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以前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果说大,的确武汉很大,中国的城市中能够超过武汉规模的最多不超过3个;武汉最早被作为都城是在三国时期,当时被称为夏口的地方就是今天的武昌,如今江南三大名楼之首的黄鹤楼的鼻祖就是三国时间吴国在龟山上建立的训练水军的阅兵楼。形成今天武汉三镇的格局要归因于明朝期间的汉水改道,从此将汉口和汉阳区分开来。汉口虽然是最后形成的,但是它的发展速度远远的超过了其它两镇,得天独厚的优势,让汉口从明到清末数百年间迅速发展为中国重要的商埠,货物集散地;汉阳的崛起要归功于张之洞的洋务运动,重工业,钢铁厂,兵工厂让汉阳一夜之间腾飞。惟独武昌一直默默无闻。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唯一的两个大都市:上海和武汉,同时被列为了直辖市。几年之后,武汉的命运出现了第一次转折:别降级为副省级城市。但是这并不能影响武汉的地位,因为此时大批“武”字头的重工业落户武汉,武汉长江大桥的完工,武汉依旧为国民经济建设贡献巨大的力量。武汉落后的转折是连续错过80年代到90年代的三次改革浪潮,身处内陆的武汉没有从改革中获得任何机遇,而其他沿海城市已经完成了资本积累和再发展。怨天不如尤人,长久以来,武汉政府的领导习惯以直辖市自居,和省政府的关系一直很微妙,导致省政府对武汉建设并不是很关心。可以这样认为从80年代到上个世纪末,武汉的发展是极其缓慢的。而整个城市建设也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难怪别人把偌大的武汉戏称“最大的县城”。

武汉的机遇源自新世纪的开始,尤其是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省委俞书记原任建设部部长,明确指示湖北省要把武汉作为建设的重点,而新一届武汉政府求真务实:正视落后和差距,正确定位武汉的发展方向。近几年来,武汉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和沿海城市的差距依然存在,事在人为,发展不是仅依靠国家政策的支持,更要自己的努力,省市政府的明确目标是脚踏实地,将武汉不仅建设成为城市规模大,而且经济也要作强作大。在中部崛起中成为领军人!

误读武汉天气:外地人经常把武汉的夏天说的十分恐怖,实际初夏从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暑期进入盛夏,盛夏气温最高气温大部分时候在37-39,比有些城市要低,但是最低气温比较高,一般在29-30,为什么给人感觉闷热呢?武汉水系发达,经过白天的水气蒸发,导致空气湿度大,所以给人很不舒服闷热的感觉,一般到夏天在没有空调比较难入睡。到了九月,气温也可能达到38左右,但是最低气温不再很高,十月之后进入初秋,气温会逐渐下降,平均气温在20-25,天气干燥,有时候气温也会异常达到接近30或超过。从秋天步入冬天往往很快,只要有冷空气南下,气温下降十分厉害,超过10度的降温很常见,从12月底到来年2月是冬季,冬季的平均气温在一般在1-3度,天气好时可以有7-8度,但是有寒潮或雨雪时常常在0度以下,武汉大 部分家庭是没有安装暖气的,因此家中觉得比较阴冷。三月后进入初春,气温回升很快,最高气温可以到达20多度,但是低温还是比较低,三月到四月一定要小心倒春寒——常常一夜之间气温下降15到20,大雪纷飞。

理解城市建设:武汉城市格局两江三镇,坐拥七湖。水资源没有任何一个城市可以媲美: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是全国人均水平的90倍,是世界发达国家水平的10倍。让人担忧的是,在过去的时光中,这些宝贵的水资源或重或轻的受到了污染,如今不得不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整治。21世纪是水的世纪,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宝贵的水资源。在武汉城市大格局的背景下,武汉的城市建设不得不已江湖为轴线,因此城市不是很中规中矩,给人的感觉有点乱。的确,横跨两江对城市建设有很大的约束,尤其对交通建设十分不利,常常出现断头路,所以在一些主干道和过江通道上发生大规模的交通拥挤,在重要的节日更加明显。必须承认这是武汉做的不好的地方,虽然现在在大规模的改善道路环境,但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加快轨道交通的建设。

生活:武汉至少现在不被大家认为适合发展:人才流失,工资水平低......但是排除天气因素(对于外地城市的人),个人认为是个生活的好地方:城市中有山有水,滚滚长江穿城而过,城市里面公园绿地星罗棋布,物价水平中等,商品种类齐全,商业竞争激烈,而消费者从中可以的到很多实惠。尤其是可以品尝到各种风味小吃。节假日和家人,朋友或爱人去或逛街,或去爬山,或去东湖,或去感受滚滚长江和江城的夜生活,都别有情调

交通:武汉九省通衢人们应该十分熟悉了:已有京广线和在建京广高速线,以及未来沿江铁路线穿城而过,京九线檫边而过,武汉拥有三座特大型火车站。京珠,沪蓉高速汇集在此。由于武汉市是唯一没有健全轨道交通的特大城市,因此城市公交线路十分发达,出行方便。尤其是武汉的公交车,一元钱可以让你有飙车的感受,很多时候打的还没有公交快,尤其在晚上,就是极品飞车地上狂飙。

教育:武汉高校云集,教育实力仅次于北京上海。武昌的发展规划是建设成为教育城区。教育是国民发展的根本大计,武汉每年培养大批人才,但是基本都流失沿海,现在武汉面临着如何挽留人才为城市建设做贡献。

商业工业:武汉商业自古就十分发达,尤其是有百年历史的汉正街,商贾云集。武汉是华中地区物流中心和集散地。而城市商业呈现出多国鼎立的局面,没有垄断,激烈的竞争,使得武汉商品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商家经常开展各种活动,市民得到的实惠很多,在武汉购物很划算。武汉的重工业主要有武钢集团,东风汽车,武船......如今青山区以武钢为主,而汉阳经济开发区以东风为龙头,力求大造工业城区。

人文:武汉的人文历史有3500年了,外地人来武汉不习惯武汉人说话,感觉如同吵架。其实这和武汉人热情豪迈有关,说话的时候声音大,带有汉味,但是本意都是好的。武汉不排外,大部分的武汉人都是很热情的。武汉人有一种拼搏斗争不服输的精神:抗击特大洪水,抗击非典疾病。如今,这种精神正逐步体现在整个城市的建设之中。传统的汉文化已经淹没在了现代化的进程当中,只有在一些老街小巷当中偶尔看见的几张竹床,老一辈边纳凉边聊天,才能从中看到一些特有文化的影子......

前景:武汉要以水兴城,大造一个适宜居住的花园滨水城市。武昌作为重点建设的教育之都,汉口以商业为建设中心,汉阳的目标是工业新城。将市区内两江沿岸建设出世界上规模最大,独一无二的亲水休闲平台;到2020年,7条轨道交通线,220公里运营线路将全部建成,长江之上将建成7座大桥和3条过江隧道,真正让交通畅通无阻。

不足:自身经济基础不够强大,完成资本累计还需要一段时间;老城区面积大,改造的任务艰巨而繁重。武汉市民的素质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主要体现在:文明乘车,文明穿越马路,文明用语,个人文明的生活习惯;就目前看来,主要体现在父辈一代,因此为了文明武汉的明天,要从年轻一代抓起文明素质教育。一个城市的成功不仅仅需要物质文明,最重要的是精神文明的进步!

武汉敞开胸怀,欢迎来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12-22
武汉在80年代又脏又乱。没有什么高房子,成片的是木头盖的平房。夏天晒死人,傍晚街上小巷到处是竹床,有聊天的,有吃饭的,有睡觉的,有下棋的,街坊四邻十分熟悉,谁家有个什么事大家都知道。到了冬季整天阴沉沉的,时不时漂起小雨,总是给人湿哒哒的感觉,人也象发了霉一样。如果你听到摇铃声,那就是收垃圾的车来了。如果你看到大街上人群突然象疯了一样跑了起来,四处躲避,那就是洒水车来了。如果你看到城管的站在卖什么小货的摊子前,那么不久就会看到摊子被掀,物品飞到空中然后洒落在地上。到了90年代,慢慢地房子长高了,砖瓦房代替了木头房。商场也越来越多,超市慢慢进入社区了,以前的住户把一楼的房子出租给外来户,外来户开店,卖食品卖过早的卖鞋等等..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6
  武汉
  武汉概览

  --------------------------------------------------------------------------------

  地理方位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端在新洲区柳河乡将军山,西端为蔡甸区成功乡窑湾村,南端在江夏区湖泗乡刘均堡村,北端至黄陂区蔡店乡下段家田村。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周边与湖北省黄州、鄂州、大冶、咸宁、嘉鱼、洪湖、仙桃、汉川、孝感、大悟、红安、麻城等12个市、县接壤,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彩蝶。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与邻省的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与京、津、沪、穗、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

  气候环境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近几年30年来,年均降雨量1269毫米,且多集中在6-8月。年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

  国土面积

  武汉市国土面积8467.11平方公里,为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武汉总属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黄陂、新洲北部属中低丘陵地区,为大别山的绵延部分。河流水系由北部丘陵向南发展,注入长江。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地区。

  自然资源和行政区划

  武汉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在国内外大城市中不多见。一是充足的水资源。我市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全市共有水域面积2205.0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79%,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二是取之不尽的物产及生物资源。我市素有渔米之乡美誉,粮食作物,共24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50种;鱼类资源,共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三是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市现已发现38种矿藏,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4种(不含地下水),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种的30.38%。累计探明储量96125.65万吨,保有矿产储量79829.75万吨。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建筑材料用石英砂岩、砖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和冶金用白云岩等,其中膨润土、冶金白云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储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储量规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数384处,其中大型矿产地有4处、中型矿产地有10处、小型矿产地有43处、矿点327处。

  截止2003年底,武汉市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区。下辖108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15个乡,群众组织3140个,其中社区居民委员会1107个,村民委员会2033个。

  人口规模

  200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81.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7%。男性人口402.99万人,占51.6%,比上年末增长1.7%。;女性人口378.20万人,占48.4%,比上年末增长1.7%。农业人口306。21万人, 比上年降低0.8%; 非农业人口474.98万人,比上年3.4%。 2003年人口出生率7.16‰,人口死亡率5.01‰,自然增长率2.15‰;净迁移率 15.99‰。计划生育率98.80%。

  了解武汉

  --------------------------------------------------------------------------------

  ● 武汉是一座具有3500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全国建城最早的特大城市。

  ●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城市,拥有800万人口和8,494平方公里的土地。

  ● 武汉雄踞长江中游,形成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独特地理格局。

  ● 武汉地处中国腹地,是全国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电信的重要枢纽。

  ● 武汉是中国著名的江城和水城,水城总面积达2187平方公里。

  ● 武汉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里。

  ● 武汉是白云黄鹤留佳话的故乡。

  ● 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

  ● 武汉是中国近代博览会发源地。

  ● 武汉是推翻封建王朝而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 武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武汉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武汉是被联合国列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城市。

  ● 武汉是“中国光谷”高科技光电技术产品生产的发源地。

  ● 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工业、金融、商业、科研和文化教育中心。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1986 年经国务院颁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市北郊的商代盘龙城遗址,可以证明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大约有3500年。经古代文明孕育,至东汉末年时,龟山、蛇山筑有军事城堡,奠定了汉阳、武昌城市的基础。至明成化年间,汉口镇开始形成,遂完成三镇鼎立格局,并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经济地位蜚声国内外。又经近代风云激荡,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江城胜景、楚风汉韵,源远流长;山水风光、人文景观,美不胜收。

  武汉历史上曾是魏、蜀、吴三方鏖战之地,千余年中发生过许多战事和重大事件。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建立天完国,于公元1356年从蕲水(今浠水)迁都汉阳。

  1927年,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策划了"七一五"分共事件,大革命遭到失败。同年,中共中央在汉召开"八七"会议,结束了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8年月10月25日-1945年8月15日,武汉被日军强占。1949年5月16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武汉。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被定为以冶金、机械为中心的工业城市,建立了一批大型、重点工厂。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武汉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与计划单列。1987年,以武汉为中心,由长江沿岸17个地区组成"武汉市经济协作区"。199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享受沿海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历史人物

  作为"九省总汇之通衢"的武汉,可谓群贤毕至、才俊荟萃。

  先古以来,孙权江夏筑城、岳飞屯兵武昌、崔颢黄鹤楼题诗等先贤足迹至今千古传诵。明末抗击后金统帅熊廷弼修江堤,造福人民。特别是进入近代史后,辛亥首义地武汉,产生了刘静庵、黄兴、孙武、蒋翊武等一批革命志士;张之洞治鄂兴办工厂,开创了中国乃至东亚领先的现代工业先河;特定的土壤,培育了大批文化名人,如: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地质学家李四光、文学家闻一多、哲学家熊十力等等数不胜数。

  本世纪三大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不止一次到过武汉,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篇章。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1894年、1912年两度来汉,对辛亥首义的武汉给予了"武汉一呼,天下响应","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高度评价。在他编制的《建国方略》等巨著中,曾为武汉专门作出建设规划。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在武昌农讲所、"八七"会址、东湖梅园等留下历史性脚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诗词手迹,炳蔚江城;17次在汉畅游长江的实践更深深地激励着武汉人民奋勇前进。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巨轮加速前进,1992年初南巡首站抵达武汉,发表了"发展是硬道理"著名论断,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豪迈步伐,武汉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重镇、商品贸易中心、交通枢钮和教育、科研基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文化名城更添活力。

  在这跨世纪的交替中,武汉人正以改革者的魄力和创新者的勇气,锐意进取,再创辉煌。为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钢铁、汽车、高新技术三大产业基地和金融、流通、运输、信息、科教五大聚散中心,塑造并充分展示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奕奕风采而团结奋斗。

  武汉的友好城市

  日本 大分

  美国 匹兹堡

  德国 杜伊斯堡

  英国 曼彻斯特

  罗马尼亚 加拉茨

  乌克兰 基辅

  苏丹 喀士穆

  匈牙利 杰尔

  法国 波尔多

  荷兰 阿纳姆

  韩国 清洲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2-27
地理方位

武汉市位于江汉平原东部,长江中游与长江、汉水交汇处。东经113°41′-115°05′,北纬29°58′-31°22′。东端在新洲区柳河乡将军山,西端为蔡甸区成功乡窑湾村,南端在江夏区湖泗乡刘均堡村,北端至黄陂区蔡店乡下段家田村。市区由隔江鼎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通称武汉三镇。周边与湖北省黄州、鄂州、大冶、咸宁、嘉鱼、洪湖、仙桃、汉川、孝感、大悟、红安、麻城等12个市、县接壤,形似一只自西向东的彩蝶。在我国经济地理圈层中,武汉处于优越的中心位置,与邻省的长沙、郑州、洛阳、南昌、九江等大中城市相距600公里左右,与京、津、沪、穗、渝、西安等特大城市均相距在1200公里左右。

气候环境

武汉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总体气候环境良好,近几年30年来,年均降雨量1269毫米,且多集中在6-8月。年均气温15.8℃-17.5℃,年无霜期一般为211天-272天,年日照总时数1810小时-2100小时。

国土面积

武汉市国土面积8467.11平方公里,为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武汉总属江汉平原,大部分地区在海拔50米以下,黄陂、新洲北部属中低丘陵地区,为大别山的绵延部分。河流水系由北部丘陵向南发展,注入长江。平原部分湖泊众多,地势低平,近代冲积层厚达30-50米,是很好的农耕地区。

自然资源和行政区划

武汉市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这在国内外大城市中不多见。一是充足的水资源。我市江河纵横,湖港交织,长江、汉水交汇于市境中央,且接纳南北支流入汇,众多大小湖泊镶嵌在大江两侧,形成湖沼水网。全市共有水域面积2205.0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25.79%,居全国大城市之首。二是取之不尽的物产及生物资源。我市素有渔米之乡美誉,粮食作物,共240多个品种;经济作物,共50种;鱼类资源,共11目11科88种,水生动物,共有8目14科45种。三是丰富的矿产资源,我市现已发现38种矿藏,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4种(不含地下水),占全省已探明储量矿种的30.38%。累计探明储量96125.65万吨,保有矿产储量79829.75万吨。非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建筑材料用石英砂岩、砖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岩、熔剂用灰岩和冶金用白云岩等,其中膨润土、冶金白云岩、玻璃石英砂岩的储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储量规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储量的矿产地数384处,其中大型矿产地有4处、中型矿产地有10处、小型矿产地有43处、矿点327处。

截止2003年底,武汉市辖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青山、洪山、蔡甸、江夏、黄陂、新洲、东西湖、汉南13个区。下辖108个街道办事处,21个镇,15个乡,群众组织3140个,其中社区居民委员会1107个,村民委员会2033个。

人口规模

2003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781.19万人,比上年末增长1.7%。男性人口402.99万人,占51.6%,比上年末增长1.7%。;女性人口378.20万人,占48.4%,比上年末增长1.7%。农业人口306。21万人, 比上年降低0.8%; 非农业人口474.98万人,比上年3.4%。 2003年人口出生率7.16‰,人口死亡率5.01‰,自然增长率2.15‰;净迁移率 15.99‰。计划生育率98.80%。

了解武汉

--------------------------------------------------------------------------------

● 武汉是一座具有3500年历史的文明古城,是全国建城最早的特大城市。

● 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城市,拥有800万人口和8,494平方公里的土地。

● 武汉雄踞长江中游,形成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独特地理格局。

● 武汉地处中国腹地,是全国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电信的重要枢纽。

● 武汉是中国著名的江城和水城,水城总面积达2187平方公里。

● 武汉是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里。

● 武汉是白云黄鹤留佳话的故乡。

● 武汉是中国近代工业发源地。

● 武汉是中国近代博览会发源地。

● 武汉是推翻封建王朝而打响第一枪的地方。

● 武汉是国务院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 武汉是国家旅游局命名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 武汉是被联合国列为“城市可持续发展计划”的城市。

● 武汉是“中国光谷”高科技光电技术产品生产的发源地。

● 武汉是中国中部地区的工业、金融、商业、科研和文化教育中心。

武汉是一座历史悠久而又富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1986 年经国务院颁布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位于市北郊的商代盘龙城遗址,可以证明武汉城市发展的历史大约有3500年。经古代文明孕育,至东汉末年时,龟山、蛇山筑有军事城堡,奠定了汉阳、武昌城市的基础。至明成化年间,汉口镇开始形成,遂完成三镇鼎立格局,并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独特的经济地位蜚声国内外。又经近代风云激荡,武汉数度成为全国政治、军事、文化中心,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江城胜景、楚风汉韵,源远流长;山水风光、人文景观,美不胜收。

武汉历史上曾是魏、蜀、吴三方鏖战之地,千余年中发生过许多战事和重大事件。元末农民起义红巾军领袖徐寿辉建立天完国,于公元1356年从蕲水(今浠水)迁都汉阳。

1927年,以汪精卫为首的武汉政府策划了"七一五"分共事件,大革命遭到失败。同年,中共中央在汉召开"八七"会议,结束了投降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1938年月10月25日-1945年8月15日,武汉被日军强占。1949年5月16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武汉。

新中国成立后,武汉被定为以冶金、机械为中心的工业城市,建立了一批大型、重点工厂。1984年,党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武汉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与计划单列。1987年,以武汉为中心,由长江沿岸17个地区组成"武汉市经济协作区"。1993年,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享受沿海开发区的优惠政策。

历史人物

作为"九省总汇之通衢"的武汉,可谓群贤毕至、才俊荟萃。

先古以来,孙权江夏筑城、岳飞屯兵武昌、崔颢黄鹤楼题诗等先贤足迹至今千古传诵。明末抗击后金统帅熊廷弼修江堤,造福人民。特别是进入近代史后,辛亥首义地武汉,产生了刘静庵、黄兴、孙武、蒋翊武等一批革命志士;张之洞治鄂兴办工厂,开创了中国乃至东亚领先的现代工业先河;特定的土壤,培育了大批文化名人,如: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地质学家李四光、文学家闻一多、哲学家熊十力等等数不胜数。

本世纪三大伟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都不止一次到过武汉,在史书上留下光辉篇章。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1894年、1912年两度来汉,对辛亥首义的武汉给予了"武汉一呼,天下响应","民国开创,武汉实为首功"的高度评价。在他编制的《建国方略》等巨著中,曾为武汉专门作出建设规划。伟大领袖毛泽东曾在武昌农讲所、"八七"会址、东湖梅园等留下历史性脚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诗词手迹,炳蔚江城;17次在汉畅游长江的实践更深深地激励着武汉人民奋勇前进。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为推动中国改革开放巨轮加速前进,1992年初南巡首站抵达武汉,发表了"发展是硬道理"著名论断,迎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

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豪迈步伐,武汉已经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综合性工业重镇、商品贸易中心、交通枢钮和教育、科研基地。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文化名城更添活力。

在这跨世纪的交替中,武汉人正以改革者的魄力和创新者的勇气,锐意进取,再创辉煌。为把武汉建设成为中国钢铁、汽车、高新技术三大产业基地和金融、流通、运输、信息、科教五大聚散中心,塑造并充分展示开放式、多功能、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奕奕风采而团结奋斗。

武汉的友好城市

日本 大分

美国 匹兹堡

德国 杜伊斯堡

英国 曼彻斯特

罗马尼亚 加拉茨

乌克兰 基辅

苏丹 喀士穆

匈牙利 杰尔

法国 波尔多

荷兰 阿纳姆

韩国 清洲
第4个回答  2020-02-15
湖北在全国的中心,武汉是中部地区的中心,武汉辐射湖南 四川 陕西 河南 安徽 江西 六省。武汉的大学群就是靠这些省份建起来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