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如题所述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总结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自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以及分析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切入点和所应遵循的规律。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是“四个提高”,即提高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是“四个正确认识”,即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以及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三个规律”,即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的确定,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以及立德树人这一高校的立身之本。而切入点的选择和规律的遵循,则与目标的实现存在着内在统一关系,即切入点的选择,决定了目标实现的可能性,而规律的遵循,则提供了从切入点到目标实现之间的正确途径。因此,把握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对于有效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作用重大。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提出的“四个正确认识”的切入点,是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历史经验的坚持和发展。

  在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中,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是“四个正确认识”的核心。因为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大局和把握未来发展大势,需要两个坐标:其一,是从历史到现实的纵向坐标,从中体现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即中国能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成就、以及今天还存在不少困难和矛盾的历史原因是什么?其二,是中国同世界关系的横向坐标,即中国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变化?而这两个坐标的确立以及交叉,正需要引入第二个“正确认识”,即“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有了这两个“正确认识”,才有可能引导大学生把承担“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转化为内在的自觉意识,并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从“四个正确认识”切入,才能真正达到“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的目标。因为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大局和把握未来发展大势,需要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辩证的理论思维和科学的价值导向,这可以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而要让大学生真正达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这“四个认同”的政治觉悟,是需要奠定在理性的基础上的,这样才能既克服没有自信的妄自菲薄的心态,又避免盲目自信的妄自尊大的倾向,这一理性的基础,同样是对当代中国和世界的正确认识;大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养成和文化素养的提升,需要以当代中国和世界的关系为坐标来融通古今中外,这也需要大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把以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为核心的“四个正确认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既遵循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也遵循了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因为它不仅满足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成才的意识形态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从而能真正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大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多有自己的成才理想和职业理想,但这一大潮也带来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如何在多元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的冲突中,做到既不至于陷入迷茫状态而丧失自我,又不至于完全沉浸在自我之中而无限膨胀,而是寻找到对自己的正确定位,从而确立成才理想和职业理想,并找到达到理想的正确途径,这需要有对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的正确认识,而思想政治工作在这方面切入和尽力,就找到了党和国家意识形态需求和大学生成才需求的契合点。

  上海交通大学近些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在形势政策课方面有很大突破,即以“读懂中国”为核心理念构建形势政策课体系。这既打通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又融通了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即如何以帮助大学生“四个正确认识”特别是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为切入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08
大学生处在18--22、23岁的年龄阶段,以埃里克森的人格终生发展论来说,是成年早期(18~25岁):要处理亲密对孤独的冲突。这个阶段要与他人发生爱的关系,就是把自己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融合一体。这里有自我牺牲或损失,只有这样才能在恋爱中建立真正亲密无间的关系,从而获得亲密感,否则将产生孤独感。

有爱就可能会有性,现在许多大学生会以“有爱的性”为自己性的标准。“有爱的性”也许我们不能说什么,但婚姻之外的“有爱的性”是不是真的是“有爱的性”?

“有爱的性”首先应该是“安全的性”。“安全的性”不只是预防怀孕和预防疾病,更应该提供感情上的安全感。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都渴望一个有承诺、责任、美好、持久甚至是天荒地老的关系吗?那在我们性的关系中,尤其是在“有爱的性”中不是一样的吗?

“有爱的性”要学会“保留”。“保留”不是老土,也不是封建,是益处、价值、美德;同时也是自我克制的胜利,一种纪律和延后的满足,更是对自己爱的人的承诺、保护与尊重!事先声明,我也反对抄袭,公布这些收集的网站只是为了供你们参考,毕业论文都

知道严禁抄袭,那些网上一搜就找到的更不能看了,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

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http://www.lw54.com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

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

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

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

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
第2个回答  2020-10-08
大学生该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首先,什么是价值观呢?价值观是指人们在处理普遍性价值问题上,所持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而人们在价值追求上抱有怎样的信念、信仰、理想,便构成了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有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其核心内容和最高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

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的特殊观念系统。进一步说,它是人们在处理价值问题,特别是那些普遍性价值问题所持的立场、观点、态度的总和。价值观特有的形式,是人们头脑中有关的信念、信仰和理想系统。在现实生活中,无论是社会的经济、政治、道德和文化领域,还是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普遍地存在着价值问题。人们如何理解和对待这些问题,内心深处究竟相信什么、需要什么、坚持和追求什么,都是价值观所特有的思想内容。社会意识归根到底反映社会存在。人们有什么样的价值观,是同他们有什么样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和条件相联系的,是基于自身利益和需要的产物。正因为如此,作为人的有意识的选择和追求,价值观就有了自觉与盲目、真实与虚幻、先进与落后、正确与错误等性质和程度上的差别。一种价值观是否科学、合理、先进,归根到底要看它如何反映和反映了什么样的主体利益、条件和需要,是否同事物发展的规律和人类历史进步的趋势相一致。

价值观对主体的行为有着深层的导向作用。人的信念、信仰、理想总是像心目中的“坐标”、“天平”和“尺子”一样,随时都在起着价值判断的作用,以确定自己行为的方向、态度和方式。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尽可能地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去生活,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和行为取向。同时,国家和社会也有自己的主导价值观。一个社会的主导价值观是该社会所特有的文化、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显著标志,是它赖以维系的精神支柱,也是社会决策的动机和目的之所在。正因为如此,价值观在思想文化建设中往往占有核心和基础的地位。

目前,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在世界上,东西方之间、传统与现代化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及封建主义之间等不同文化和价值观体系的冲突,在国际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越来越明显,其影响也日益突出。在国内,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空前伟大的事业,要求与之相适应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主导价值观,作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推动力的共同理想、信念,为我们事业的成功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正在走自己民族振兴之路的社会主义中国,必须高举起自己的旗帜,切实加强主导价值观的建设,以使我们在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