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的结果

如题所述

王熙凤策划了掉包计,黛玉泪尽而亡,宝玉出家,贾家呼啦啦似大厦倾,宝钗寡守空房……
跟高鹗的贾家蒙恩家道中兴相反的结局,悲呢!
曹雪芹在后四十回中到底写了什么结局,因版本的遗失,今天已经难以考证;不过当年拍摄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集众多红学权威之观点,不但演员阵容空前绝后,情节演绎的结果也应该比较符合曹老的原著:

一、黛玉确实夭亡了,但不是在宝玉娶妻的当天,而是因宝玉出海未归,担忧成疾,在梦到宝玉溺水而死的心灰意冷之下,旧病缠身而逝。著名的黛玉焚稿也已经有各大剧种来体现过了。无生最喜欢陈晓旭版的黛玉,形神兼备,楚楚动人。另外,越剧里的王文娟也很有黛玉的风骨

二、宝钗确实是在黛玉死后嫁给宝玉的,而不是因为什么“调包计”。首先从凤姐的角度来说,如果她真想给宝玉找一位夫人,她绝对不会挑选能干到可以分享她的权势的宝钗,反倒是不通世事的黛玉才是上佳之选;何况从前八十回来看,凤姐也是一直在想方设法地把宝黛二人相提并论的。黛玉死后,宝玉回来了,万念俱灰之时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任家人摆布地娶了宝钗(有可能是为了给家族留下一个后代),但是他那时应该就已经看破了红尘,对家族的兴衰不抱什么期望了

三、宝玉最后的结局应该是潦倒后出家为僧。荣宁二府被查抄后,不可能像续书所写的,后来获得了什么特赦;应该是像电视剧演的那样,整个家族分崩离析,重要人物或者死去(包括鸳鸯等人的自尽)或者被卖。宝玉是被贾芸和小红(就是红玉)设法从狱中救出的唯一一人,续写中把贾芸写成了恶人,毫无根据。但是宝玉没有和他们生活在一起,而是独自离开了,途中曾经遇到过着安稳富足的平淡日子的蒋玉涵和袭人夫妻,他只在他们家住了一夜就又不辞而别了(剧中巧妙地交待是因为蒋玉涵把宝钗接来了的缘故,宝玉是有意与宝钗失之交臂)。宝玉后来也曾遇到过被迫卖身为娼的湘云,但是当时沦为乞丐的他并没有能力让湘云脱离苦海,只能像电视中所演的那样,他在岸上眼睁睁地看着湘云被花船上的恩客们拖走并划船远离,听她哭叫着“艾哥哥”(二哥哥),满心凄惨。一直陪伴在宝玉身边的,只有黛玉曾经戏谑地形容他们是渔翁渔婆时给他的玻璃绣球灯;后来被官差无赖打破,他仍然留着那些碎片,他对黛玉的深情与专情,可见一斑。最后,他的结局如果不是死去,就肯定和惜春一样,遁入空门,逃避俗世的烦恼,从此青灯古佛,了此残生

四、凤姐最后的结局是贫病交加死于狱中。无生很喜欢凤姐,也喜欢邓婕版的凤姐,除了她,没人能演活那个角色。她在最后被草席拖出去的镜头完全吻合她个人的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可是她实在是个厉害角色,放在今天,绝对是一流的女强人,超级白领。但是有件事她为自己留了后路,就是曾经善待过刘姥姥,因此老人感恩而从青楼的火坑中救出了凤姐的独女巧姐。像古人所说的那样,太精明的人,无法留下男孩子当后代的吧!曹老在这方面还是很有点迷信色彩的.

我觉得续写的红楼梦完全背离了作者曹雪芹的写作!我看红楼梦只认真看了前八十回,最后的四十回没怎么看我就觉的高额写的不怎么样,但是也对红楼梦的传世起了一定的贡献!我觉得你应该听听刘心武的红楼梦的讲解,挺不错的!

最后一集的画面是穿着很寒酸的宝钗用手绢捂着脸大哭:宝玉貌似沦为乞丐,突然找到了袭人家里,在袭人家过了一夜。第二天,袭人当时的老公蒋玉函去把宝钗接到家里,让他们夫妻见面;这时,袭人因为照顾了宝玉一晚,累得打盹了。等宝钗被蒋玉函接到他和袭人家里时,袭人还在瞌睡,但是宝玉已经走了。蒋玉函说,他去找二爷(宝玉),宝钗说“不用找了,他不会回来了”,然后就大哭了……
话说那个画面真的很催泪,剧中的宝姐姐怕是只哭过两次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30
87版多是遵照红楼梦前八十回的内容,多从脂砚斋抄本,基本是曹翁的意思,电视里面没有讲到宝玉出家。
结局并非今天的通行百二十本,即陈高本,陈高本的抄家简直是挠痒痒。最大的败笔是“兰桂齐芬”,家业复起,殊不类茫茫白地,真成干净者矣。

结局总是假设的,而非存在的,因为曹翁的原本已经散佚了,作者意图上的结局是啥红学界,红学爱好者只能是从脂评和前80回的伏笔中查找。

一般认为

一、十二钗除死在前面的秦可卿(十三回死),其他的都在80回后交代,但是前面的判词,伏线,都可以预见去结局,比如史湘云:第五回,画释:几缕飞云,一湾逝水。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史湘云之嫁卫若兰,但“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取“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意,好景不长,最终离散,80会后呢?她有“寒塘渡鹤影”(76回)之句,可见是漂泊无依的,这点在87版《红楼梦》有体现。另外,黛玉的结局也是有伏的,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是宝黛合集的判词),前面两句是说宝钗,说她虽有妇德,却是徒劳的。后面“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因倒着读,即林黛玉的谐音。从册里的画“两株枯木(双木为林),木上悬着一圈玉带”看,可能又喻黛玉泪枯而死,宝玉为怀念她而弃绝一切世俗欲念(玉带象征贵族公子生活)为僧的意思(这里值得商榷)。也可能暗喻她是将玉带挂在林中,投湖而死。这也是现在猜测很多的一种说法。 (红学家们),还有76回与史湘云的绝对“冷月葬花魂”,无不成为谶语。
比如王熙凤,判词和第十三回,秦可卿给凤姐的托梦,都可见最终是“误了卿卿性命”。
其他的诸如二木头的所嫁非人,(判词云: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所以她应该是在后四十回死去的),还有冷心冷语的惜春,判词也是有叙述的。惜春话的话语是曼陀罗花,是佛花,这提示她的结局。她和妙玉交情最厚,是有原因的,没有共同的话语,妙玉那样刻薄的人会接受惜春吗?

妙玉如何?第五回有画释: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 以及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我们前八十回在76回有“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中秋联诗,大概在80后是不赖寂寞的。(但是靖藏本脂评说法不一样),但是结局是悲惨的。
其他的,要么如探春的远嫁他乡,终身不得归故土;或者如巧姐儿的被卖,“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但是“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联系起来看,当是刘姥姥了。这一点,87版说的是刘姥姥千里寻找巧哥儿。程高本把“刘氏”该作“村妇”。可见大家都认同是刘姥姥拯救巧姐儿。

李纨呢,正册判词之十 画释: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只是做别人的笑料。
元春在省
亲的一番话可见她的处境。不述。

二、贾府。在勘破三春景不长,大概是第五回所作的判词:【收尾·飞鸟各投林】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树倒猢狲散,贾政、赦等肯定是处斩。因为今天的红学研究大多是研究红楼梦中的巾帼,所以对须眉的挖掘还很少。合理的说法不多。

三、值得说的是宝玉,他的结局到底为何,肯定不是兰桂齐芬,红学界对这个是大加鞭挞的。大概是“看破的,遁入空门” ,《西江月》说他“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很是困苦的,但是也不能肯定他的结局是做和尚,因为“遁入空门”有探春,他出家与否,我认为没有定说。尽管后40回一再地说僧道欲收他,他也表现出极大的愿望,但是作为80后的几时回,我们本来就因该持怀疑态度,所以岂足信哉?以宝玉“寒冬噎酸虀,雪夜围破毡”的状况看,我想他是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其他的。看看前八十回,就可以了,所以,87版结局似乎没写宝玉出家,我很以为然,是科学的。
而且我也没看到说宝玉出家,这是传统的说话,所以大家都说他要出家,开卷第一回,作者就明确反对传统的才子佳人式的写作,那种大团圆的结局到红楼梦,已经走到尽头,甚至不允许一个宝玉苟活于世上,宝玉,这个在“你这府上只有门口那两座石狮子是干净的!”的世界上,到时很纯洁很纯洁的,这个污秽的世界上不允许存在这些个些许光明的,正如,《群鬼》和《原野》中那种异质化的现实,很难留一个光明的活口-----宝玉!这是批判现实主义的残忍。

如果电视里果真说他出家做和尚,那是我的 错。毕竟看很久了,实在太忙了,但是87版确实经典。呵呵,
反正我实在没看出在87版宝玉当和尚了

希望有所帮助。则我之大幸
第2个回答  2010-08-29
一楼的 赞一个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