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朱高炽造反失败主要是因为哪些原因导致的?

如题所述

如果要论朝朝最奇葩的皇帝,非朱棣的儿子朱高煦非属。朱高煦是明成祖朱棣的次子,是明仁宗朱高炽的弟弟,和明宣宗朱瞻基当然也就是叔侄关系了。


朱高煦有五大特点。

一是有本领。他天生英武,力气过人,而且善于骑射,和朱棣“很类已”。特别是在靖难之役时,朱高煦多次充当急先锋,并多次救朱棣于危难之中,朱棣很赞赏他,认为这个儿子有自己的风范。甚至,朱棣有一次抚摸着他的背部道说了8个字:“努力哦,世子常常生病。”这8个字等于暗示太子之位他有希望。


原来朱棣的长子朱高炽只爱读书,不爱习武,他的体态很肥胖,连路都走不稳,必须要两个人搀扶才行。一生爱武的朱棣感觉他不像自己,因而不喜欢他,朱棣几次表现出有更换太子之意。靖难成功之后,朱棣登上了皇位,但就立皇太子的事上优柔寡断,给了朱高煦很大的希望。


二是有短板。朱高煦对人言行轻佻,就连他的爷爷朱元璋都非常讨厌他。他的堂哥朱允炆继位时,他与兄长朱高炽进京朝拜。他的舅舅徐辉祖看不惯他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样子,就暗中告诫他。他不听告诫,不听就不听呗,还偷走了他舅舅最心爱的宝马,跑回北平(今北京)。跑就跑呗,一路上还杀死官民,还在涿州击杀驿丞。为此朝臣们都纷纷指责他的父亲朱棣,“子不教父之过”,这样的逆子实在是让自己老爹下不了台。他还私自训养士兵,放纵手下滥杀无辜。


三是有野心。然而,朱高炽毕竟是朱元璋亲自挑选的世子,他在其他方面很优秀,朱棣又必须遵守内阁制度和长幼有序制度,最终他还是立了朱高炽当太子,希望破灭之后的朱高煦很愤怒。

同时,朱高煦恃功骄纵,经常干违法的事。同时,朱高煦还不肯就藩云南汉王府,称“我何罪,斥我万里”;还待在京城,广招侍卫,常以唐太宗自比,而且多次陷害太子。后来,朱棣心疼儿子,将朱高煦改封到了青州,位于南京和北京之间,算是中原地区了。

结果,朱高煦还是不肯就藩,并说“我何罪,置我瘠土”;这让成祖开始怀疑他有夺嫡的意图。后来朱高煦又私募三千精兵,击杀北平的兵马指挥使,僭越使用御用车马器物。这让成祖非常愤怒,对朱高煦严加痛斥后囚禁。原本,成祖准备将其废为庶人。幸得太子朱高炽的极力维护,朱高煦这才躲过了惩罚。


仁宗去世后,当时仁宗长子朱瞻基还在南京。原本朱高煦是有机会夺位的,他可以封锁消息,在北京矫诏宣布继位,然后册封朱瞻基为王即可。可是,他错过了时机,朱瞻基很快得到了仁宗去世的消息,急匆匆赶回北京。


朱高煦这时还是有机会的,可以多派几路人马,封锁进京的所有道路,击杀朱瞻基。结果,朱高煦仓促之间在山东境内设伏,截杀朱瞻基。因为准备不足,刺杀失败。宣宗朱瞻基顺利抵京,登基为帝。


五是有罪过。

公元1416年十月,朱高炽已犯案数十起,要是平常将领早碎尸万段了。朱棣一怒把他囚禁在西华门内,准备将他废为庶人。太子朱高炽不计前嫌替他向父亲求情,朱棣免了他的罪,削去他的两护卫,将他的亲信诛杀。撵他回到封地,但罪孽深重的他仍不思悔改。


公元1424年,朱棣驾崩,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不安分的朱高煦又开始积极活动起来,他想学父亲发动第二次“靖难之役”,他派遣心腹入京,伺机叛乱。结果被明仁宗查出,仍没有剿灭他,给他悔改的机会。明仁宗将朱高煦召回京城,既加工资又赏宝物。然后命他回他的封地乐安,封他的长子为世子,其他的儿子为郡王。

一年后,明仁宗突然病逝,太子朱瞻基从南京回来奔丧。朱高煦却在半路上设埋伏预谋夺皇位,结果没有成功。朱瞻基登上皇位,是为明宣宗。他又对朱高煦大加赏赐并尽量满足他所提出的一切要求。结果他认为自己侄子好欺负,继续作死。


又过了一年,朱高煦率儿子起兵造反,结果被部将张辅告发。朱瞻基于是亲征,结果没有一点悬念,最后选择了投降。朱瞻基将朱高煦父子废为庶人,关押在皇城西安门内,逆党王斌等被杀,同谋640余人被杀,因故意放纵和藏匿反贼的有1500余人约一半被处死,另外的被罚守卫边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应该是朱高炽不得人心导致的,他虽然造反,但是朝廷里没有人支持他,都支持在位的皇帝,觉得他是乱臣贼子,所以他造反一直失败。
第2个回答  2020-10-14
一是时机没把握好,他选择的时机其实并不是最好的时机。二是因为很多人反叛了他,导致他最后孤立无援,只能接受落败的结果。
第3个回答  2020-10-14
朱高炽造反失败,一个是自己没有学识,文化能力有限,其人不爱读书,而爱好武力。性格也不是皇帝该有的,穷兵黩武,崇尚武力。
第4个回答  2020-10-14
朱高炽造反失败的原因有一、师出无名,他侄子朱瞻基没有什么过错,他兴无名之师必败无疑。二、他打仗厉害,但谋局布篇差强人意,难敌官军。三、朱瞻基不是软弱仁慈的建文帝,没有占天时地利人和的他注定失败,历史不会重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