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检测合格判定项目有哪些

如题所述

在车辆进行年检过程中,发现有些车主由于对相关的检测内容和技术不是太了解,本来可以自己动手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在送检前采取比较简单而合理的维护方法对有关部件进行检查、调整。从检测实践中,笔者发现以下三个方面往往被忽略而且是返修复检率比较高的项目。

制动检测
制动检测一般包括制动力、制动力平衡要求、制动协调时间、车轮滞阻力和驻车制动力等。

1. 制动力
制动力的检测要求有:汽车制动力总和与整车重量的比例为空载大于60%,满载大于50%;而且,主要承载轴的制动力与该轴荷的比例为空载大于60%,满载大于50%。
制动力一般可采用路试的方法进行检查,具体的方法是:选择平坦(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硬实、清洁、干燥且轮胎与地面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水泥路面或沥青路面;检查车辆是否漏气、漏制动液,气压指标在600kPa左右,双手轻扶方向盘,将车速提至40km/h左右后,紧急制动,正常情况下车辆不得有明显的偏头、甩尾,两前轮与两后轮的压拖痕长度及颜色的深浅应基本一致。对装有感载阀、比例阀和防抱死装置的车辆,其压痕应基本一致。若有明显的偏头、甩尾,压痕长度和颜色深浅不一致,必须进行调整或修理。严格来说,不应以拖、压印痕而要以制动距离来判断是否合格,但按国际规定的制动距离来判断尚有一定的困难。这里推荐一个简易方法:即在试车道旁设置一根标杆,当汽车行驶到标杆处,立即紧急制动直到车辆停止,这样标杆到停车位置的距离就是制动距离(这里包含了制动协调时间所行驶的距离)。按规定,一般汽车制动初速度为30km/h时,空载制动距离应不大于9m,车辆任何部位不得超出试车道的宽度(即3m)。

2. 制动力平衡要求
制动力平衡的检测要求是:前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大于该轴荷的5%,后轴左右轮制动力差不大于该轴荷的8%。
制动力平衡的检查通常是与制动力检查同时进行的,路试时,如果车辆出现明显的偏头或甩尾等现象,一般都属于制动力不平衡所引起的。

3. 制动协调时间
制动协调时间是指在紧急制动时,从踏板开始动作至车辆减速度(或制动力)达到标准中所规定的车辆充分发出的平均速度(或所规定的制动力)75%时所需的时间。制动协调时间长短与制动距离有着直接的关系,制动协调时间越长,则制动距离也就越长。
制动协调时间过长的主要原因是制动系各部件间的间隙过大,如制动踏板自由行程、制动鼓与制动蹄片间隙等。车辆在送检前一定要按规定进行检查和调整。

4. 制动滞阻力
车轮的滞阻力通俗地讲就是制动发咬或制动拖滞。进行制动力检测时车辆各轮的滞阻力不得大于该轴荷的5%;判断滞阻力是否过大的方法是:路试后,检查各车轮制动鼓是否过热,如果四轮都过热,则说明制动控制系统有问题;如果某一轮过热,则可能是该轮的制动器有问题。
造成车轮滞阻力过大的可能是为了使制动力或制动力平衡达到要求,有意调小制动力较小的车轮制动器的间隙,结果造成制动力提高不多,反而使制动器发生拖滞。
检测过程中,有的车辆车轮制动鼓并不太热,但检测结果中反映车轮滞阻力偏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手制动调得过紧;轮胎气压过低(因为轮胎气压与车轮滞阻力成反比,胎压越低,车轮滞阻力越大);传动系各部件之间装配间隙过紧或润滑不良都会造成车轮制动滞阻力过大。

5.驻车制动
正常情况下,驻车制动力的总和不应小于该车在测试状态下整车重量的20%;对总质量为装备质量1.2倍以下的车辆,此值为15%,轮胎与地面间的附着系数不小于0.7的坡道上正、反两个方向保持固定不动的时间不小于5min。
检查驻车制动的方法是:在平坦干燥的路面上,发动机保持中速运转,拉紧手制动杆,用2挡缓缓起步时(少于9座的用1挡,其余用2挡),发动机如熄火,说明制动可靠。另外,也可选一坡度大约为20%的坡道,将车辆驶上(或驶下)坡道(以5km/h左右的速度),然后踩下离合器,拉紧手制动杆后车辆应在坡道上停稳,不得有任何移动。否则,必须对驻车制动器进行调整或修理。

前束和前轮外倾角的检测
车辆行驶时,前束与前轮外倾角相匹配,使车轮不发生横向滑动或侧滑量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当侧滑量不符合要求时,一般需要通过调整前束来加以解决。
通过检查轮胎的磨损情况,往往可以间接地判断前束及外倾角是否正常,具体的检查方法是:站在车辆前轮正对面,观看胎面磨损程度,一般来说,轮胎胎面内侧磨损严重是由于外倾角过小(相应前束过大)引起的,轮胎胎面外侧磨损严重是由于外倾角过大(相应前束过小)引起的。
对于独立悬挂的车辆,检查时应着重观察左右轮胎的磨损情况。若一个磨偏,另一个正常,或一个磨偏严重,一个磨偏不严重,则一般是两边横拉杆调整长度不一致造成的。调整时,应仔细测量两拉杆的长度使其一致。
有些车辆在送检前已按规定对前束进行了调整,可侧滑量还是不合格,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往往是前束调整方法不正确。相当多的维修厂是将前轴顶起来调整前束,但放下前轴后,调整好的前束发生变化;调整前束的正确方法应该是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使汽车处于准行驶状态下进行前束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独立悬挂汽车因车轮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是可以调整的,调整前束前,应按规定先调整好车轮的外倾角和主销后倾角后,再调整前束值。
如果按照规定,采用正确的方法调整好前束后,车轮侧滑量仍然不合格,则可能是:前桥工字梁(非独立悬挂)、摆臂(独立悬挂)、车架等变形;转向节主销与销套、横直拉杆球头、轮毂轴承等部位松旷;左右轮胎的气压、规格型号、磨损不一致等。

前照灯检测
前照灯的检测要求主要有远光光束发光强度、光束照射位置、近光不得眩目等3项。
普通在用汽车每只前照灯的远光光束强度应达到12000cd(2灯制)或10000cd(4灯制);
检测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发光强度不够,其主要原因是以下2个方面:
灯具:大灯灯丝老化使发光效率下降,只能更换;反射镜脏污或质量不好或涂层脱落,轻度脏污可用绸布或镜头纸擦试,严重的应更换新反光镜;灯泡与反射镜的焦距不合,更换半封闭灯的灯泡时,要特别注意灯泡与反射镜的焦距问题,若焦距不对,发出的灯光不能形成一束平行光,发光强度也无法达到要求。
供电:前照灯的实际工作电压偏低,即前照灯电路中电压损失过大。供电电压高低对大灯发光效率影响极大,如果电压降低20%,发光效率就会降低50%。检查压降方法是分别测量发电机输出端电压与大灯灯脚处得到的电压,其差应小于2V,压差过大应查看接头是否氧化,导线截面是否小于2.5mm2,接地点接触是否不良;发电机输出电压太低。 给个采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