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在20世纪发生了哪些历史巨变?

如题所述

推翻打倒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于1949年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新中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1953年12月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为与广泛的发展中国家的友谊打下基础。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创建的辉煌伟业,代表我国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在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帮助下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包括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同时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于1979年实施,从这里开始中国正式开始了高速发展时期。
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一)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自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后,实现国家独立,就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首要目标。新中国60年,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顶住各种形式的外来压力,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势力对中国实行的孤立、封锁、干涉和制裁,强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新中国像巨人一样,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

(二)由一个充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了空前统一的国家。旧中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新中国60年来,不仅在大陆实现空前统一,而且收回了管辖香港和澳门的主权,雪洗了100多年甚至300多年丧权辱国的历史。随着海峡两岸关系出现转机,中华民族和平统一大业呈现新的愿景。 

(三)由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变成人民群众做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旧中国以封建专制、反动独裁和社会黑暗而昭著。60年来的社会变革巨大,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其他社会事务;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之后,结束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结束了农奴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四)由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的国家,变成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家。在旧中国,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不断加剧。新中国60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不断挫败民族分裂势力的图谋,努力实现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中央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携手繁荣富强,发展平等、互助、友爱关系。 

(五)由一个近代工业十分落后的贫弱国家,变成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旧中国积贫积弱,1949年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国内生产总值不到679亿元,人均年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新中国60年来,主要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至2008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钢材为5.8亿吨,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360美元。不少经济指标成百倍、乃至上千倍地增长。国家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 

(六)由一个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经济的国家,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旧中国的经济主要由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属于畸形统制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全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深化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初步形成并在不断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 

(七)由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强迫“门户洞开”的国家,变成对外全方位开放的国家。旧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逼着“门户洞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努力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至2008年,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进出口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 

(八)由一个充斥文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得到巨大发展的国家。旧中国被外人讥讽为“文盲大国”、“东亚病夫”。目前,城乡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文盲,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科学技术获得巨大进步,不仅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行器,而且已开始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文化事业生机盎然,体育事业飞跃发展,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中华民族正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 

(九)由一个广大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变成全国人民大都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程度的国家。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多数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况。至2008年,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稳定解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人口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由一个没有组织、被视为一盘散沙的国家,变成城乡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渐趋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新中国60年来,社会组织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在重大建设工程中和特大自然灾害面前,充分显示出团结奋战的精神风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展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形成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最大程度地抢救了被困群众,减少了伤亡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十一)由一个有国无防、屡受外国侵略和欺凌的国家,变成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国家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国家。旧中国在1840年后的百余年间,先后丧失3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新中国60年来,人民军队屡屡挫败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和武装挑衅。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在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同时,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已成为能够抵御任何外来入侵之敌的钢铁长城。 

(十二)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的国家。新中国60年来,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平等地同世界各国交往,积极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的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7-05

1、1949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2、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共产党的历史使命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继续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建立了新中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进行改革开放,我国的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经济发展迅速,综合国力飞速提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6-20
一)由一个受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势力控制的半殖民地国家,变成完全独立、拥有主权完整和民族尊严的自主国家。自1840年鸦片战争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后,实现国家独立,就是中华民族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英勇奋斗的首要目标。新中国60年,站起来了的中国人民顶住各种形式的外来压力,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势力对中国实行的孤立、封锁、干涉和制裁,强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的独立、主权的完整和民族的尊严。新中国像巨人一样,昂首屹立于世界东方。
(二)由一个充满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而四分五裂的国家,变成在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实现了空前统一的国家。旧中国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状态。新中国60年来,不仅在大陆实现空前统一,而且收回了管辖香港和澳门的主权,雪洗了100多年甚至300多年丧权辱国的历史。随着海峡两岸关系出现转机,中华民族和平统一大业呈现新的愿景。 (三)由一个反动专制的封建半封建国家,变成人民群众做主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断健全的国家。旧中国以封建专制、反动独裁和社会黑暗而昭著。60年来的社会变革巨大,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人民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其他社会事务;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之后,结束了几千年的剥削制度;在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结束了农奴制度。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更不断健全民主制度和法律制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 (四)由一个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深重的国家,变成各民族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国家。在旧中国,民族矛盾和民族压迫不断加剧。新中国60年,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反对大汉族主义,又反对地方民族主义,不断挫败民族分裂势力的图谋,努力实现和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中央依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携手繁荣富强,发展平等、互助、友爱关系。 (五)由一个近代工业十分落后的贫弱国家,变成国民经济得到巨大发展、正在走向富强的国家。旧中国积贫积弱,1949年的钢产量只有15.8万吨,国内生产总值不到679亿元,人均年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新中国60年来,主要是改革开放30年来,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至2008年,我国主要农产品和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钢材为5.8亿吨,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万亿元,人均国民收入超过2360美元。不少经济指标成百倍、乃至上千倍地增长。国家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三位。 (六)由一个被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掌控经济的国家,变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国家。旧中国的经济主要由外国资本和官僚资本控制,属于畸形统制经济。新中国成立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进行全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在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深化其他各方面体制的改革,初步形成并在不断发展符合当代中国国情、充满生机活力的新的体制机制。 (七)由一个被帝国主义列强强迫“门户洞开”的国家,变成对外全方位开放的国家。旧中国被帝国主义列强以坚船利炮逼着“门户洞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贸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努力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至2008年,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一;进出口总额超过2.5万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三。世界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中国。 (八)由一个充斥文盲、被称为“东亚病夫”的国家,变成教育、科学、文化、体育、卫生事业得到巨大发展的国家。旧中国被外人讥讽为“文盲大国”、“东亚病夫”。目前,城乡全面实现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文盲,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科学技术获得巨大进步,不仅成功发射“两弹一星”、“神舟”系列载人航天飞行器,而且已开始实施月球探测工程。文化事业生机盎然,体育事业飞跃发展,2008年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和残奥会。医疗卫生条件明显改善。中华民族正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 (九)由一个广大民众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难以聊生的国家,变成全国人民大都丰衣足食、整体生活水平达到小康程度的国家。1949年,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不足50元,多数人口长期处于饥饿半饥饿状况。至2008年,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得到稳定解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人口预期寿命由35岁提高到73岁。全国人民正在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十)由一个没有组织、被视为一盘散沙的国家,变成城乡基层组织健全、社会管理渐趋完善,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国家。新中国60年来,社会组织和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在重大建设工程中和特大自然灾害面前,充分显示出团结奋战的精神风貌。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全国人民展现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抗震救灾精神,形成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最大程度地抢救了被困群众,减少了伤亡损失,夺取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十一)由一个有国无防、屡受外国侵略和欺凌的国家,变成拥有强大国防力量、国家安全有充分保障的国家。旧中国在1840年后的百余年间,先后丧失3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新中国60年来,人民军队屡屡挫败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侵略和武装挑衅。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军队在坚持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同时,坚持科技强军,按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要求,加快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已成为能够抵御任何外来入侵之敌的钢铁长城。 (十二)由一个没有独立外交和国际地位的国家,变成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在世界上享有崇高威望的国家。新中国60年来,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平等地同世界各国交往,积极发展同各国人民的友谊,坚决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事业、新独立国家的建设事业和各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发展了经济、贸易和文化往来,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3个回答  2017-08-12

    推翻打倒了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三座大山),于1949年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的新中国。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1953年12月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与国之间处理国家关系的准则,为与广泛的发展中国家的友谊打下基础。

    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24日21时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两弹一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创建的辉煌伟业,代表我国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在广大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的帮助下通过了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包括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得到了极大提高。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同时将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于1979年实施,从这里开始中国正式开始了高速发展时期。

    从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开始,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第4个回答  2017-10-16

    1949年新中国成立,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并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

    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公有制形成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从此,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开辟的。

相似回答