人,他们要去化缘,所以带着菜饭汤合一的饭是很方便的。

苏轼还是著名的养生家,他自己流放贬谪的岁月累计起来达到12年之久,所以无论走到哪里苏轼都注意养生保健。他活到66岁,流放贬谪的岁月加在一起12年,而他创作的各种文学作品加在一起将近一万首(篇),没有强大的生命力、顽强的意志力和天才的创造力很难做到这一点。而且苏轼虽遇穷恶但从来不妥协,虽然遭遇很多的不幸但是始终保持乐观,就像我们熟悉的词句一样,“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是曾巩。大家说曾巩有什么好讲的呢?背唐宋八大家往往背到他就忘掉了是吧?记不起来有一个想不起来的人是谁,就是曾巩。曾巩是江西人,跟欧阳修、王安石是老乡,当年他和王安石一起考进士没有考上,但是他和欧阳修的关系非常好,他写信给王安石和欧阳修,介绍王安石和欧阳修认识。这个人的人品从中可以看得出来。他家里边很贫困,一大家子人中他自己挑头出来维持家里的生计。因为这样的原因到了39岁的时候他才去考了第二次进士并且考上了。

这不是最重要的,曾巩考中进士之后的十年里他们家每年至少有一个人考中进士,不是他的弟弟就是他的妹夫。曾巩不仅自己考进士,维持家里的生计,到处跑买卖,还要教育他的弟妹,让他们考中进士。所以曾巩对于家庭的贡献是很大的。

还有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在这书里面唯一的一个女作家——李清照。很多女士非常喜欢李清照,其实很多男士也很喜欢。李清照为什么作为一个女性,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长河当中占据如此特殊的崇高的地位?一方面的的确确她的词写得实在太好了,写到我们心里边去了,像“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但是我觉得最主要的一点是李清照这个女性跟一般的女性不一样,就像《沙家浜》唱的“这个女人不简单”,为什么这样讲?她对于当时的政治大局非常了解,这源于她的家庭出身。她出身于一个高知高官的家庭,她父亲李格非号称“后苏门四学士”。而且她家里面的氛围非常宽松,她小时候写的很多词透露出来的信息让人感觉到她是无忧无虑的。孩子小时候的家庭环境特别重要,要拥有知识,要有见识,还要有宽松的氛围。

她人生的幸福点还有第二个点,就是她的婚姻。她跟赵明诚志趣相投,相敬如宾,叫做琴瑟相合。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像她能找到一个合适的丈夫和婆家是很难的事情,但是在她的身上就发生了。赵明诚九岁左右就开始收藏文物,所以如果孩子有什么爱好兴趣,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培养。赵明诚那个时候就开始注意淘换文物,这个兴趣一直伴随了他一生。李清照和她丈夫一样对这个东西很感兴趣,夫妻两个经常没钱,到夏天的时候就把冬天的衣服当了,然后到大相国寺去淘文物。看一幅画点起蜡烛来,一定要把这根蜡烛从头到尾烧完才把这幅画收起来,两个人才休息。赵明诚后来去世对李清照打击很大,但是她把赵明诚生前收藏的文物一直保管在身边。

到了李清照晚年的时候,因为她一个人过于孤独,再嫁给一个叫张汝州的人。他们俩结婚不到一百天,李清照就提出要离婚,就放到现在这速度也太快了,更不用说当时李清照已经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就这一件事,我们就知道李清照绝对不是一个文弱的像唐琬那样的女性,她是一个我的事情我作主的人。她写“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杜牧的“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这种价值观,是李清照根本不能接受的,做人要像项羽一样坚持原则,要舍身取义。

宋代的法律规定女子要离婚必须要丈夫同意,丈夫不同意怎么办呢?法律规定,如果非要离婚除非丈夫触犯法律。那李清照就告她丈夫,说她丈夫徇私枉法,一告告了个准。但是宋代的法律又规定,即便是妻子胜诉了,妻告夫乾坤扭转,妻子至少要坐两年的牢,李清照也认了,当然后来她没坐那么长时间。通过这个故事你可以感觉到在这个女性的身上她有独立和自主的勇气,我并不是说离婚是件好事,至于人家两口子为什么离婚咱们也不讨论,但是这种非常之举动,一般人做不出来。


所以“康震讲”这个系列里面涉及到的这些人物都是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政治史上、文化史上特立独行的人物,做出过贡献的人物。在个性、修养、做人、做事各个方面是后代之楷模,是吾辈可效仿的,所以我想把这些人物奉献给大家。无论是我们自己,还是给我们的孩子,还是给我们的亲戚朋友包括我们的长辈来看,我觉得都是有意义的。

为了增加书的趣味性,书的封面也是我自己画的,“康震讲”这三个字是我儿子写的。封面上这个字是我自己写的,翻开里面插图也是我自己画的,我也要向李清照学习,自己的事情自己作主。我其实非常感谢中华书局,他们容忍我这样一个非专业人士肯在有百年历史的中华书局出版的书里面来秀自己的字和秀自己的画,我觉得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能享有这样的一种宽容,所以我在这儿也对中华书局也提出感谢。

我之所以坚持自己的书在中华书局出,是因为我出的是中国古典文学普及的读物,在这方面我相信中华责无旁贷地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我想虽然我的书不是最好的,但是我在最好的出版社出,潜在地想要告诉大家也许我的书可以走向最好的水平。非常感谢大家,谢谢大家!

主持人:四个字送给康老师当之无愧——色艺双绝。颜值也高,书、画都好,所以今天非常感谢康老师为我们做了一次精彩的讲座。接下来我们就进入签售环节,请大家在座位上暂且保持不动,由工作人员给大家安排,今天所有的康老师的著作一律都是八折销售,再次感谢大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29
......
一本书它的最核心的价值观是要让大家看它读它感受它,觉得这本书是有生命的,当这本书拿在手里的时候我们觉得它很有温度,就好像看到作者本人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可能趴到每个人的耳朵边讲我书里讲的东西,我们又希望有更多人听到自己的声音,这个声音指的是我和中华书局共同的声音。

那么我在这个书里头到底讲了一些什么东西?这个系列一共是10本,但是里面牵扯到的作家不光是十个,有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李清照,还有一本是《康震讲诗词经典》,就是把从诗经时代到元明清的最著名的一些诗挑出来讲讲。
我就在想,我们为什么选这些人?像李白、杜甫这都是唐代最大的诗人。当然了杜甫真正有名气并不是在当时,当时他是小有名气。到了中唐以后,我们知道那个写“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元稹,第一个为杜甫写了墓志铭,把李白和杜甫放在一起,平行评价,这是很难得的。到后来韩愈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也是把李杜并列放在一起。再往后到了宋代,当时正是民族矛盾非常剧烈的时候,爱国情怀高涨的时候,杜甫的地位空前提高,到了明代的时候对杜甫的评价就到了顶点,把他称为“诗圣”,把他写的诗称为“诗史”。不管怎么讲李白当时名气太大了,虽然“诗仙”这个名称当时不是用来形容李白的。
当时的人真正称“诗仙”是谁?是白居易。白居易在当时就两个绰号,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魔”。仙界和魔界白居易都占了。我可以实事求是告诉大家,在唐代真正名气最大的中外通吃的老少咸宜的诗人是谁呢?是白居易。《妖猫传》的故事当然是编剧编出来的,但是里面有两个人物是真实的,一个是白居易白乐天,一个是空海。编剧为什么把白居易这个诗人设置成电影当中一个人物角色,其实就是因为白居易的名气已经非常大了。
李白、杜甫这是唐代最著名的两位诗人,我们在这个系列里面选入了,同时为什么要选韩愈和柳宗元?因为他们是唐代最大的文章家。韩愈很厉害,苏轼就够牛的了,能让苏轼称赞的人,服气的人不太多,苏轼评价韩愈有四句话,第一句叫“文起八代之衰”,什么意思?就是中国古代的文章之道从汉代到唐代就衰落,中间这部分全是白搭,我们通俗点儿来讲,就是对韩愈来讲,从东汉末年一直到唐代到了韩愈的时代就是“靡靡之音”。这个“靡靡之音”谁扭转的?韩愈。所以是“文起八代之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29
一条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