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翻译、解析及原文

如题所述

中庸翻译、解析及原文如下:

原文节选: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液皮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答迹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

翻译节选:

天所赋予人的东西就是性,遵循天性就是道,遵循道来修养自身就是教。道是片刻不能离开的,可离开的就不是道。因此,君子在无人看见的地方也要小心谨慎,在无人听得到的地方也要恐惧敬畏。

解析节选:

正因为道不清埋并可须臾离开,所以,道就应该有普遍的可适应性,应该“放之四海液皮而皆准”,连匹夫匹妇,普通男女都可以知道,可以学习,也可以实践。不过,知道是一回事,一般性地实践答迹是一回事,要进入其高深境界又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简介:

1、子思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公元前483年),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受教于孔子的高足曾参,孔子的思想学说由曾参传子思,子思的门人再传孟子。

2、后人把子思、孟子并称为思孟学派,因而子思上承曾参,下启孟子,在孔孟“道统”的传承中有重要地位。《史记·孔子世家》记子思年六十二(当为八十二之误),而生卒年则不详。

3、按子思之父孔鲤,死于孔子之前,子思的年代当跟孔子的年代相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