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东南沿海第一海盗郑之龙简介

如题所述



军官:福建总兵


头衔:明朝平公清朝同安侯。


旗:汉军是红旗。


郑志龙的一生


人生海贼郑之龙,1604年原籍福建南安石井,其父绍祖。


1621年,郑之龙18岁时,和哥哥到澳门叔父黄成处求学经商,在澳门接受天主教洗礼。他的教名是尼古拉斯,所以西方人也叫他尼古拉斯伊泉。


之后,他游历了东南亚,然后去了日本九州。因练剑术,认识并娶了福建泉州华侨铁匠翁一煌的养女田,跟随日本平户岛华侨海盗船商李丹门。刚开始做翻译,逐渐成为李丹的得力助手,深得李丹信任。1624年初,郑之龙在李旦的推荐下,前往澎湖为荷兰人做翻译和传译员。同年初秋,荷兰人撤退到台湾省南部。由于明朝与荷兰之争影响了李旦当时在中、日、台之间的商业利益,李旦派郑之龙作为李旦干预明朝与荷兰的手段之一。


荷兰人给了这个“日本人”通才优厚的待遇,但一开始并没有用郑志龙。后来荷兰人利用郑志龙在台湾省海峡执行拦截正要前往马尼拉与西班牙人进行贸易的中国帆船的海盗任务。据荷兰酋长韦特的信记载,约有20至30艘中国帆船是由“将官”派出进行“拦截和捕获”业务的。


624年7月14日,郑之龙的妻子在平湖岛千里滨生下儿子郑成功。同年中秋节后,郑志龙将事业从日本九州岛移至台湾省,投靠了倭寇首领严思齐。不久,荷兰东印度公司登陆台湾,驱逐了驻扎在台湾省的其他势力,郑志龙带着妻子定居中国大陆。


1625年严思齐去世时,被称为十八酪的郑之龙,联合海盗头目,拥有当时福建沿海最强大的武装和商业队伍,率领数万海盗,从事走私和劫掠,在台湾省海峡横行霸道。同年8月2日,李设法与厦门、长崎和台湾省通商,在从台湾省返回平湖的途中病逝。他的台湾省产业和士卒都转给了郑志龙,而厦门的则落入了徐新苏手中。郑志龙自己创业,改名志龙,不再做官。


1626年至1628年,郑之龙以台湾省为根据地,在福建、广东等地大肆掠夺,令明朝官兵疲惫不堪。虽然朝廷有招兵买马的举动,但郑拒绝了,在台湾海峡待了两年零六个月。直到1628年底,福建巡抚熊文灿再次征召郑之龙,成为“沿海游击队”。


郑之龙到1627年已有700艘船;徐新苏建议荷兰东印度公司联手对抗郑志龙,东印度公司拒绝了。郑志龙击败副连长余,杀死对手徐新苏。当时福建泉州府同安县写给福建巡抚的文书说,郑之龙虽然掳掠,但对泉州人极其仁慈,不仅不杀人,甚至扶贫济困,威望比官家还高。“走到哪里都要报水,绝对不能杀任何人。还有穷人,拿的是钱。”


家世《漳浦营里郑氏族谱》清楚地记载了郑成功的祖先在西晋五大野花后,东晋永嘉年间避难于福建莆田。郑志龙祖籍从莆田迁到漳州,后迁到南安,郑志龙祖籍为莆田和漳州。


郑之龙的祖先于1144年至1210年迁居陇西县,其后裔迁居南安


其中,这个到达漳州的支脉在宋末定居龙溪,也就是现在的龙海榜山镇阳溪村,元代从阳溪迁至鄱阳山,也就是现在的福建龙海颜厝镇古县。后来从古县迁到南安。晋江安平郑氏第十三祖爵封的墓志铭是明朝总督洪承畴所写。洪承畴在郑成功的墓志铭中写道:“郑智初居仙游枫亭,后迁徙至爬鳞之乡。原来的凤亭桥垃圾遍地,名字至今犹存。其祖祖道公,传郭宅,爵,生谥号,后生崖上之念。”墓志铭中还提到,由于倭寇频繁入侵,被迫南迁至晋江安平一带,也就是现在的安海一带。


年长子女的完整名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