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兴奋剂管理办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9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防止在体育运动中使用兴奋剂,保护体育运动参加者的身心健康,维护体育竞赛的公平竞争,规范反兴奋剂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反兴奋剂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兴奋剂,是指年度《兴奋剂目录》所列的禁用物质和禁用方法。

  本办法所称兴奋剂违规包括以下情形:

  (一)检测结果阳性;

  (二)使用或者企图使用兴奋剂;

  (三)逃避、拒绝或者未能完成样本采集;

  (四)违反行踪信息管理规定;

  (五)篡改或者企图篡改兴奋剂管制环节;

  (六)持有禁用物质或者禁用方法;

  (七)从事或者企图从事兴奋剂交易;

  (八)对运动员施用或者企图施用兴奋剂;

  (九)组织使用兴奋剂;

  (十)使用兴奋剂违规人员从事运动员辅助工作;

  (十一)其他法律法规或者国家体育总局的规范性文件明确将其规定为兴奋剂违规的行为。第三条 体育运动中的反兴奋剂工作,适用本办法。第四条 反兴奋剂工作坚持严令禁止、严格检查、严肃处理的方针。

  反兴奋剂工作遵循以下原则:

  (一)预防为主,教育为本;

  (二)公平、公正、公开;

  (三)维护运动员和辅助人员合法权益。第五条 国家体育总局负责并组织全国的反兴奋剂工作。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并组织本地区的反兴奋剂工作。

  国家反兴奋剂机构、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国家运动项目管理单位、运动员管理单位、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组织机构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开展反兴奋剂工作。第六条 鼓励对兴奋剂违规进行举报。第七条 本办法规定体育主管部门以及其他相关体育单位在反兴奋剂管理中的职责权限等内容。

  反兴奋剂工作的技术性、操作性规则由国家体育总局参照《世界反兴奋剂条例》的要求,制定《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管制通则》。第二章 反兴奋剂工作职责第八条 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协调和监督全国的反兴奋剂工作,确定反兴奋剂工作目标与任务,起草、制定反兴奋剂管理制度与规章,制定国家反兴奋剂发展规划,审核并监督省级体育主管部门、国家反兴奋剂机构、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国家运动项目管理单位反兴奋剂工作的实施,开展政府间反兴奋剂国际交流与合作。第九条 地方各级体育主管部门领导、协调和监督本地区的反兴奋剂工作,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和本办法开展反兴奋剂宣传教育,提高体育运动参加者和公众的反兴奋剂意识;加强青少年体育的反兴奋剂工作;配合国家反兴奋剂工作的开展,积极开展委托兴奋剂检查,在省级综合性运动会开展兴奋剂检查。

  省级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反兴奋剂工作。第十条 国家反兴奋剂机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组织实施兴奋剂检查与检测,实施对涉嫌兴奋剂违规的调查、听证、结果管理和监督,负责兴奋剂检测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开展反兴奋剂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和社会服务,参与反兴奋剂综合治理,组织开展反兴奋剂国际交流,监督各级各类体育组织开展反兴奋剂工作。第十一条 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本办法和社团章程负责本社团的反兴奋剂工作,制定反兴奋剂工作计划,组织实施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开展所属运动员及有关人员涉嫌兴奋剂违规的调查,实施兴奋剂违规处罚。

  全国性体育社会团体应当在本办法与《体育运动中兴奋剂管制通则》的基础上,修改完善其章程和相关反兴奋剂规则。第十二条 国家运动项目管理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负责所属运动项目的反兴奋剂工作,明确反兴奋剂工作职责和责任,提高管理人员反兴奋剂意识和能力,加强对国家队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地方运动项目管理单位履行反兴奋剂职责。

  国家运动项目管理单位应当设立专门的部门或者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反兴奋剂工作。第十三条 运动员管理单位包括运动员所属单位和有资格代表运动员进行注册的单位。

  运动员管理单位应当组织开展反兴奋剂宣传教育,加强药品、营养品、食品的管理,监督和协助运动员填报行踪等相关信息,对所属运动员及有关人员涉嫌的兴奋剂违规主动进行调查,配合兴奋剂检查与调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