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要挖大运河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如题所述

隋朝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人造运河,其全长有1797千米。从公元前486年起,就进行了早期的开凿。据史料记载,当时吴越之地的吴国为了北伐争霸中原,在扬州附近开凿了一条引长江水入淮河的人工运河。而从此各朝代在其基础之上,不断的向北、向南扩展。后经隋朝的大整治,基本上完成了今日京杭运河的规模。隋朝大运河一共是由广通渠、通济渠、永济渠、山阳渎、江南河五段组成。公元610年,在完成最后一段江南渠运河后,彻底的实现了长安到杭州和北京的全程水路,实现了船舶直达,从而使得运河对于实现我国南北大贯通有重要意义。

为何要开工挖大运河

公元581年,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接受了后周的禅让,结束了400年左右的分裂割据局面,定都长安。但是由于关中地区经历了魏晋南北朝300余年战乱,和大规模植被破坏。环境早已破败不堪,水土流失极为严重,粮食产量下降。导致关中之地产出的粮食不足以供应承担帝国的都城,必须要从函谷关以东各地调集粮草供应大都。

由于古代的交通对于地理的依赖性非常大,单单依靠走陆地的运输,远远不够京师的消耗。而且运输途中人和骡马自身也要消耗粮食,加上车马劳顿,粮食运到京城时间加长。一有动乱,就会造成京城缺粮饥荒。因此隋文帝派遣了宇文恺在渭水南侧开渠,引入渭水流向京都三百多里,依靠漕运增加了运载粮食的量,降低了人力成本。但是由潼关西而来的槽船在经过三门峡时,水流十分的急速和险峻,导致漕船经常被冲走。统治者一时也无力进行整治,只能搁置。

公元584年,随着多年来的开皇之治,使得隋朝国富民强、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但是隋朝的长安、洛阳两个京都和北方边防军所需的粮食激增,急需江淮之地及时供应。由于陆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小,费用大,无法满足京都和北方的需要。于是继位者隋炀帝决定了要开辟一条横贯国家南北的大运河,利用水路进行南北和东西之间的运输。从经济上来讲,这也符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为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经济就有了显著的发展,而全国的经济中心也逐渐由北方转到南方来,江南也成为了全国最富庶的地区。从政治上,也加强了隋朝对于东北和江南地区的控制,实现了政权的牢固统治。这也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客观条件,也是开凿大运河的客观需要。由此加强了隋朝对地方的治理和统治,巩固了政权,改善全国的交通运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5
是为了发展南北方的经济,也是为了融合南北方的文化,所以才会挖大运河,对当时的经济造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第2个回答  2021-06-25
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保卫国家,保卫当地的老百姓,其实本意是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