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量时代,建筑师何去何从?

如题所述

中国城市已从增量走向存量,从粗放型向精致型发展,将来城市会不断更新。总体来说,40年前盖的房子,是解决生存问题,也是历史欠债。后期基本上是政府与地产商双重杠杆推动。改变是肯定的,但怎么改、由谁改,是向一个更加具有吸引力的方向改,还是经济型运作,不同城市决策者、不同专业人员或不同群体,发展理念都不太一样。我觉得未来中国城市会越变越好,取决于各个城市决策者与实施者的素质和修养。
城市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要素,在大规模城市,塑造好的空间也是有可能的,但也需要智慧。它并非一个增量的过程,而是如何更新的问题。城市有没有爱,不仅仅是城市规划师或建筑师的事情,更涉及到城市活力再生。通过哪些要素使得邻里关系、人与人彼此互助友爱,可能跟政治、宗教、文化或者一系列事件有关,比如阿那亚通过事件的策划使空间聚集人气。城市经营者的文化修养与智慧,决定城市空间的吸引力,这是一个系统问题。

我觉得谈一个城市也好、乡镇也好,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关怀。当各个不同群体把对城市的塑造,不管是增量还是存量塑造,都带有一种强烈的感情,或者塑造出来一种有诗意的空间, 我觉得这样的城市就可爱。但它绝不是一两个人或一两个群体能够塑造出来,它是一个交错的各种历时性、共时性、各种力量交织形成的整体的系统,这样才可以使这个城市真正具有情怀,真正有诗意。城市的关键是其空间的人文关怀。这种人文力量是决定城市的爱与恨的关键决定因素,其他都是帮助去呈现这种力量的一种表现而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1-21
 存量时代的更新没有绝对标准,可以有颠覆与创新,可以不用总是局限于功能性。今天的设计是陪伴式设计,不是英雄式设计。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要保有建筑师的情怀,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去更新和改造。因为我们保护的不仅仅是建筑,也是我们每个人的记忆。
第2个回答  2022-01-21
存量时代,建筑师何去何从? ga环球建筑 8月15日 21:31 关注 "今天的设计是陪伴式设计,不是英雄式设计.我们在做设计的时候要保有建筑师的情怀,在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去更新和改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