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在影院热映,唤起了许多老炮们对逝去的青春年华的回忆,同时也让越战老兵走进了当代公民的视界。越南这个不安分的邻邦,在70年代在苏联的支持下,试图吞并老挝和柬埔寨,并且侵吞我国的边境领土,要求我国把西沙群岛交给越南。上个世纪70年代末,我国和越南打了一仗。经过10多年的大小战争,在苏联解体后,越南逐渐变得老实。但最近,越南又开始搞小动作,引起了我国公民的斥责。
了解越南的朋友都知道,越南有40%以上的人姓阮,还有黎、李、陈、吴等大姓。读者可能会疑惑,这些姓不就和我国的姓氏一样吗?实际上,越南这些姓向上追溯几十代,仍然是我国华夏地区迁徙过去的。春秋晚期,越王勾践称霸,他死后,他的子孙争权,越国分裂为许多部族,史称百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都尉赵佗带领50万军队越过南岭讨伐百越,越南北部地区开始设置交州,这是我国华夏王朝第一次把越南划入管理范围。两汉时期,越南由交州刺史管理。三国时,孙权对越南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侵略我国,许多汉人南迁至越南。至唐朝,这几百年一直都在我国的管辖下,所以唐朝著名诗人王勃的墓在越南(王勃之父担任交州刺史,王勃省亲途中落水溺亡)。唐朝灭亡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这五国在我国争霸。南方小朝廷南汉、前蜀、后蜀等政权国力不足,越南当地士大夫逐渐产生了独立野心。五代十国时期,越南大臣吴权在白藤江之战打败南汉朝廷的军队,这是越南独立过程中的重要一步。此后,越南进入封建时期,经历了丁朝、前黎朝、李朝、陈朝、胡朝等朝代的变迁,但一直向我国称臣纳贡,仍在我国华夏王朝能管控的范围内。
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越南陈朝向朱元璋称臣纳贡,接受中央封爵。明太祖与陈朝政府互派使节通好,明廷封爵陈日煃(即陈裕宗)为"安南国王",双方建立宗藩关系。明太祖将安南国列入"不征之国",以保持双方友好关系。陈朝后期,君主昏庸,生活奢华腐化,政局走向衰败,出现不稳定状况。陈大定元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陈裕宗去世,外戚黎季牦(后改姓胡,又称胡一元)因得上皇信任,成为权臣。黎季牦在货币、土地、文教、官制等方面实施改革,并于陈光泰九年(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迁都至清化府。朝中虽曾出现反黎季牦势力,但都被黎季牦清除。陈圣元元年(明建文元年,1400年),黎季牦废黜陈朝末代君主少帝而自立,建立胡朝,陈朝遂亡。黎季牦夺位后,恢复先人的胡姓,自称我国虞舜之后,改国号为"大虞"。史称胡朝。胡朝建立后,对陈朝残余势力进行清洗,同时侵占我国的领土,陈朝皇子奔赴北平告御状,朱棣大怒,明朝随即派大军南下,在开大五年(明永乐五年,1407年)连续攻陷东都(即升龙)、咸子关(在兴安省)等地,直逼国都清化府。胡氏父子出逃,最终被明军捉拿,胡朝灭亡,越南国土被明朝吞并。
朱棣在明军攻灭胡朝之际,越南民众向明朝要求实施直属统治。朱棣认为这块土地离明朝政治中心太远,民俗狡猾,管理不方便,没有太大战略价值。所以答应了越南民众自治的请求。明朝政府在越南仅设管理机关,撤回驻军。在越南建立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改地名为"交趾"。朱棣此举为越南脱离我国管辖埋下了伏笔,也成为后世史学家批评的对象。明朝在越南不设驻军,当地的武装力量逐渐强大。越南独立已经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距离朱棣平定胡朝12年后。越南土著蓝山豪族黎利自称"平定王",起事反明,史称"蓝山起义",与明军激战数年后,黎利采取"先取茶隆(在今河南省),稳定茶隆,以为立足之地,资其财力,然后反攻"的战略,先控制越南中、北部地区。黎利军逐渐取得优势,在后陈天庆元年(明宣德元年,1426年)的洞之役、后陈天庆二年(明宣德二年,1427年)的支棱之役等重要战事中重创明军,占领东关城(即河内)。至此,明廷决意罢兵,放弃这块土地。封爵陈皓(黎利拥立的傀儡君主)为"安南国王",越南获得独立。至此,接受我国封建王朝上千年管辖的越南,从我国地图中消失,那些从我国迁徙到越南的人的子孙,拿着刀枪对着从前的母国,历史总是让人很难过,但这是事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