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事品牌延伸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百事品牌延伸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麻烦大家了,回答得越详细越好~

启示一 小企业如何做品牌
 30年代,百事在世界上首次通过广播宣布,将当时最高价为10美分饮料降价一半,使顾客用5美分就能买到,拉开了美国软饮料业中首场价格争夺战。把6盎司的瓶改成12盎司,改变口味等,但是这些策略都没有使百事得到新生,百事50年代初再次面临倒闭,1983年,百事聘请罗杰·恩里克担任总裁,他一上任就把目光盯在了广告上。对软饮料而言,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的产品味觉很难分清孰优孰劣,因此,焦点便在塑造商品的性格的广告(也就是品牌和企业文化)上了。
   首先是准确定位:从年轻人身上发现市场,把自己定位为新生代的可乐;并且选择合适的品牌代言人,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作为自己的品牌代言人,把品牌人格化形象,通过新一代年轻人的偶像情节开始了文化的改造。  1994年,百事可乐投入500万美元聘请了流行乐坛巨星麦克尔·杰克逊拍摄广告片——有史以来最大手笔的广告运动。把最流行的音乐文化贯穿到企业和产品之中。  音乐体育双剑合璧,同时这一攻势集中而明确,都围绕着“新的一代”而展开,从而使文化传播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二战结束时,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市场销售额之比是3.4:1,到了1985年,这一比例已变为1.15:1。
  百事可乐的成长和超越可以看出,小企业的成功主要还是依靠出色的创意和缜密的市场观念
  一、 对产品的自信:百事也罢,可口可乐也罢,都是很普通的碳酸饮料,产品极其一般,但是企业对产品有极度的自信,并且坚持认为产品是人们和社会需要的,这种“需求理论”是企业成功的基本条件;
  二、 产品的概念研究:所谓产品概念,并不是一定要强加给产品功、功能或制造虚假概念,最好的概念就是将文化灌输进产品,“新一代的选择”尽管虚拟,但是牢牢把握住了二战后美国青年的心理,所以取得了空前的成功;
  三、 企业文化的具体化:企业文化是抽象的演绎,但是更包含具体的执行,无论是和世界顶尖音乐巨星麦克尔·杰克逊的合作,还是和NBA的巧妙结合,百事一直都在用事实展现什么是“新一代的选择”。
  启示二:大企业的文化风范
  百事可乐在中国进行项目投资以后,营销和文化是怎样推进的呢?
  进入中国属于试探,所以在战略上一直谨小慎微,没有推出大型的组合拳,以超市渠道和广告作为单一的营销形式,并且为了管理的方便将拥有必胜客、肯德基和TacoBell的餐厅业务从公司分离出去,使之成为一家独立的上市公司,即百胜全球公司。百事饮料全力负责营销的品牌建设,但是一直进展缓慢,这种状况一直到90年代中期,百事在积累了大量经验以后开始了文化的规模性轰炸——

  通过“爱拼才会赢” 的主题,充分展现新一代精神,配合促销活动,使喜欢时尚自信的新一代接受百事,值得一提的还是形象代言人的使用,百事可乐的代言人郭富城、王菲和陈慧琳,是当时流行乐坛最耀眼的明星,百事可乐毫不吝啬的全部启用,甚至把在欧美的广告内容全部用郭富城重新拍摄一遍,以适应中国本土的审美需要,极大提升了百事可乐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
       实际上,2000年以后,百事的增长速度已经明显超越了可口可乐,无论递增速度还是利润,而且在总额上已经赶超可口可乐的20.3%,其5年平均4.3%的利润增长速度远高于可口可乐的1.2%。并且功能饮料佳得乐、红牛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企业的稳健发展。

  百事在中国的影响力已经越来越大,其魅力也已经成为音乐和足球的媒介,那百事可乐在中国企业文化占有怎样的地位呢?
  一、 确立核心文化理念:百事进入中国,其蓝色标志就悄悄的进入每个人的视野,科技的蓝色以海洋、运动和劲爽为基调,无论“新一代的选择”还是“渴望无限”,以“百事 运动精神和体育精神”为隐藏策略,把产品营销变成了最有乐趣的工作;
  二、 管理理念的具体化:百事可乐具备跨国企业雄厚的实力和文化张力,企业内部以“快乐工作”为宗旨,各级管理、各个管理部门,整个管理聚焦一点:让我们百事可乐的员工走进我们公司都能快乐工作。这其实道出了生活的真谛,稳定的员工队伍,也使百事能够有时间去争取市场机会,获得巨大的成功;

  三、 极限化的文化运动:大企业,具备一定实力以后,如何把资源整合到极限化、有效化呢?百事可乐以最流行、最时尚、最有人气的运动和组合和企业结合,并且3人足球,赢门票这样的活动切实的和文化对接,使企业文化的具体化,并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参与性。大副的明星海报既是宣传也是收藏,赠送太阳伞、冰柜等大手笔让产品遍地开花,做到了真正的“运动无限 音乐无限 精彩无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1-05
百事可乐如何将品牌延伸到底?

当你发现喜欢的可乐、流行的服饰与运动类鞋袜都是一个品牌时,会微微感到惊讶吗?

在成功涉足饮料、餐饮、食品之后,全球最具价值的品牌巨头百事再度将目光锁定在年轻人身上,量身打造了一系列代表年轻人流行文化的国际时尚运动服饰。百事可乐并不满足于与可口可乐的王者之争,积极寻找着区域性品牌延伸方向,一次又一次地“突破渴望”。

2004年,全球各种体育盛事轮番上演,吸引了无数国人的眼球和金钱,竞技运动和娱乐运动项目一起在中国受到热烈追捧,运动消费越来越普及,还有即将到来的2008年奥运会,2010年亚运会……针对全国掀起的体育热潮与中国运动产业爆发的市场机遇,百事以全方面位接触消费者的原则进行业务多元化,将品牌延伸战略的触角伸向了时尚运动产业。

中国体育运动热潮的兴起早就吸引了市场嗅觉敏锐的百事。1998年百事雄心勃勃地进入中国的运动鞋类市场,强势推出了百事流行鞋。2003年末,百事将百事服装引入全新运动终端,并与百事流行鞋重新整合,定位为国际时尚运动品牌。2007年初百事可乐牛仔服饰系列中国市场全面启动。据媒体报道,百事已再次策划进行品牌延伸,即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包括百事休闲及百事童装等在内的子品牌,目标是成为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年轻时尚服饰品牌,进一步完成百事的中国品牌战略。品牌的价值提升一直是百事公司在《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节节上升的关键因素。

可乐之争,后来居上

百年之战,风流无限。

1939年,可口可乐已是美国软饮料市场的霸主,此时百事可乐还属无名小卒之列。针对可口可乐瓶的容量小,其容量刚够一次饮用的弱点,百事公司以“大瓶子,满足大渴望”为策略,更改包装低价攻击,推出一种5美分12盎司的百事可乐,辅以“一样代价,双重享受”的广告,向可口可乐进行了挑战,从而拉开了美国饮料工业价格战的序幕。

1963年,百事通过绝妙的广告策划与市场推广,突破可乐市场的定位局限,打出了“百事可乐,新一代的选择"的广告语,将精力放在尚未形成固定口味偏好的青年一代,从而在与可口可乐的竞争中找到了突破口。百事可乐敏锐地捕捉到了二战后出生的美国青年的心理,鲜明地倡导“新鲜、刺激、独树一帜”,提出“新一代”的消费品味及生活方式。同时,百事加大广告费用支出,邀请新生代喜欢的超级巨星迈克尔�6�1杰克逊、比利�6�1克里斯特尔等明星做广告,作为百事的品牌代言人。百事的一系列广告突出了青春、活力、时尚等特征,使得百事品牌人格化和形象化,其品牌价值不断得到强化和提升。自此,百事可乐开始风靡全球,销售量扶摇直上,直追可口可乐。

1978年6月12日,《商业周刊》的封面醒目地印着“百事可乐荣膺冠军”。尼尔森关于百货店里饮料销售情况的每月调查报告也表明:百事可乐第一次夺走了可口可乐的领先地位。2005年9月12日,百事可乐的股价第一次超越可口可乐。

据统计,近5年来百事可乐在全球可乐市场的销售份额逐年增长,已超出了其老牌竞争对手可口可乐。在中国,百事正以其青春、时尚、激情的品牌形象和准确定位赢得更多年轻人的心,成为年轻一代流行文化的代言人。

音乐体育,双剑合璧

消费者选择了一个品牌,不仅是选择了这种品牌的产品,而且还选择了这个品牌所倡导和代表的一种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做品牌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文化灌输进产品和服务,使得产品和服务的特色不只是技术而是一种独特的品牌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强化品牌的个性和内涵。

百事无疑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多年来百事以“音乐无限 运动无限 精彩无限”为核心,不断地用具体的执行来演绎年轻人的流行文化。无论是和天王巨星麦克尔�6�1杰克逊、瑞奇�6�1马丁、亚洲小天王周杰伦的合作,还是启用贝克汉姆、皇马群星、姚明等体育明星为品牌代言人,百事一直都在用行动和事实展现什么是“新一代的选择”。在中国,通过“爱拼才会赢”的主题,启用流行乐坛最耀眼的明星代言品牌,配合紧密的促销活动,极大地提升了百事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强化了百事的品牌张力与塑造力。(globrand.com)1998年百事把企业精神由“新一代的选择”变更为“渴望无限” (Ask of More),以“渴望无限 精彩足球”、“音乐无限 渴望无限”为主题的活动一浪高过一浪,这些活动以“渴望无限”为依托,涉及面广,影响深远,一举成为中国市场上最能代表年轻人流行文化的王者品牌。 “ASK FOR MORE”(渴望无限)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的口头语。

音乐体育双剑合璧,百事可乐再创辉煌,誓将年轻演绎到底。
第2个回答  2013-11-05
百事品牌延伸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我个人认为对于百事企业来讲,它在全球碳酸饮料行业中排二。它在销售中更多的是采取跟随的的策略。这样品牌扩张省力,省事,保险。取得以逸待劳的效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