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豆科牧草根瘤固氮作用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如题所述

豆科牧草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指出培育与豆科牧草有效组合的高效优质根瘤菌菌株,协调共生固氮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充分发挥豆科牧草与根瘤菌的固氮效率,在饲草饲料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豆科牧草 根瘤菌 共生固氮

生物固氮对自然界的氮素循环有着十分重要是意义。具估计,每年全球的生物固氮量为175×107吨,是工业固氮的3倍。其中农田固氮约为9×107吨,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能力居各类固氮体系之首,约为3,7×106吨。近年来,共生固氮资源的人工开发利用成就显著,花生、大豆、紫云英、三叶草、直立黄芪、苜蓿、红豆草等根瘤菌接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南方荒山和北方黄土高原飞机大面积播种豆科牧草技术的推广起了关键性作用。但开发利用生物固氮资源及人工草场栽培豆科牧草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美国每年从豆类生物固氮获取240万吨氮素,俄罗斯为 260万吨,我国仅为160万吨。目前我国发现的豆科植物约为1500种,有90%以上为开发利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而固氮,自给氮素营养而成为高蛋白优质牧草,在饲草饲料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为。一公顷生长良好的紫花苜蓿,每年可提供300公斤氮素,三叶草可提供255公斤氮素,并且豆科牧草残渣在土壤中还有较高肥力。我省土地面积大,土壤贫瘠少氮,充分利用共生固氮资源,对农区粮草轮作和牧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有重要意义。

1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关系的形成

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需要共生双方基因的参与及生态环境的协调。豆科植物的根瘤是根瘤菌和植物之间对抗和协调的统一,最终成为相互有利的共生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协调关系不能完全建立,根瘤菌对豆科植物也可能是单纯寄生而无固氮作用。

根瘤的形成过程包括寄生在植物根区的定居,根表的接触,根毛卷曲,侵入线形体,根瘤菌的繁殖与释放,类菌体的形成和有效根瘤固氮活性出现等,每一步均受二者的遗传控制。

根瘤的结构

根瘤皮层:位于根瘤表皮,由4-10层薄壁细胞组成,不含根瘤菌,细胞较小,排列紧密,根瘤皮层具有保护作用,我省干旱地区豆科牧草根瘤表皮较厚。

分生组织:一般位于根瘤的先端,有一堆小型细胞,保持着细胞活跃分裂和生长作用,产生新的细胞形成皮层,维管束,增加含菌组织,使根瘤不断张大。分生组织位于皮层里,若在根瘤顶端,则形成棒状根瘤,如苜蓿、三叶草、豌豆的根瘤,根瘤单个或聚集在一起;若在顶端不同部位,形成分枝状根瘤;若在根瘤周围呈带状分布,则形成球状根瘤,如大豆、花生的根瘤,根瘤单个存在。

含菌组织:位于根瘤中部,是根瘤内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含菌细胞构成。在三叶草、豌豆、花生的有效根瘤内,几乎100%的细胞都含有类菌体,而在菜豆、锦鸡儿、田菁的有效根瘤内,通常只有50-70%的细胞受感染。

维管束系统:位于皮层内,呈网状分布,与根中柱木质部和韧皮部相连,成为根瘤的疏导组织。光合产物输入根瘤和固氮产物供给植物利用,都需要通过维管束。苜蓿和三叶草有2或4条维管束,豌豆、大豆、田菁等较大的圆形根瘤中,维管束分枝形成疏导组织网。发育完全的维管束由木质导管,韧皮纤维,筛管和伴胞组成;包在一层薄壁细胞鞘内,鞘外有凯氏内皮层环绕着,维管束常有几层未受感染的薄壁组织细胞将维管束与内部组织隔开。由此可见,豆科植物的根瘤具有十分复杂的组织结构和高度的组织分化。

提高根瘤菌与豆科牧草共生固氮效率

在草业生产中,提高根瘤菌与豆科牧草的共生固氮效率,必须重视下列问题:

选育与豆科牧草品种有效组合的高效根瘤菌菌株,根瘤菌的选育,只有服从于栽培豆科牧草品种,获得最有效的组合,加强共生体系发挥共生固氮作用。

自然筛选菌种是根瘤菌选育的一项基础工作。栽培过豆科牧草的土壤就有根瘤菌存在,饲用蚕豆、红豆草、直立黄芪等根瘤丰富。从根瘤中分离获得纯种,通过结瘤和固氮比较试验,筛选优良菌株。

选育工作的另一方面是人工改造菌种,培育新种或新菌系。在分子遗传学理论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进行基因转移和基因重组,把有关共生固氮的基因,如感染、结瘤吸氢、耐旱、耐盐碱、耐氨(铵)等基因转移和组装,定向培育新种。

协调共生固氮关系的各个环节:在自然条件下,要充分利用共生固氮作用,首先必须满足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所需要的生活条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共生固氮效率。

光合作用是固氮强度的决定因素之一:豆科牧草的光合作用能为根瘤菌提供碳素养料,为共生固氮提供能源物质。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均能影响成瘤和固氮,如光照不足或中止向根部运输糖分,已侵染根毛的根瘤菌不在向前推进,无法成瘤,有效根瘤的固氮酶活性降低或迅速衰败。反之,能促进光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如延长光照时间等能增强根瘤的固氮作用。由此可见控制光合作用能有效的调节共生固氮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摘要:本文简述了豆科牧草与根瘤菌的共生固氮作用,指出培育与豆科牧草有效组合的高效优质根瘤菌菌株,协调共生固氮各环节的影响因素,充分发挥豆科牧草与根瘤菌的固氮效率,在饲草饲料生产上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豆科牧草 根瘤菌 共生固氮
生物固氮对自然界的氮素循环有着十分重要是意义。具估计,每年全球的生物固氮量为175×107吨,是工业固氮的3倍。其中农田固氮约为9×107吨,而根瘤菌与豆科植物的共生固氮能力居各类固氮体系之首,约为3,7×106吨。近年来,共生固氮资源的人工开发利用成就显著,花生、大豆、紫云英、三叶草、直立黄芪、苜蓿、红豆草等根瘤菌接种大面积推广应用,南方荒山和北方黄土高原飞机大面积播种豆科牧草技术的推广起了关键性作用。但开发利用生物固氮资源及人工草场栽培豆科牧草与国外相比差距较大,美国每年从豆类生物固氮获取240万吨氮素,俄罗斯为 260万吨,我国仅为160万吨。目前我国发现的豆科植物约为1500种,有90%以上为开发利用。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形成根瘤而固氮,自给氮素营养而成为高蛋白优质牧草,在饲草饲料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为。一公顷生长良好的紫花苜蓿,每年可提供300公斤氮素,三叶草可提供255公斤氮素,并且豆科牧草残渣在土壤中还有较高肥力。我省土地面积大,土壤贫瘠少氮,充分利用共生固氮资源,对农区粮草轮作和牧区饲草饲料基地建设有重要意义。
1 根瘤菌与豆科植物共生关系的形成
固氮豆科植物的根瘤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步骤过程,需要共生双方基因的参与及生态环境的协调。豆科植物的根瘤是根瘤菌和植物之间对抗和协调的统一,最终成为相互有利的共生关系。在某些情况下,协调关系不能完全建立,根瘤菌对豆科植物也可能是单纯寄生而无固氮作用。
根瘤的形成过程包括寄生在植物根区的定居,根表的接触,根毛卷曲,侵入线形体,根瘤菌的繁殖与释放,类菌体的形成和有效根瘤固氮活性出现等,每一步均受二者的遗传控制。
根瘤的结构
根瘤皮层:位于根瘤表皮,由4-10层薄壁细胞组成,不含根瘤菌,细胞较小,排列紧密,根瘤皮层具有保护作用,我省干旱地区豆科牧草根瘤表皮较厚。
分生组织:一般位于根瘤的先端,有一堆小型细胞,保持着细胞活跃分裂和生长作用,产生新的细胞形成皮层,维管束,增加含菌组织,使根瘤不断张大。分生组织位于皮层里,若在根瘤顶端,则形成棒状根瘤,如苜蓿、三叶草、豌豆的根瘤,根瘤单个或聚集在一起;若在顶端不同部位,形成分枝状根瘤;若在根瘤周围呈带状分布,则形成球状根瘤,如大豆、花生的根瘤,根瘤单个存在。
含菌组织:位于根瘤中部,是根瘤内部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含菌细胞构成。在三叶草、豌豆、花生的有效根瘤内,几乎100%的细胞都含有类菌体,而在菜豆、锦鸡儿、田菁的有效根瘤内,通常只有50-70%的细胞受感染。
维管束系统:位于皮层内,呈网状分布,与根中柱木质部和韧皮部相连,成为根瘤的疏导组织。光合产物输入根瘤和固氮产物供给植物利用,都需要通过维管束。苜蓿和三叶草有2或4条维管束,豌豆、大豆、田菁等较大的圆形根瘤中,维管束分枝形成疏导组织网。发育完全的维管束由木质导管,韧皮纤维,筛管和伴胞组成;包在一层薄壁细胞鞘内,鞘外有凯氏内皮层环绕着,维管束常有几层未受感染的薄壁组织细胞将维管束与内部组织隔开。由此可见,豆科植物的根瘤具有十分复杂的组织结构和高度的组织分化。
提高根瘤菌与豆科牧草共生固氮效率
在草业生产中,提高根瘤菌与豆科牧草的共生固氮效率,必须重视下列问题:
选育与豆科牧草品种有效组合的高效根瘤菌菌株,根瘤菌的选育,只有服从于栽培豆科牧草品种,获得最有效的组合,加强共生体系发挥共生固氮作用。
自然筛选菌种是根瘤菌选育的一项基础工作。栽培过豆科牧草的土壤就有根瘤菌存在,饲用蚕豆、红豆草、直立黄芪等根瘤丰富。从根瘤中分离获得纯种,通过结瘤和固氮比较试验,筛选优良菌株。
选育工作的另一方面是人工改造菌种,培育新种或新菌系。在分子遗传学理论基础上,利用基因工程等高新技术进行基因转移和基因重组,把有关共生固氮的基因,如感染、结瘤吸氢、耐旱、耐盐碱、耐氨(铵)等基因转移和组装,定向培育新种。
协调共生固氮关系的各个环节:在自然条件下,要充分利用共生固氮作用,首先必须满足根瘤菌和豆科植物所需要的生活条件,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共生固氮效率。
光合作用是固氮强度的决定因素之一:豆科牧草的光合作用能为根瘤菌提供碳素养料,为共生固氮提供能源物质。影响光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均能影响成瘤和固氮,如光照不足或中止向根部运输糖分,已侵染根毛的根瘤菌不在向前推进,无法成瘤,有效根瘤的固氮酶活性降低或迅速衰败。反之,能促进光合作用的各种因素,如延长光照时间等能增强根瘤的固氮作用。由此可见控制光合作用能有效的调节共生固氮作用。
牧草生长发育过程中固氮作用动态:在豆科牧草生长发育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固氮作用产物最后大量地积累在籽实中。固氮作用和豆科牧草的发育是充分协调的,当子叶中的氮素快耗尽时,根瘤就形成了,为牧草的旺盛生长准备了供应氮素的条件。随植株生长,光合产物增多,固氮作用积累的氮素增加,在整个牧草生长阶段,固氮作用持续进行。当豆科牧草转为生殖生长阶段后,情况发生急剧变化,同化的物质向籽实积累,这时根瘤衰败。
为积累氮素,一方面要在牧草营养生长阶段加强固氮作用,另一方面也要使固氮作用持续的生长,这个目的可以通过豆科牧草和根瘤菌育种、生理调节和生态环境控制而实现。
共生固氮的生态条件
土壤水分:土壤水分保持在饱和持水量的60~80%,根瘤形成和牧草生长量最高。若草地土壤水分不足,植物缺少正常根毛,根瘤菌感染受到限制,使天然草地豆科牧草根瘤数量极少,个体小。缺水影响根瘤的正常发育,长期缺水会导致根瘤脱落。
土壤氧气含量:根瘤菌是好氧性微生物,土壤通气状况影响根瘤菌在土壤中的活力,也影响根瘤的固氮活性。在土壤渍水或板结、过度放牧情况下,根瘤很少或很难形成,或只在土表中形成。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可促进根瘤形成,并提高生物固氮效率。
温度:温度对共生体系的影响是复杂的。温带豆科植物在7 0C能结瘤,热带豆科牧草在20 0C左右时严重影响结瘤,青海从外省引进根瘤菌接种豆科牧草,结瘤率低,无效根瘤多。野外考察中发现,3500米以上豆科牧草结瘤小而少,无效根瘤多,固氮活性低,有的甚至无固氮活性。因此筛选土著优良根瘤菌是应研究的课题。
PH:多数豆科牧草适宜在中性或偏碱土壤中结瘤固氮。豆科牧草生长的PH范围常宽于结瘤的PH范围。如大豆的PH3.9-9.6内能生长,而在PH4.6-8.0时才结瘤。PH对苜蓿影响也十分典型,当PH下降到4.7时形成根瘤的速度迅速下降。我省大部分土壤适合多数豆科牧草生长结瘤。
第2个回答  2020-10-08
微生物不但存在于土壤中,也存在于一部分植物的组织里,与植物共生。高等植物的根部与微生物共生的现象,通常有两种类型,即根瘤与菌根。

一、根瘤

(一)基本情况

在某些植物的根系上,常具有许多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这是由土壤中某些细菌或放线菌侵入植物根部组织而形成的瘤状结构,是细菌或放线菌与植物根部形成的共生体,能够形成根瘤的细菌一般称为根瘤菌。

根据根瘤中共生菌的种类,可将根瘤分成3大类:根瘤菌根瘤、蓝细菌根瘤、放线菌根瘤。根瘤菌根瘤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也存在榆科植物;蓝细菌根瘤存在苏铁等极少数植物;放线菌根瘤主要存在木本植物。

(二)功能

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氮素,转变为氨,供共生植物利用。根瘤菌所制造的一部分物质还可以从共生植物的根部分解到土壤中,为其它非共生植物的根所利用。

二、菌根

(一)基本情况

指某些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的共生体。共生部位无瘤状突起。根据真菌与植物细胞间的关系通常将菌根分为3大类型:外生菌根、内生菌根、过渡菌根。大约97%的有花植物可形成菌根。

(二)功能

1、能改善植物水分、养分代谢。菌根菌促进营养物质和水分的吸收,特别是在土壤磷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使植物更有效地从土壤中吸收磷。菌根菌还能增加宿主植物根系对铜、锌等微量元素的吸收,分解土壤中的有机质,加速土壤养分循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中养分的有效性。有的菌根菌能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游离氯素,促进植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植物生长。

2、能够产生植物生长调节物和抗生素。菌根菌能分泌生长激素和生长调节素,促进植物根系及地上部分的生长。菌根在生长、存活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天然激素,如生长素、吲哚乙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调节素等,这些激素在形成菌根之前就能对植物根系的生长发育起促进作用。

3、增强植物体的免疫功能。菌根菌可提高树木抗逆性。

三、根瘤和菌根间关系

(一)共同点

都属于高等植物根部与微生物间共生。

(二)区别

1、外观不同:根瘤有明显的瘤,而菌根没有。

2、微生物不同:根瘤的微生物是细菌,而菌根的微生物是真菌。

3、高等植物的范围不同:根瘤的发生以豆科植物为主,少量的榆科植物、苏铁和木本植物,而菌根能发生在97%的有花植物。

4、对高等植物供养不同:根瘤以固空气中的氮为主,供给高等植物,而菌根没有固氮作用,是以多种方式供给高等植物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