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地址及邮编

如题所述

1982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设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领导全国的武装力量。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主席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罢免,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继续存在,其职能和国家中央军委完全相同。这表明中央军委同时有两个名称:一个是中共中央军委,一个是国家的中央军委。从而确立了党和国家高度集中统一的行使领导职权的国防领导体制。此后,先后担任国防部长的有张爱萍(1982.11-1988.04)、秦基伟(1988.04-1993.03)、迟浩田(1993.03-2003.03)、曹刚川(2003.03-2008.03)、梁光烈(2008.03-),不再任命国防部副部长。

从此,国防部不再行使做为“军委对外的名称”的职责,仅仅是国务院系统的军事工作机关,既无决定权,也无执行权。国防部只在名义上负责公开的军事外交、兵役、国防教育等工作,实际工作由军委各总部实施。目前的国防部是名符其实的“三无单位”:无具体编制,只在每届全国人大换届时任命一名国防部长(由国务委员兼任,军内职务通常为军委副主席或军委委员);无具体机构:外事办公室(1996年前称外事局)为总参外事局,兵役办公室工作由总参动员部承担,维和事务办公室工作由总参二部承担;国防部甚至没有办公地点,虽然一直有“国防部大楼”的俗称,但实际上仍为军委办公厅大楼。

2008年初,国防部开始设立发言人制度,并成立了国防部新闻事务局。但有关部门对“新闻局”的编制体制并无明确说明。根据公开资料来看,新闻局应为一个正师级单位,隶属于总参的某个二级部(或即国防部外事办公室),而非国防部直属。

1954年11月,成立国防部办公厅,由位于北海公园西侧厂桥的军委办公厅兼任,对外称为“国防部大楼”。1965年11月起,军委办公厅又兼总参谋部办公厅。1979年4月,军委办公厅与总参谋部办公厅分开办公,迁入景山前街20号。此后,为了满足军委领导和机关办公、会议与活动的需要,也作为外事接待和军事外交活动的场所,在西长安街军事博物馆东侧新建“八一大楼”(844工程)。“八一大楼”于1997年3月2日破土动工,2000年后正式启用,俗称“国防部大楼”,目前主要也只承担军事外事活动。

官方没有公布国防部的名义上的地址。实际上,国防部的办公地点即中央军委机关的办公地点。

原来的中央军委办公厅大院在北京市西城区北海公园东侧的景山前街20号(俗称“三座门”——附近的大高玄殿原有三座牌楼),现在是“中央军委办公厅三座门接待处”,其礼堂的门厅现为中央军委办公厅文化活动中心“三座门艺术馆”。
中央军委在北京西山和玉泉山也有办公地。
北京市海淀区复兴路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旁的八一大楼现在是中国军方举办军事外交会议、欢迎外国军方领导人仪式、高级将领晋升授衔仪式等一些外事接待活动及礼仪活动的场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